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迎接互联网教育”顺應创新时代要求【3777字】

时间:2023-05-05 23:11来源:毕业论文
迎接互联网教育”顺應创新时代要求【3777字】

迎接互联网+教育“顺应创新时代要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7-0107-02


迎接互联网+教育“顺应创新时代要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7-0107-02

1缘起

1。1歪打正着,订阅了中国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版

2012年12月,一年一度的新年报刊征订工作开始了,学校图论文网书馆孙老师手拿2013报刊征订目录找我说:看看,你订哪几个报刊?我就按要求选定了几个,其中,有基础教育版的杂志中国教育信息化。不知是我还是孙老师看错或是写错了,等来年一看,到手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却是高等教育版。歪打正着,看看内容比较适合自己阅读。学习。感觉高等教育技术要领先中学5-10年。

1。2阅读中国教育信息化,感受教育现代化进程

随着阅读学习每期中国教育信息化,不断解惑。释疑,也不断出现新的疑惑,更不断受到新奇的吸引。从中,感受国际。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形势。进程,特别是结合创新教育的方法。途径的学习探讨,深深引起自己对教育信息化的兴趣。关注。

2参加2015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

2。12015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

2015年9月21。22日,2015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中国教育开启互联网+时代“,大会抓住了中国教育面临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共同探讨了中国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新模式。新思路,从而必将开启中国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新未来。

2。2会议背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自此之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中小学和学前教育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教育“,将有力促进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变革与创新[1]。国家政策政策的大力支持,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推动互联网+教育“改革发展更快。更实用,从而,促进在线教育迅速崛起。发展!

2。3会议盛况

9月21日,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严继昌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以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为题……,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指出,互联网打破了时空控制,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GM,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人类文传承的重要平台。慕课(MOOC)与大学信息化高峰论坛。移动学习与微课建设高峰论坛。E-Learning与远程教育新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基础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等大会分论坛同期举行。[2]

2。4分享全新思考

会前,按照会议安排,搜索了自己需要的报告内容及报告人。因此,除了选择参加了基础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外,还重点聆听了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的主题报告,他们为与会者带来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关于移动学习与微课建设的全新思考――课堂。学校。教育等都需要重新定义。重新思考。

3幸遇王竹立教授喜获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3。1喜获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移动学习与微课建设高峰论坛“门前,与会者争相购买王竹立教授新出版的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书,好奇心引我不假思索的买了两本。

3。2参加移动学习与微课建设高峰论坛,幸遇王竹立教授

带着买完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后莫名的喜悦,赶紧进会场占了第二排的好位子,参加了由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魏志慧主持的移动学习与微课建设高峰论坛。有幸结识了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教授,聆听了他精彩的报告,并与王竹立教授进行了交流,除了王竹立教授给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亲笔签名,我们还合影留念。

3。3王竹立教授及其新建构主义

王竹立教授是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硕士导师。学术带头人,被称为富有原创性思考的教育学者“。2007年开始写教育技术专业博客,目前访问量已突破100万;2014年提出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专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2015年3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王竹立教授提出的新建构主义与加拿大学者西蒙斯的关联主义被一些学术刊物并列为网络时代两大学习理论,有学者称之为21世纪以来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花圃中的‘一枝红杏’“。另外,王竹立教授与超星公司合作拍摄的创新思维训练慕课和相关专著你没听过的创新思维课已出版发行。[3-4]

3。4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广受好评

王竹立教授的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书,得到了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跟谁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前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浙江电大开放与远程教育研究院赵师红博士等专家。学者及广大爱好者的普遍好评!认为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对于正处在世界大变革中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有益研究与探索,推出了针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成果――新建构主义理论。新建构主义标志着信息时代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传播与分享。不断激发新创意的循环式思维的一种普遍的新模式,为人们进行数字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方式。方法。[5]3。5王竹立之问“

1)我们看到,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一个时期以来,不论是中小学。中高职院校甚至高等院校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非常普遍。也许尴尬的现象――学生上课玩手机这样的问题,即使在许多名牌大学里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给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惑与艰难:学生上课玩手机,不听讲,怎么办?我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呢?[6]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竹立教授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引出了王竹立之问“――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陷入了一个怪圈:信息技术教师不允许学生在校上网或带手机来校,理由是怕影响学习,不好管理“。但教师们又承认,现在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比自己还要强。这样,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是陈旧。过时的教材内容,明知学生早已会了还要硬学;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往往不屑于甚至横加阻止学生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利用网络学习知识。[7]现实教育的无奈与美好未来的实现会是经过怎样一个过程呢?

3)当前,社会有识之士及一些老师。家长甚至畅想,我们这个时代如果每人一部电脑,那学校老师该怎样上课。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会是怎样一种场景呢?王竹立教授对这种情况特别是学校教育教学,使出了新。奇。实用“三招对策。第一招是努力保证自己所讲的内容新“,一般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心得体会,而不是同学们在网上容易看到甚至是看不到的;第二招是让同学们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感到奇“,尽量新奇有趣。富于变化,甚至意想不到;第三招是保证自己所讲的内容实用“,对学生有所帮助,符合同学们的实际需要。我们可能明显而深切的感受对,现在学生受社会影响之深。之快。之大,简直令人不可理喻,并且他们都很那么现实,如果教学内容有些抽象性。理论化,他们就会表现出不爱听。但是,王竹立教授的这三招还真让人觉得非常管用![8]

4)大家可能都深有感触,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网上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哪个上网者看得过来?而且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可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哪些有用?哪些没用?有时也不知怎么更好的鉴别。取舍,带给我们诸多无尽的困惑。另外,因为网络的开放性,通过网络可以使大家随时随地看到。学习很多东西,尽管使人感到零碎。不够系统。但幸运的是,随着远程教育模式被互联网及通讯技术日益突破,数字化帮助人们被迅速融进终身教育时代,获得了更大。更新的空间,更快。更好的自主发展。自由生活。[9]世界各国人们必将顺应时代潮流,让教育教学新模式不断改变亿万学习者的学习。成才和发展方式!

4学习与创新:如何开启心智

4。1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八章的标题

王竹立教授的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书共有被打碎的花瓶:复原还是重构。学校教育:课内还是课外。网络教育:希望还是泡沫。网络学习:如何整合碎片。信息超载:连通还是建构。包容性思维:如何统合歧。知识嫁接:如何重塑教育八章及后记。

4。2我特别感兴趣的第七章――学习与创新:如何开启心智“

第七章共有12各单元。依次是今天,人还能干什么“。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心智模式与心智枷锁“。转变思考方向“。软性思考“。强制联想“。创新思维的过程“。教学是一门艺术“。知识创新与模式识别“。如何识别模式“。知识创新与顿悟“。创新并不遥远“。[10]通过聆听王竹立教授的讲座,感觉创新真是美妙如一首诗“!王竹立教授倡导用思维导图“帮助人们有趣的作诗,利用一笔画等方法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平行性思维。包容性思维“,通过第一阶段树立创新意识。第二阶段养成创新习惯。第三阶段了解创新原理。第四阶段掌握创新方法。第五阶段完成创新实践,来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思维,尤其对于学校加强学生思维创新训练。进行科技创新极富启迪。指导意义。

5结束语

总之,王竹立教授在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这本书关于微课。慕课。电子书包。翻转课堂。第二人生“。TED视频。连通主义等热点话题[11],分析。思考独到,解读详实。贴近实际,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富有启迪。借鉴和指导意义,值得大家品读。学习。提高。进而,推动人民学习方式的GM,培养创新思维,实现终身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

迎接互联网+教育“顺应创新时代要求

迎接互联网教育”顺應创新时代要求【377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78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