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营养教育對饮食行为的影响初探【2385字】

时间:2023-05-05 23:11来源:毕业论文
营养教育對饮食行为的影响初探【2385字】

营养教育对饮食行为的影响初探

一。前言

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偏好,人们的饮食习惯由于受到地域。物产。文化历史的种种影响


营养教育对饮食行为的影响初探

一。前言

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偏好,人们的饮食习惯由于受到地域。物产。文化历史的种种影响而十分多元。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营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有着不同的影响,

<论文网p>二。关于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1。营养

营养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通俗地说就是解决人类吃什么“。吃多少“。如何吃“。吃后如何“的问题。

2001-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到2010年,人均每日摄入能量9414kJ(来自植物性与动物性能量各占75百分号与25百分号)。蛋白质80g(其中35百分号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80g。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况。

3。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能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保持人体健康。

4。营养素

食物中可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利的化学物质。共6大类,40多种。分别为9种必需氨基酸。2种必需脂肪酸。14种维生素。7种常量元素。糖和水。

三。营养教育饮食习惯的调查

1。方法和对象

对象,从学校开设了营养与膳食课程和未开设营养与膳食课程的班级中各抽取两个班,并且随机抽取了242名学生,其年龄均在18-20周岁之间。

方法,我校营养与膳食对比两个班的学生的饮食行为习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重复3个月以上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6周教学任务结束后,没有立即进行问卷调查,而是隔了12周后,即约3个月后在期末时对242名学生的饮食情况进行了第二次不署名问卷调查。

统计学处理,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看,营养与膳食授课前只有蔬菜的食用情况比较好,其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例如菌藻类。水产品。奶和奶制品。豆和豆制品。坚果。水果。粗杂粮等摄食不够;而油炸食品。饮料。甜食食用相对较多;不规律进食现象严重,高达45。5百分号;不规律饮水的同学达63。2百分号。畜禽类的食用频数和量不合理,种类单一,绝大多数同学的肉食都局限于猪肉。此外,动物内脏消费存在误区,不少同学认为动物内脏不能食用。

授课后,调查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蔬菜。菌藻类。水产品。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坚果类食物。奶和奶制品。豆和豆制品。水果。粗杂粮的食用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甜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述饮食情况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定时定量进食和规律饮水人数显著增加(P<0。01),说明改善也非常明显;动物内脏的饮食P值<0。01,说明对于动物内脏的消费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动物内脏适当食用对健康无害;畜禽类的食用情况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频数和量安排不当以及种类单一。

四。根据营养教育对饮食习惯调查给出的建议

1。国民营养教育亟待加强

病从口入“,膳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几乎所有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都可以从膳食中食物的营养上找到某些原因:如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

民以食为天“,人们需要不断摄取食物以获得能量和营养素,从而满足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需要。膳食中食物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不足或过剩都不利于健康。因此,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实现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平衡膳食又有赖于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又离不开营养教育。

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在吃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营养指导,往往在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忽视了健康,致使肥胖。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将更加突出,生活富裕使营养教育成为现实和可能,也成为了国民的现实需要。加强对国民进行营养教育,适时干预,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国民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根据国情优化膳食结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这是增强和改善国民体质最有效的方法。

2。营养教育是改善国民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的最好途径

通过对大专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仅用6周18学时的时间,不仅使大多数学生纠正了挑食。偏食,学会了食物的合理搭配,而且懂得了定时定量进食和规律饮水的重要性,学会了合理安排三餐和规律饮水,食物种类变得多样化,膳食结构日趋合理。说明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这项教育是最佳时期,充分说明营养教育是一项成本低。作用快。可受益终生的阳光。低碳。高效工程,越早效益就越大,国家应该加大力度,丰富教育形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其内容。

3。对畜禽类的食用情况改善不明显的思考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大专女生,教育后畜禽类的食用情况改善作用不明显,一是频数和量安排不当,即或不吃,或吃得过多,而不是每天适当食用;二是种类单一,基本上都是猪肉。这是因为被调查者为本校学生,经济上还没有完全自主,且80百分号以上为农家孩子,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是主要原因;另外集体食堂生活,食物的品种。质量和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被调查者能够控制的。所以并不能说明营养教育没有作用,而很可能是由学生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营养宣传教育;二是学校食堂应准备更多种类的食物,便于学生选择和合理搭配,让学生吃得更加健康。

五。结束语

营养教育应强调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学校应将营养与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必要的营养知识讲座。从而全面改善学生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营养教育对饮食行为的影响初探

营养教育對饮食行为的影响初探【238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7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