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研究生教育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浅谈【5876字】

时间:2023-05-05 23:08来源:毕业论文
研究生教育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浅谈【5876字】

研究生教育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


研究生教育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147-03

OntheModeofCultivatingPostgraduateInnovativeTalentsofSciencean论文网dTechnologyEducationinEngineering

ZhuWenkunDuanTao

(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tionalDefense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MianyangSichuan,62101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willanalysisofthepresentconditionofthegraduatestudenttalenttraining,thefuturedevelopmentneeds,thedefinitionofinnovativeengineeringtalentsofscienceandtechnology,cultureelementsandinnovativetalenttraining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echnologyadvantagesinourschool,ourinnovativeengineeringtalentstrainingmodeandoperationmechanismofscienceandtechnology,forourschoolgraduatestudenteducation,teachingreform,theconstructioncharacteristicoftheteachingresearchuniversitiesprovidescientificdecision-making。

KeyWords:Graduate;InnovativeEngineeringandTechnicalTalent;Research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长治久安的力量源泉。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需符合市场需求,符合现代化发展目标。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保障。教育部2010年公布的未来20年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中指出,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从2009年的14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200万人,可见研究生教育越来越重要。研究生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对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革新,形成了一系列尤具特色的研究生教学模式,并在这种运行机制和教学模式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特别是区域产学研联盟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提出,将研究生的教育带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1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工业发展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

十八大的召开,重新定位了未来教育的战略部署。从国务院。教育局发布的各项纲要和规划都显示未来十年将是加快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这不仅是由于科技创新的目标已经明确,同时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国际上工程师的短缺也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未来的就业提供了基本保证。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加快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存在机遇和可行的。

1。1研究生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由于某些高校的盲目办学,导致工程科技人才存在数量众多。结构松散。培养不到位等问题。主要是:长期教学不当所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工程教育中存在的教学脱节,不注重实践等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评价体系不到位,主要体现在重学术,轻工程,重论文。轻实践;经费投入不足,重视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不到位,企业不重视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教育的严重失衡,同时工程性与创新性的缺位,使得的高等工程教育难以满足国家未来发展对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1。2未来工业发展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

研究表明,未来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需求多样化。除了对传统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仍然需求外,随着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理论。实践。多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才是保障工业快速。高效发展的人才基础。只有培养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多样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队伍,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

(2)需求的普遍性和多层次性。普遍性要求每一个工程科技人员都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积极思考提高产品质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不仅只是宝塔尖的高层次人才或领军人物的责任,更应该包括工程科技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类型中的工程科技人员。

(3)需求随GDP增长而增长。GDP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其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数量是呈正相关的。因此,必须结合国家对人均GDP的战略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调整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数量,结构等。(4)适销对路“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由于前期某些高校的盲目办学和盲目扩招,导致工程技术人员基数大,质量差。在对国内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问题的调查显示,2002年和2003年排名分别倒数第三。第一。这个现象说明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与工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所以如何培养与世界科技发展。产业发展相结合,适应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的适销对路“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2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界定。培养要素及我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环境优势

2。1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界定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必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方式,以及其他能力的有机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才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较强的专业技能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根本;创新思维方式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保障,是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发展的不竭动力。力量之源;其他能力,如情商。智商。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国际视野等,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满足企业。适应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这些能力有机的组合起来,在满足国家未来发展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上,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2。2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要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工程实践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知识结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知识和专业经验知识。其形成过程,是不断积累丰富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是及时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是不断适应。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

(2)能力结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既包括硬能力“,同时也包括软能力“。它是这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硬能力“是指知识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这些能力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最基本的能力。软能力“是指沟通交际能力,分析。组织。管理能力,情商和智商等,辅助硬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作。

(3)素质结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格素质。创新精神等的结合。而创新精神是主要的,它是推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基础。这种创新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它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同时敏锐的判断力。成熟的思维模式。热爱献身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勤奋敬业精神等也是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要素。

2。3我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环境优势

我校的办学特色是区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强调区域“是因为我校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绵阳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科技城,其具有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四川长虹总部所在地;中国原子弹。氢弹研究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所在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同时具备大量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专家所具备的渊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高创造型的科研水平,以及获得的重要成果。为我们建立区域产学研结合的教学体制,建立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4所西部高校之一,诞生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大背景下。因此,满足市场的教育需求和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就成为了我校建设之初的首要目的。目前在东西方教育界广泛流行的要素模式“与组织创新交互模式“两种创新理论模式都强调环境因素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中的重要性。我校由于地处西部,其身边拥有一个巨大的教育需求市场和丰富的社会科教资源,主要表现在:(1)绵阳市经过近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西部的科技电子城,绵阳市委。市政府早有在当地建设一所水平较高的大学的规划,学校面向绵阳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是整个西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建材专业为主的工科高校,建材又在四川省六大支柱产业中排名第三,学校为产业发展所需培养人才势所必然。(3)学校虽然不是重点大学,但是教学管理规范,师资队伍较为整齐,且教学设施等配套完善。(4)学校周围拥有一系列实力雄厚的企业和一批以高“精“尖“技术著称的科研院所,大量的高级科研工作者。这些环境条件都为我校开展特色鲜明的区域产学研联盟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了保障。

3我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工程师是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捷径;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效益的社会发展需要;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的突破点。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是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来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的好坏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同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有助于缩小工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提高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工程技术的发展更是推动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中回归工程“的趋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成为了各个高校教育的突破口。解决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专业素养太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将工程教育回归到更加重视工程实际。更加符合企业对工程科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促进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提高学校办学活力,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

3。1我校主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合纵连横。针对工程实践教育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即实践资源不足。教学体系不够系统。教学内容更新不够。我校树立了以育人为核心,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教育思想,通过合纵连横“(利用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优势,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研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工程实践效能的持续提升)的方式建设开放平台。发挥我校在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方面的优势,构建开放实践教学体系,使工程教育得以回归,解决工程实践资源欠缺。教学内容与资源脱节的现象,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效能,与时俱进地探索了一条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以育人为核心,构建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式体系,持续提升工程实践效能,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合纵连横建设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大工程“环境下,建立了内涵丰富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的育人环境,突显效能。(2)多种实习模式有机结合。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实习过程主要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两段式“实习,实习时间提前的前展式“实习,参与企业实际运作的任务式“实习,岗前培训与教学实习相结合的顶岗式“实习,以及各专业研究生在同一个环境中教学的集-散式“教学。这些实习模式的应用,从各方面考虑了工程现场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门路,更是解决了企业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3。2我校研究生培养的运行机制

我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宗旨指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与我校周围的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等机构联合办学,通过整合共享区域教育和文化资源,实现我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关于联合办学的运行机制,通过树立正确的办学观念,制定正确可行的运行规则,提出了开放共享和民主共商的办学原则,不断完善和发展联合办学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细化体制,章程约定;协议实施,优势互补“的管理运行机制;以人为本,互聘人才;学科互补,协调统筹“的人才资源整合运行机制;产权明晰,共建共管;资源优化,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效益实践基地的共享共育平台运行机制;学术交流,联合攻关;成果共享,技术公用“的合作科研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双导师制“。提升我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我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培养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新型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充分发挥我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未来国家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体制的改革。区域产学研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其要求在立足学校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发挥学校和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的培养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注重知行统一,让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研究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能力;合理。充分的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区域产学研模式的教育;注重研究生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性格,发展其优势潜能。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2)办学体制改革。为了让研究生的教育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研究决定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自己所感。发自己所长。积极鼓励我校周边企业。研究院所等单位参与到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教学中,扩大教学资源的同时,真正的做到真枪实练的教育理性模式。

(3)管理体制改革。我校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责任制。实施实验教师与理论教师互融互通的双师制“。不断完善质量监控过程,使得工程科技人才的教育真正的得到全面保证和落实。构建绩效评比和责权双定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实验室保障措施有力。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及时。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奖惩力度管理,促进研究生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良性竞争。让人才的培养更加的合理和人性化。

(4)扩大教育开放。我校实验室实行的是自主自选,全天开放,定期检查。维护管理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应用学校的实验器材。同时提高与校外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学生实习的环境。再者不定期的聘请国内外的优秀学者为我校研究生进行学术教育,及时。高效的把握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创造摇篮。

我校以工程教育回归实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突出特色和重点专业,构建多层次开放共享平台,同时引入科研和现代工业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共建共享,打造精品要素资源;通过信息化。制度化保障我校实验室的开放运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产学研共建教学基地建设,深化实习教学改革,不断推行工程实践和创新教育,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从而培养了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据统计资料显示,我校2011届毕业研究生499人,一次性就业率72。01百分号(2011年6月统计)。2012届毕业研究生666人,一次性就业率74。62百分号(2012年6月统计)。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测绘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机械电子工程这四个工程类专业的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100百分号。可见我校探索出来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和运行模式是可行的,且所取得的成绩是瞩目的。

研究生教育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研究生教育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浅谈【587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7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