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心灵的艺术之美术教育【2201字】

时间:2023-05-02 22:48来源:毕业论文
心灵的艺术之美术教育【2201字】

心灵的艺术之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79-01

古往今来,人们在生


心灵的艺术之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79-01

古往今来,人们在生活中孜孜不卷地追求着美,创造着美才有了辉煌灿烂的现代文化。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中,有众多优秀美术作品论文网,如古希腊的胜利女神像,中国汉代的马踏飞燕石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雅典,中国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曾经震撼了观众。因此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推动是巨大的,更有利于大学生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一。人文教育之于美术教育亟待提高

作为基础美术教育的普通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更注重素质的培养。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教育家逐渐转向学生素质的培养。主张将英才教育“或者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把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具体化,其最根本的属性是全体性,使全体公民获得应具有的基础文化素质,并努力使这种素质进一步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在,长期以来,学校美术教育侧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严重制约了美术其他功能的发挥,遏制了学生的热情和鲜明个性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极其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因此,以素质教育为主的美术教育,引导学生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从这个概念来考察,不难发现美术教育的人文关怀,实质上就是注意人文素质的培养。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鉴赏和创造教学来完成审美教育的。通过对形式的对比。协调。对称。均衡。多样统一。节奏和韵律等美的规律的感悟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帮助审美心理构建。

二。通过美术教育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感情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美术是一种分享人类经验的特殊方式,是一种没有边界的特殊的国际语。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不过几千年,而美术将我们的视觉推至几万年前。可以说,每件艺术品都是那个时代的活化石,是那个时代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并且深深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一位哲人曾说,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美术正是历史的视觉性再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将美术尊为各民族最早的老师,认为美术将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世界观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同时将生活知识。自然环境。人物禽兽。宗教。道德等有价值的东西形象地展示给人们。可见,美术是人类的一个万花筒,只要肯深入挖掘,总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和有趣的东西。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历史。文化方面颇有内涵的相关知识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这方面我有一些尝试,例如在上静物默写――用线条表现的衬布这本是一堂侧重形式构成的色彩课。我发现,我事先准备了部分具有日本和服浮世绘的图片,从和服“导入该课,通过大量的实物与图片,以及有关唐装的视频,将学生带到盛世钱塘时代。让他们了解先民的辉煌与耀世。在这种审美感受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另一方面,培养他们以开阔的思维方式来审视当前的文化与社会现象。学会思考。

三。如何学习美术和鉴赏美术作品

1。多体察美“蕴藏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要想获得就必须多深入。多用心。多体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经典论述:一切文学种类的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生活中本来有在这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租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源泉。“在西方,人们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打开眼境观察自然,观察世界。在中国,宋朝画家就主张,作为画家需要遍游祖国山川,观察自然风光才能将大好山河如实的搬到画纸上,并且清代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也都说明了美术是来源于现实,再现社会生活。大学生要学好美术,抓住审美的钥匙,一定要用心地深入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多感受,从而获得美“的本质的东西。

2。多观赏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属于主流文化。美术作品浩如繁星,其杰出画作也不胜枚举,我们要读懂画作,从中收获有益的东西,一定要多看作品,尤其多看著名画品,从中积累知识,分辨真伪。优劣,收获大师们的智慧和美的营养。我们特别要搞懂一幅著名作品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如梵高的向日葵,在同样题材的作品里,它为什么能价值连城?这些一定要甄别清楚,这样我们才能在画中读懂一个伟大画家的伟大之处和他的思想。情感。追求等。同时我们还要读懂不同风格作品的各自优点。如中国画中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以宏大,详实著称。全卷从起笔到完工,前后花了七年时间,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景色概括笔底,有一段画面仅长三十多厘米,却绘尺幅绢纸,淡山无尽“,仿佛有数十里之遥。惮南田赞道:凡十数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极矣。“这里联想到现代西方美学家在情感与形式中论说了画家的生命情感具有运动趋势。富春山居图是名画,竹枝图同样也是名画,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更需要我们努力去认识,理解各自的真谛所在。

四。结束语

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相信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使心灵得以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让美在心灵深处绽放。

心灵的艺术之美术教育

心灵的艺术之美术教育【220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99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