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信息文科视域下英语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4672字】

时间:2023-05-02 22:45来源:毕业论文
信息文科视域下英语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4672字】

信息文科视域下英语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


信息文科视域下英语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11-0036-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08

1。前言

论文网>将信息技术与英语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而其可行性已得到证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详细阐述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在外语教学领域,很多学者提出整合外语课程和信息技术的设想。如陈坚林。胡加圣等提出将信息技术作为语言教学辅助工具,顾曰国教授为代表的网络教学“流派,以大英四。六级“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为代表的计算机评测学派,以及以四大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为主的多媒体教材流派等。而英美德法等国家在进行语言教学时一直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Hubbard,2009),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SDLTrados,法国的Wordfast。DéjàVu等。2012年兴起的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作为新兴技术的代表也正影响着我们的外语教学。信息技术用作外语辅助教学的工具已经比较普遍。

理工类高校英语教育的特色化。本地化建设需要信息学科与外语教育的结合,许多高校纷纷结合自己外语专业的特色化建设需要,予以尝试,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提出了英语+大气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提出了英语+中医“,杭州师范大学提出了英语+淘宝“等模式。而国内同类型的电子信息类高校,如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等都提出了英语+信息技术“的建设思路,英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趋势日趋明显。2010年以来,南京邮电大学明确提出了信息文科建设思路(闵春发,2012),提出了信息时代的文科发展模式,从模式。传播。生产。控制四个主要环节着力,共同形成信息文科理论的研究体系。外语作为学校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结合信息特色凝练出自己的发展方向。

2。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过程融合

上述介绍可知,信息技术在向英语教育扩散的过程中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或课后学习的辅助手段,未能发挥信息技术主动改造课堂教学的能动性。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信息英语为例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过程融合。

在信息技术向课堂教学扩散的过程中存在着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和乔布斯之问“(杨洁等,2015),非显著性差异现象“指的是不同的技术手段在对教育与学习结果的影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乔布斯之问“则是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聊天时提出的为什么信息技术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惟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个问题。真正解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教学过程中影响扩散过程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实现网络化。多媒体化,但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形式来进行,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用“脱节。因此存在着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和乔布斯之问“。

由于互联网。云存储。智能终端的普及,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在家里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做练习。交流。讨论。做项目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同时也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辅助效用扩散到课前阶段。具体到信息英语这门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课前通过微课视频来了解学习内容,课中通过雅信CAT教学软件和Trados软件进行分组训练和学习。

课前视频学习是翻转课堂训练内化的基础知识准备阶段,数据显示在线课程已经越来越受欢迎。视频来源于任课教师自己录制。MooCs平台或网络资源等,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结合个人需要自定进度。节奏。速度与方式自主学习。例如在讲解大数据相关知识时,录制HowMuchData?WhatKindsofData?WhattoDowithBigData?等微课视频放在自主学习网站上,也可以从YOUTUBE等网站上下载各种学习视频,学生通过网站注册以后可以在线学习和测试,打造出沉浸式。强交互。重体验的学习环境。这种短小精悍的视频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符合信息加工组块策略原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然而只是使用在线视频教学其适效性并不好(Lowendahl,2014),因此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实践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在课堂上,通过雅信CAT教学软件以项目实训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在课程设置“模块中设置BigData课程,然后在班级设置“中添加班级名称和学生,在语料管理“模块中添加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引进的大数据解决方案项目,在班级设置“中将学生按3~5人为一组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通过教学语料库“栏目下的语料库管理“模块,将大数据项目按系统。架构。配置与解决方案等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小组分别选取项目中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视频学习了基础知识,对大数据的应用环境和需求分析等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训练时通过实训语料库“栏目下的语料库管理“模块进行,通过合并“。删除“。插入“模块实现例文的翻译。各组在学习时组内合作,组之间相对独立,这种任务驱动型教学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钟晓流等,2013)。在遇到问题时组内可以组内讨论“,也可以利用协作翻译“功能向其他组求助,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通过实时查看“功能监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并集合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在完成练习后,教师将每组的学习内容通过小组互改“功能随机发给其他组,让每组同学修改其他组的内容并标记出来,最后教师对所有的翻译内容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持续的交流和练习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王红等,2013)。这样学生在训练―研讨―提问―答疑―互改―点评“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课堂经过翻转以后,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时间,教师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学生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课堂成为学生进行项目训练。解决问题的场所。布卢姆将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阶段(盛群力。褚献华,2004),传统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进行的是较低层次的认知:记忆和理解,而项目实训形式的课题学习则将认知过程延伸到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层次内化,提高了信息技术的适效性。因此回答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和乔布斯之问“就是要改教育信息化为信息化教育,遵循教育自身规律和特点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找到信息化扩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变量和因素,在发挥信息化辅助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凸显信息化的引领作用。

3。学科知识树的信息英语教学内容设置

信息文科建设视角下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有机融合,除了将信息技术扩散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适效性,更重要的是提高文科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就教学过程实体来说,起主导作用的是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转变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教学方法(陈玉琨。田爱丽,2014),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则更加重要。通过查阅资料可知目前已出版的类似教材有通信英语信息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电子信息专业英语电子与通信专业英语通信工程专业英语IT行业英语等十几种。仔细查阅这些教材发现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材内容多是从专业教材摘录过来,原理和基础理论讲解过多,文科学生很难理解较专业的内容,如逻辑电路。异步传输模式。安全协议等;二是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编排,各教材都是按照涉及的知识点逐一介绍,没有形成体系,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学科知识树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科知识树源于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E。C。Tolman)的认知地图“。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D。P。Ausubel)的意义-同化学习理论“。加涅(R。M。Gagne)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集各家之大成提出学习的本质是建构网络结构的知识“(汪凤英。燕良斌,2011)等均为学者展开知识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灵感源泉和理论基石。知识树只有一个树根,围绕树根这个唯一的中心进行放射性思维表达。就像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千高原中论述的那样,树状思维具有中心论。规范化和等级制的特征“(王西华,2012)。

知识树本质上是一个层级式知识图,具有全面性。层次性。普适性和开放性的优点。知识树的这些优点使得其适合用于零基础的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且易于根据需要对树进行扩充。

知识树体系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由于南邮的信息学科是以通信。计算机。材料化学为基础,这些学科的基础课包括物理。有机化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通信原理。激光原理等,这些学科基础课之上是专业基础课,包括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电子信息基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信息显示等,在专业基础课之上可以引入具体的应用,例如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通过具体应用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对概念有理性的认识和了解。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将这些应用技术串联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掘出这些技术之间的联系,从而将片面的孤立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快知识的内化进度。

在构建知识树时要遵循循序渐进。虚实结合的原则,体现重应用。轻理论,重体系。轻知识点“的特点。以物联网相关内容为例,由生活中具体的场景入手,例如从公交IC卡开始,引导学生思考RFID的工作机制,再引申到物联网领域,使得学生对物联网的概念能有直观的认识,再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介绍物联网的属性。结构。协议等。在介绍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相关内容后,通过IBM的智慧星球项目,介绍这些技术之间的联系。融合以及区别。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增加和删除内容,例如在RFID下面可以增加Healthcare。Security等实例,也可以删除MobileCommunication下面较落后的2G技术等。

培养具有信息化特色的外语人才就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素养,单纯地给学生讲授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由于学生并没有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在习得时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很难理解。学科知识树体系的信息技术知识介绍以实例介绍开始,引入对应的知识点,最后再汇聚到一个实例来体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此完成了知识习得过程中直观-抽象-直观的过程,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得学生进入深层学习阶段,明显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4。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有机融合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探索信息文科建设视角下外语教学新模式。

该模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程内容建设也就是教材建设,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区别于其他教材,我们偏重于信息技术的整体架构,并通过具体的应用来引入和总结相关技术的内容和特点。另一是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需要观看微课视频,阅读相应的文献综述资料,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从华为公司引进的实训项目进行翻译训练,通过小组互改。师生互改实现翻转课堂和知识的迁移。内化。通过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模式如图2所示:

图2只介绍了课前和课中的内容,实际上在课后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和工具进行交流和讨论也是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融合的一个必要手段,如此实现全程的信息技术介入和扩散,使得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深度耦合,互为特色。

将课前的主动学习。课中的协作学习以及教师的引领学习相结合,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总结

信息文科建设就外语教育而言,一方面是要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密切结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不是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将信息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培养具备信息化素养的外语人才。因此,本文提出翻转课堂的信息技术扩散模式,以及学科知识树体系的教材内容建设,旨在建设极具特色的信息英语课程群,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文科视域下英语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信息文科视域下英语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467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9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