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谈家庭中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3121字】

时间:2023-04-25 22:57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家庭中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3121字】

浅谈家庭中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影响幼


浅谈家庭中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影响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而影响最先最大的则是家庭。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启蒙教师,无论是性格。品德,还是行为习惯上,家庭都论文网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

一。家庭在幼儿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家长良好的品德修养能更好的促使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幼儿的社会化最初是在家庭环境中通过与父母的交往逐渐发展而形成的。父母的各种思想。行为习惯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对幼儿产生影响,加上幼儿知识经验贫乏,又好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使得他们的意识。情感和行为更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若是家长不重视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任孩子向反面的丑恶的行为模仿,容易误入歧途。

(二)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能更好的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伟大的教育家墨子曾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许多国内外研究也显示,智力发展好,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成功,而成功的人并不是都很聪明,但是他们却拥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和性格。如: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坚忍不拔,诚实守信的品质,乐观开朗的性格等等。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如果父母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够意识到品德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培养同等重要,并从小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思想品德和性格的教育,就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各方面的积极发展。

(三)家长合理的教养态度能更好的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许多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方面,一般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则不尽人意。如:生活上的优越环境和过分照顾,形成了幼儿的娇生惯养;家长的溺爱和缺乏理智的教育形成了幼儿的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些都是由于家长的过分娇宠或放任造成的。

二。影响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是幼儿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而这些因素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又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影响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家庭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之分。

(一)客观因素:

1。家庭结构。目前的家庭结构类型较为复杂,有两代人的核心家庭;有三代及三代以上的大家庭;还有仅有父或母一方和子女的单亲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对幼儿的教育中,因此,不同的家庭结构组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长辈则袒护孩子,认为孩子年幼,事事包办,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思想品德形成。

2。家庭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会导致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多种个体差异。一般来说,愉快。和谐。幽默的家庭气氛,容易使幼儿形成善良。友爱。合群。热情等品质。幼儿生活在愉快环境中容易产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是幼儿产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内驱力。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高兴的时候,愿意接受父母的合理要求,愿意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且态度随和。反之,幼儿情绪不佳时,易怒烦躁,具有攻击性行为,常常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的表现。由此可见,创设愉快。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3。家长的职业类型。一般来说,父母的职业类型会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例如,农民的勤劳就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做到吃苦耐劳;科学家的钻研性。勤学好问就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做到刻苦钻研。不懂就问;教师的耐心和爱心就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做到富有耐心和爱心等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幼儿的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主观因素:

1。家长的品德修养。家长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幼儿的好模仿特点,使得家长的言行对幼儿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这是一种直观的教育。例如,父母孝敬长辈,对人有礼貌,有同情心,那么其孩子必定会受到感染。也会孝敬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反之,如果说家长的道德品质败坏,其子女会因他们的言传身教而形成恶劣的思想品德。例如,父母自私自利,孩子很可能爱占小便宜;父母满口污言秽语,孩子就可能脏话连篇。

2。家长的教养态度。由于家长之间存在着知识程度。社会职业。经济收入等差别,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有着不同的态度。日常生活经验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态度与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密切联系。例如专制型的家庭:要求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权威,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容易使孩子出现反抗。不安分情绪。神经质。依赖和惟命是从等不良思想品德;溺爱型的家庭:家长为孩子做的太多,以至影响了孩子独立性。易出现任性。胆怯。依赖。怕吃苦等等一系列不良的思想品德;然而民主型的家庭:家长能够采取一种合理的。非干涉性的。民主宽大的态度。从而使幼儿形成态度友好。独立。宽容。大胆。有毅力和创造精神等良好的品德特征。可见,不同的家庭教育态度会导致幼儿形成不同的。或好或坏的思想品德。

3。家长的教育观念。许多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好“,却忽视了小树不修枝,长大难成才“的道理。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极大,模仿力强,正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好时机。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只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智能发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不关心孩子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一些坏习惯。坏思想。三。家庭环境下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与对策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形成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父母的重要责任。面对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种种因素,家长应该采取行动。

(一)父母要有合理的教养态度

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是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可的一种最优最提倡的教育态度。这样的父母能够采取一种合理的。非干涉性的。民主宽大的态度。因此作为父母要学会不去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去分析与引导,合理的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并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家长对于幼儿的品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说教。吩咐和长期不断地练习巩固。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家长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即身教胜于言传。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就是凡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所以父母要以自己乐观。开朗。热情。诚恳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品德感染子女,用行动影响和教育子女。比如:父母对老人要用尊敬的态度;对家人说话要温和;对孩子说话要诚实;平时生活中要大度,不占小便宜等。让孩子也自然而然的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

(三)父母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

家庭是以生活为主的社会细胞。家庭气氛过于严肃。紧张。沉默。郁闷等都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品性;相反,温馨。愉快的家庭气氛就会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注意修身养性,不断改造自己的不良性格。成员之间相互体贴。合作。相互关爱。理解,为幼儿品德的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智能发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心幼儿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因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能促使幼儿社会化的进程,还能促使幼儿个性全面的发展。幼儿阶段是道德观念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可塑性。模仿性最强的时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父母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作为孩子的父母,作为幼儿园的教师,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家庭中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家庭中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312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49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