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基础教育英语課程改革发展变化【2454字】

时间:2023-04-23 23:37来源:毕业论文
论基础教育英语課程改革发展变化【2454字】

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回顾外语教学发展历史,了解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对英语教育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回顾外语教学发展历史,了解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对英语教育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各时期外语教学发展及英语课程教学特点

1。1建国前的外语教学

建国前的外语教学主要分为清末明初和国民党统治期这两个时期。论文网

1。1。1清末明初的外语教学

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钦定中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了外语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又于第二年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学制为四年,外语为中学必修课程。此后,教育界人士在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对中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一时期,外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仍然重视语言知识,但比以前有所扩展;教学方法以翻译法为主。但后期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并重。教学中阅读。翻译。会话等全面进行,增加了语音。会话。作文,甚至文学要略,注意到了语音的学习。会话和作文。

1。1。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外语教学

1922年,南京政府实行新学制“,中学从学制。学科。教材到教法,由仿效日本为主改为效法英美为主,学制实行三三制。外语作为必修课,由初中起开始设置。1923年南京政府颁布新学制课程纲要初。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外国语课程纲要,结束了辛亥GM以后外语教育的混乱局面。从这一时期到解放前夕的二十多年,国民教育部又对英语课程不断的进行改革,但每一次改革外语课程的目标并没有重大改变。

1。2建国后的外语教学

建国后的外语教学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1。2。1迅速发展俄语教学阶段

这一时期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向苏联学习,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当时中学的英语课几乎全部由俄语课代替,导致大批英语教师改行。由于俄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1954年秋季起,教育部又决定初中外语课停开,致使中学外语教学受到严重损失。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也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1。2。2初步恢复英语教学阶段

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及时发现前一阶段外语教学工作上的失误,开始加强外语的教学工作。外语被列为一门重点学科,并调整了俄语和其他外语的开设比例。扩大英语教学面积,增加了英语课时。1962年起,外语教学开始出现了新局面。外语被正式列为高考项目,成绩计入总分。此后,学生外语水平逐年提高。

1。2。3遭受破坏阶段

这一时期,正处于文化大GM“的十年动乱时期。学校课程中又一次取消了英语课。文化大GM“前使用的英语教科书受到批判并被禁止使用。这一时期,学生英语水平降到了极低点。

1。2。4繁荣发展阶段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英语课又得以恢复,并受到重视,英语和语文。数学并列成为中学三门重要的基础课。特别是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英语教学的形势越来越好。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培训了一大批中学英语师资。制定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了全国通用的英语教材并将英语成绩计入高考。

2基础教育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01年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其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这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力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促进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基础英语教学在教学观念。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创新。

2。1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现代教育对其赋予了新的内容。课程改革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多的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2课程设置上关注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课程目标从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向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多元智能的发展,课程设置就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观念,积极探索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的课程整合模式。

2。3课程内容上包含了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

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不仅仅是学习这门语言,还要让学生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认识的敏感性,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运用英语。因此,教材中要更多包含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英语环境中,学到地地道道而非中国式的英语。

2。4课程实施上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从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学情况来看,不少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准确,这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贯彻与深入实施。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认识理解,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同时要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更新语言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素养。

2。5课程评价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课程评价是影响课程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2。6结语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在教学观念。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创新是顺应课程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英语教师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发掘,进一步把握英语课程改革及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

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论基础教育英语課程改革发展变化【245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18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