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品管圈茬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2783字】

时间:2023-04-23 23:13来源:毕业论文
品管圈茬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2783字】

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


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手段,试验组患者采用品管圈健康教育手论文网段,即由精神科医护人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健康教育“探究课题的设定,分析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小组健康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利用实施对策拟定的方式,探讨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作业能力,改善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49文?I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16-0088-03

在临床医学中,针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开展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提升患者健康指标的关键手段,从而健康教育成为医护人员当前关注的首要难点[1]。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活动是采取全员参与的方式,通过对自身管理水平。工作环境的改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其关键在于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利用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使圈员能够自主参与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在工作中获取相应的成就感。满足感[2]。针对此,以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精神病120例患者为例,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进行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在精神科住院;年龄在16岁以上(包含16岁);意识清楚;自愿参与临床调查;住院时间超过5d(包含5d)。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6~80岁,平均(47。5±0。5)岁;体重40~82kg,平均(60。5±0。5)kg;住院时间4~18d,平均(10。2±0。8)d;文化程度在小学~大学之间。试验组患者男30例,女30例;年龄18~82岁,平均(47。6±0。8)岁;体重41~83kg,平均(60。7±0。7)kg;住院时间5~17d,平均(10。5±0。9)d;文化程度在小学~专科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手段,即利用报告或咨询的方式,对患者宣讲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结合照片。图画。录像等传播途径,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同时定期对患者身体指标进行检测,缩减患者疾病痛苦,减轻患者心理负担[3]。试验组患者采用品管圈健康教育手段,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小组由精神科医护人员自愿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其中圈长(1名)为本科室组长。辅导员(1名)为本科室护士长,圈员10名。由圈长带领圈员开展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与管理制度统筹分配;辅导员对各项活动的开展实施严格监督;圈员实际参与每项品管圈活动。

1。2。2选定主题结合头脑风暴法“,依据内容可行性。紧迫度与圈员能力等指标,由全体圈员采用分值赋予法“的评定标准,将多个备选主题依据总分高低的差异,最终确定此次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4]。

1。2。3制定计划品管圈活动共持续1年,即2015年2月-2016年2月,每2周开展1次品管圈活动。第1个月对活动主题进行选定,同时制定活动内容和相关计划;第2个月对实施活动现状与质量进行把控,采用目标设定的方式,为目标实现构建圈员努力计划[5]。第3个月对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第4~6个月,通过对策方案的拟定,做好实施和检讨工作;第7~11个月,对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患者实施问卷调查,分析活动效果;第12个月,依据数据调查结果,对品管圈活动不明确环节进行探讨或改进,同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1。2。4把控现状通过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表的制定,其中问卷调查表包含疾病症状和饮食计划。入院宣教。治疗护理与康复锻炼等8项内容,每项内容设定3个备选答案,即能陈述“。不全面“。不知道“,分别制定1分。0。5分。0分三项分数;在患者住院1。5。10d。出院当天时,开展问卷调查,根据多次调查数据结果,取其平均值;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分数/总分×100百分号。除此之外,依据圈员能力。目标设定等标准,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升至89百分号以上。

1。2。5要因小组通过鱼骨图“绘制的方式,将健康教育知晓率影响方向确定为人。资料与方法三项,详细分析后总结出20项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要因,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意识强化和健康教育资料完善。宣传方法优化等认定为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改善方向[6]。

1。2。6对策利用业余时间,对本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实施系统化培训工作,结合由浅入深。由至难的原则,使医护人员快速了解患者个性化需求;通过主题例会的开展,以护士长为首开展管理机制强化工作,促使医护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采用统一宣教。图文并茂的方式,针对患者疾病未知晓内容给予细致化讲解;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对健康教育时间。内容。方式进行科学融合,以期实现预定目标[7]。

1。3观察指标

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结束后,本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健康教育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其中健康教育知晓率分为完全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三个方面,知晓率=(完全知晓+部分知晓)/总例数×100百分号。而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包括情绪稳定。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主动咨询。遵医行为等内容,结合匿名调查的方式,确定问卷100百分号回收。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情绪稳定人数43例(71。67百分号),知识掌握人??40例(66。67百分号),护理满意49例(81。67百分号),主动咨询人数44例(73。33百分号),遵医行为人数50例(83。33百分号);而试验组患者情绪稳定人数53例(88。33百分号),知识掌握人数55例(91。67百分号),护理满意58例(96。67百分号),主动咨询人数56例(93。33百分号),遵医行为人数57例(95。00百分号)。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患者在疾病就诊中,自身思想发生着显著变化,常规护理手段,虽然能够起到疾病缓解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因医护人员自身的态度与职责分布不明等原因,使得常规护理手段难以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8]。在本次研究试验中,为了有效分析精神科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通过对照组与试验组的设定,通过常规健康教育手段。品管圈活动小组教育两种方式,可知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66。67百分号,而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1。67百分号;同时在健康教育护理质量评定中,对照组患者情绪稳定人数43例(71。67百分号)。知识掌握人数40例(66。67百分号)。护理满意49例(81。67百分号)。主动咨询人数44例(73。33百分号)。遵医行为人数50例(83。33百分号);而试验组患者绪稳定人数53例(88。33百分号)。知识掌握人数55例(91。67百分号)。护理满意58例(96。67百分号)。主动咨询人数56例(93。33百分号)。遵医行为人数57例(95。00百分号)。

总结上文,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与护理质量,并可促进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患者需求。满意度的及时反馈,可针对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不确定因素实施解决,提升对医院的信任度,具有临床价值。

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品管圈茬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278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9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