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教育资源分配家庭经济实力与學区房”购买意愿研究【1295字】

时间:2023-04-22 22:53来源:毕业论文
教育资源分配家庭经济实力与學区房”购买意愿研究【1295字】

教育资源分配。家庭经济实力与学区房“购买意愿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推动了住房市场的发


教育资源分配。家庭经济实力与学区房“购买意愿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推动了住房市场的发展和成熟。1990年住房商品化改革开始后,商品房市场日益繁荣。尤其在近年来,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居民获取公共资源的竞争,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城市论文网公共品配置更加成为居民房屋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

划分学区是城市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原则。学区房“即建设于优质中小学划区范围之内。能使居民享受较优质教育资源的房屋受到追捧。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学区房“为代表的高成本住房成为城市房价的标杆。在二三线城市,学区房热“的现象同样存在。表面由市场决定的房屋供求关系,越来越多地脱离土地要素本身的定价规律。学区房热“成为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二。理论与计量模型

1。理论基础

购买意愿是对消费者愿意采取特定购买行为几率的衡量。Mullet(1985)认为,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态度加上外在因素,形成购买意愿。它可被视为消费者选择特定产品的倾向性指标。刘海军(2002)则认为市场需求是购买意愿的函数,社会经济因素是购买意愿的组成部分,他提出市场需求等于人口。购买力水平。购买意愿相加的公式。

结合以上观点,将影响购买意愿的因素划分为购买力水平和外在因素两部分。购买力水平采用居民家庭经济水平衡量,外在因素分为学区内教育资源拥有量和房屋价格等房屋自有属性。由于房屋价格受到市场供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不加探讨设置为控制变量,仅采用家庭经济水平和教育资源分配两个指标作为影响因素。

2。变量与数据

(1)获取数据

根据数据可得性原则,随机在湖北省襄阳市和黄冈市各类中小学及居民区附近发放问卷。其他数据来源于房地产备案查询系统,参考襄阳市统计年鉴的部分内容,含成交价格。数量等数据。而有关小学师生比。中小学数量。高中升学率和高校升学率的数据,由各学校自行发布文件获取。

(2)变量设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第一,学区内是否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对居民购房意愿有显著影响。中小学数量。小学类型。重点高中录取率。高校升学率对于居民购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小学师生比和高中类型的影响并不显著。总体看来,住房自有属性相同的情况下,教育资源拥有量高的学区,居民购房意愿更强。

第二,家庭经济实力对居民购房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实力对居民住房价格有正向影响作用,经济水平高的家庭倾向于选择拥有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住房。

2。政策建议

第一,学区房热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分配不均的问题,使本应促进教育公平的学区制度被扭曲。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路径是供给侧改革,教育部门应适应实际需求,提供更多优质学校。培养师资力量,才能促进生源向较薄弱的学校流动。

第二,部分居民通过购买高价学区房“获取优质公共资源的现象是不合理的。财富水平差异和收入差距扩大了学区房的购买成本,这也是学区房热现象受到广泛批评的主要原因。实施使居民财富趋于相对平等的政策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必经之路。教育公平关乎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平,政府应适度引导优质学区住房价格调整,促进房地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

教育资源分配。家庭经济实力与学区房“购买意愿研究

教育资源分配家庭经济实力与學区房”购买意愿研究【129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62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