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家庭亲子活动中的音乐启蒙教育【2499字】

时间:2023-04-20 23:13来源:毕业论文
家庭亲子活动中的音乐启蒙教育【2499字】

家庭亲子活动中的音乐启蒙教育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知,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幼儿的早期音乐启蒙教育对于孩子今后音乐能力的培养及


家庭亲子活动中的音乐启蒙教育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知,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幼儿的早期音乐启蒙教育对于孩子今后音乐能力的培养及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与论文网引导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最好的学习场所“,但是对于婴幼儿的音乐启蒙家长也许也会存在很多困惑,如宝贝很喜欢音乐,经常咿呀呀唱个不停,跳个不停,但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不知道要怎么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呢?“等问题,因此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多学习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家庭亲子音乐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

一。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

幼儿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能力的敏感期。一般来说,孩子的音乐敏感期在一岁到五岁之间,时间跨度比较大,培养的方式也要有针对性,并且要分阶段进行,如果家长能捕捉孩子的音乐敏感期,营造丰富的音乐环境,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早期教育,一定能够为孩子今后音乐能力的培养及多元智能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他指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八个方面。即音乐智能。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其中音乐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演唱等形式表达出来的音乐能力。对于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促进音乐智能的发展,如音高感。节奏感。音色辨别能力。表达表现能力和即兴创编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还可以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其他的智能的发展。比如音乐故事的讲述。歌谣的朗读,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音乐游戏中角色扮演和乐器的合奏可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智能,律动表演促进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等等音乐活动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

根据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孩子4岁开始学乐器比较合适,0~3岁主要以多听音乐为主,聆听儿歌及经典的器乐作品,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孩子的音高感。节奏感。听辨能力和表达表现能力,4岁的小朋友就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节奏训练。听力训练和模唱训练,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能力,也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识谱的学习,为学习乐器做好准备。

二。家庭亲子音乐活动的方法

家庭亲子音乐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有聆听音乐。演唱儿歌。演奏乐器和律动表演“这几种形式。根据曲目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同一首曲目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音乐的体验。比如儿歌小毛巾这首幼儿歌曲由朗读和演唱2个种形式交替进行,可以让孩子感受休止符和歌曲的段落,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认知五官。歌曲一共有3段歌词,采用叠加的形式,第一段感知耳朵“。第二段感知耳朵+脖子“。第三段感知耳朵+脖子+眼睛“。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这个音乐活动时可以结合一些讲卫生“的故事绘本展开,先以讲故事做为铺垫,然后再进行音乐活动,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聆听音乐

在聆听之前家长可以用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毛巾在干什么“引起孩子的关注,然后家长可以抱着孩子或坐在孩子的身后,按节奏拍打孩子的双肩,再次聆听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小毛巾模拟洗脸的动作,在聆听音乐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演唱儿歌

在演唱儿歌的环节中,家长可以先尝试与孩子玩接词“游戏,按节奏朗读歌词,比如家长读小小毛巾爱玩……“把水“这个字留个孩子接,家长读洗了眼睛鼻子……“让孩子接嘴“,从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最后2个字。慢慢递增到可以一句一句对接。音乐中的休止符,家长可以很夸张地做亲亲嘴“的动作,但不发出啵啵“的声音,孩子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当孩子对于歌词熟悉后,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演唱歌曲,当然孩子的声带还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来说在音准上都会有一些偏差,家长不能过于着急,随便就给孩子贴上五音不全“的标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是让要鼓励他们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3。演奏乐器

在活动中可以采用一些小乐器,家长和宝贝各拿一件小乐器,如手铃。沙锤。圆舞板等,跟随音乐进行演奏,有休止符的地方就要停止演奏。家长也可以采用每人一句接龙演奏的形式,增加趣味感。(如小乐器圆舞板。沙锤等)

4。律动表演

家庭亲子活动中可以借助一些道具进行表演,如在小毛巾的表演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各拿条小毛巾。拿个小脸盘。再拿一块积木当香皂,跟随音乐进行表演,搓毛巾。拧毛巾。洗洗脸“等动作在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的同时也让孩子的大肌肉。小肌肉得到锻炼;再次聆听。表演时也可以拿个布娃娃让孩子跟随歌词的变化,给娃娃洗洗眼睛。鼻子。嘴“,相信孩子的即兴表演能享受到音乐活动的乐趣。

三。家庭亲子音乐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

父母如果能认识到婴幼儿早期的音乐启蒙教育重要性,并能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几个原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条件,营造氛围。家庭活动中家长要创设一定的条件,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有条件应该添置较好的音响,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听觉效果,适当添置一些小乐器(铃鼓。沙锤。三角铁等)和纱巾。头饰等道具,让音乐活动更具趣味性。

注重体验,培养自信在音乐活动过程中,要以儿童为本“,给孩子一个愉悦的体验过程,家长不能急于求成,对孩子提出太高的要求,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家长要给予鼓励,不断激发孩子的兴趣,落实孩子的自信心。

(2)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在音乐活动中,同一首乐曲在多次聆听的过程中,在每一次的聆听中可以引导孩子尝试以多种形式进行体验感知,也许第一遍侧重的是节奏,第二遍或许就是旋律,第三遍可以是合作表演……让孩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体验,逐步提高乐感。

总而言之,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家庭亲子音乐活动过程中家长也要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音乐能力,相信在家长的带动参与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快乐地畅游音乐的海洋!

家庭亲子活动中的音乐启蒙教育

家庭亲子活动中的音乐启蒙教育【249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25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