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贵州省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现状及對策研究【2861字】

时间:2023-04-18 23:17来源:毕业论文
贵州省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现状及對策研究【2861字】

贵州省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93-


贵州省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93-0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百分号。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论文网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畲族等16个。少数民族成分个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新中国成立前夕,贵州民族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少数民族妇女文盲率高达99百分号。建国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为发展民族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大范围的扫盲教育活动,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社会条件等的制约,贵州经济滞后,办学条件差,再加上受传统习俗的影响,贵州民族基础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教育仍然是全省教育最薄弱的环节。

认真研究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问题,努力提高她们的文化素质,是一项刻不容缓。长期而艰苦的任务。这对积极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由于贵州省少数民族种类较多,本文选取了人口总数前五位的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

一。贵州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现状

2010年贵州省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者所占的比例最大,为47。5百分号,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者的比例为65。67百分号,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百分号,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及以上者的比例仅为4。19百分号。其中苗族女性中小学及以下者的比例为70。06百分号,布依族为67。08百分号,侗族为58。19百分号,土家族为60百分号。各少数民族女性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比例都超过了一半多。而汉族的这一比例为55。52百分号,少数民族女性的这一比例普遍高于汉族女性。

虽然少数民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但是相比2000年还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图1所示,代表2000年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白色条框在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的比例高于代表2010年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黑色条框,但在初中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中白色条框却远远低于黑色条框。具体来讲,2010年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者的比例为34。33百分号,相比2000年上升了18。03百分号(2000年为16。3百分号);同时女性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者的比例为10百分号,相比2000年高了7。24百分号(2000年为2。76百分号);女性在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的比例从2000年1。06百分号上升至2010年的4。19百分号,上升幅度达295百分号。由此可见,2010年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女性平均学历低于本省汉族女性

纵然以上分析可得近十年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同期的汉族女性受教育水平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来讲,2010年汉族女性除了在未上过学与小学受教育程度者的比例低于少数民族外,其他受教育阶段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女性,其中汉族女性未上过学者的比例为14百分号,少数民族女性的这一比例为18。17百分号;汉族女性在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44。48百分号,而少数民族女性的这一比例仅为34。33百分号;汉族女性在高中及以上者的比例为13。56百分号,少数民族女性的这一比例为10百分号。可见,少数民族女性教育与汉族女性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少数民族男女两性受教育程度存在着差异

由于社会。历史。心理。文化观念等一系列的因素,男女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普遍存在,当然在少数民族中这种差异也明显存在。六普数据分析可得,2010年少数民族女性在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34。33百分号,男性的这一比例为47。58百分号;在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中,少数民族女性的比例为10百分号,男性为13。8百分号。这说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发展的过程中,男女两性的受教育程度差距明显。

3。各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存在着差异

不仅少数民族与汉族女性受教育程度存在着差异,少数民族之间的女性受教育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如下表1所示,少数民族女性在未上过学受教育程度者的比例最高为苗族20。53百分号,最低为侗族12。61百分号;文化程度为高中者的比例最高为侗族7。67百分号,最低为苗族4。85百分号,而汉族为8。05百分号;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及以上者的比例最高为土家族5。54百分号,最低为苗族3。26百分号,汉族为5。51百分号。可见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不仅普遍低于汉族女性,而且它们之间的受教育程度也存在着差距。

表12010年各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比较(百分号)

三。影响因素分析

1。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投入上的严重不足

贵州民族地区财政困难,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36个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民族地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同在贵州,贵阳市第一中学建设资金高达3亿多元,比民族地区数十所中学总和还多。这充分说明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不足及发展的不平衡[2]。

2。民族地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几千年来重男轻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封闭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多年来,贵州少数民族女性受到宗教信仰。世代沿袭的生产方式形成的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女性地位低下,自我意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3。民族地区师资力量的缺乏

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普遍缺编,特需教师严重缺乏,许多学校长期无专职音。体。美教师,缺双语“教师,缺乏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师。很多学校教师走教。跑教现象十分普遍[2]。例如2010年安顺市所辖少数民族自治县小学教师应配5772人,实际现有5602人,缺编170人;初中教师应配教师2966人,实际现有2556人,缺编410人;高中教师应配576人,实际现有487人,缺编89人。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更是严重缺编,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因无专任教师往往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3]。

4。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对少数民族地区女性教育的影响

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是影响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贵州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蕴涵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景观,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然而,贵州民族地区又多半处在大石山区。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滞后,生产水平相对低下,使女性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体力劳动才能维持生活[4]。

四。对策建议

1。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女性教育的投入

贵州少数民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汉族女性且女性在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者的比例较高。这一方面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对女性教育的投入较少。因此要改变民族地区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的现状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加大对民族地区女性教育的投入。

2。保障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权

政府应要狠抓基础教育,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把妇女教育真正作为一项政府行为,完善地方政府的配套法规和细则,尽快将普及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做到以法治教。此外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女性入学率。毕业率。要把少数民族女性教育作为发展贵州女性教育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女性获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的实施[5]。

3。解放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减少传统思想对女性的影响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受传统思想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少数民族妇女主要是通过乡亲之间的口头传达得知教育信息,其接受教育的信息闭塞,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这样才能逐渐减少传统思想对她们的影响。除了加大宣传,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也要不断增加自我意识,明确自己拥有的获得教育的权利。

贵州省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现状及對策研究【286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01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