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探析【7250字】

时间:2023-04-13 23:17来源:毕业论文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探析【7250字】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5)05-009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5)05-0096-05

陈寅恪是江西修水人,其一生主要从事文史哲的教学及历史的研究。他在教育领域从教多年,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论文网独特的教育思想,其内容涉及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学风观等诸多方面。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多侧重于对其史学思想。学术风格。学术成就。治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鲜有论及,故本文拟吸收学术界相关成果,对其教育思想进行研究。

一。陈寅恪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一)教育思想形成的前提:自身接受过传统教育和正规的西方教育

陈寅恪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教育,6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识字,苦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他12岁时,陈家在家办学堂,延师教读。陈家学堂还延聘西洋教师,教学内容除四书五经“外,还有西方科学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后,陈寅恪又走出国门,到国外接受教育。从1902年至1926年,他出国五次,留学十四五年,足迹遍及日本和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1]2长期的苦读,使他学贯中西,形成了完备的知识结构。再加上他遍游世界各大名校,接触了当时西方最前沿的学术思想,这些为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前提。

(二)教育思想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具有长期的教育实践经历

1925年,陈寅恪受聘于清华大学,从此他的事业就与教育紧紧联结在一起。在此后漫长的四十余年教育生涯中,他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他一直处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以指导研究生为主,但也长期为本科生上课,包括为外校代课,教授过与文史哲相关的多门课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够洞察教育教学规律。这是他的教育思想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教育思想的源头之一:强烈的爱国重教之情

陈寅恪出身于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家庭,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代名臣,陈三立更是在日军侵占北京后忧愤而死。这些都对陈寅恪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寅恪从小就精研中国传统文化,治史,特重民族气节“。他生当乱世,深感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带给一个民族的深重灾难,这激发了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准备以学问报国“的坚定决心,这一点在抗战时期的艰苦条件下表现得更为突出。七七事变“后,他携家离开北平,几经周折至香港,他的夫人因沿途劳顿,心脏病发不能再走,他只好自己由海路取道越南,再经滇越铁路到云南蒙自,到西南联大,当年秋天又随西南联大迁至昆明。在条件非常艰苦。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他心中仍然牵挂着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些无不渗透着他强烈的爱国重教之情。

(四)教育思想的源头之二:民族文化本位的文化观

陈寅恪教育思想的源头之二是他的民族文化本位的文化观,这种民族文化本位的文化观,既主张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的思想文化,又主张立足本国国情和本国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正如李玉梅所总结的:寅恪早年留学欧美,其史法参考西方而绝不露丝毫斧凿痕迹,实已见其主张中国化而以弘扬民族主体精神为中心之思想矣。[2]寅恪认识到‘拯救国家,治理国家,尤其要以精神的学问作为根基’,于是,他毅然把研究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振兴。弘扬中华学术与中国文化,定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3]这成为他教育实践及相关教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陈寅恪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陈寅恪一生主要从事文史哲的教学及历史的研究,其教育思想涉及教育教学理论的多个方面,他的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类学术著作。同仁及学生的回忆性文字之中。

(一)教育观

陈寅恪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出发,结合当时的学术与教育背景,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有专长的人,而他之所谓‘学有专长’,并不是局于某一狭隘的操作技能,从他的论著和教育实践来看,他是认可‘通才教育’的原则的“[4]324。他曾指出: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逊泰西也。但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故昔则士子群习八股,以得功名富贵;而学德之士,终属极少数。今则凡留学生,皆学工程。实业,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之意则一。……至若天理人事之学,精深博奥者,亘万古,横九垓,而不变。凡时凡地,均可用之。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乃吾国留学生不知研究,且鄙弃之,不自伤其愚陋,皆由偏重实用积习未改之故。此后若中国之实业发达,生计优裕,财源浚辟,则中国人经营商业之长技,可得其用;而中国人,当可为世界之富商。然若冀中国人以学问。美术等之造诣胜人,则决难必也。“[5]陈寅恪就中外文化进行了比较,就留学生学习的专业取向进行了评论,对工程。实业之类实用学科与科学。天理人事之学“。精神之学问“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既要学习偏重实用“之学,又要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不然,则中国人可能会实业发达,生计优裕,财源浚辟“,却同时又会精神贫乏,以学问。美术等之造诣胜人,则决难必也“。这是陈寅恪看到了海外留学生的种种弊端以后,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所作的思考,他认为致用之学和精神之学两者都不可缺少,这一认识从精神上与通才教育的原则是相通的。十二年后,他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这篇文章中,对自己熟悉的史学领域,则凡与之直接相关的文学。地理。语言等更主张通习之。陈寅恪的通才教育,是要求结合个人特点,尽可能多地广泛涉猎,尤其是基础学科,绝不可偏废。他对通才教育看重的是打好基础,获得通识“的意义。他所说的通识“,指的是对包括基础学科在内多学科知识的掌握,经过实践的不断整合,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广泛的发散性和深入的针对性的认识能力“[4]330。陈寅恪倡导通才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全方位学习。例如在唐史课上,他给学生开出的书目中既有新旧唐书唐书注释大唐开元礼唐大诏令集等,又有全唐诗全唐文这样的诗文集,更有太平广记。敦煌石室中之俗文学材料“。碑刻材料“等。

(二)教学观

1。注重方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陈寅恪一贯注重自然启发,注重学生掌握材料和一定方法后自主获得结论,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他的学生罗香林在回忆陈寅恪师中写到:陈师讲学,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6],使学生能在他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循着自己的思路钻研下去,被他导引进一个新的知识王国。弟子梁嘉彬总结陈寅恪讲课特点是:苦于穷极思索,勤于指点史料与工具,而敏于训练史学方法也……目的实只在求真,对同学发生强烈启发作用。“[1]97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陈寅恪注重学术的独创性,求学术之新知“[7]108是他治学的首要着眼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他十分注意以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充实教育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教学。研究中始终十分重视创新精神。他反对照本宣科,主张讲课必须讲出自己的创意和见解,给人以启发。三个基本不讲“是他一贯坚持的教学原则:书上有的基本不讲,让学生自己去读。去钻研;别人讲过的话基本不讲;自己讲过的也基本不讲,除非必要,一般不重复已经说过的话。[1]96陈寅恪的三不讲“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所应有的学术旨归:求真与创新。因为只有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增添新见与新知。正如学生回忆的:他剖析入微,征引简要,论证确凿。每一讲有一讲的创获和新意,多发前人未发之覆。“[8]陈寅恪不仅对自己讲课要求创新,而且对学生也要求创新。学生撰写的论文如有新材料或有新意,他就非常高兴,经常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予以表扬或鼓励,以此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三)学习观

1。读原典,求真相

陈寅恪强调读原典,主张学习要看原书。如1935年秋,在魏晋至唐史课上,在论及当时的大学课本和近人著作时,他认为这些书中的许多材料,或辗转抄来。难免抄错,或断章取义。不合实情,或原引材料有错误。不能甄别,而且内容简陋,缺漏颇多。所以不足用为依据,只可供参考,有的地方也可以引起对某些问题的注意。[9]

2。强调合理的读书次第,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打牢基础

在教学中,陈寅恪按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打牢基础。例如他给学生开列的书单包括:最低限度必读书。进一步学习需要阅读的书。进行广泛的研究需要阅读的书。由此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好基础。

(四)学风观

陈寅恪在自己的论著以及与师友。学生的讨论中对学风多有涉及。他曾经说:……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就是要看原书,要从原书中的具体史实,经过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一定要养成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批评态度。“[10]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学风的要求是崇尚务实而纯正的。他把这种优良学风的培养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平时上课的身教以外,还通过言传加以引导,他曾赞许劳?o的论文:甚精密,足征学问实在“[11],透出推崇实学之意。他还曾经称赞一个学生的论文,说他守不知为不知之古训,甚合治学谨慎之旨“[12]460。又曾经劝另一个学生不要急于发表尚未完备的成果。[7]162他非常厌恶那种虚妄不实。浮夸堕落的学风,如在评阅学生论文时反复强调:论文要有创见,文字不必太长。“[12]461并在许多文章中贬斥势利。尊崇气节“,力图一匡浇漓之俗,返之淳正“[13]。

(五)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又是教育中最本质的关系。传统的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授,教育过程往往被简化为教―学“过程,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吸收者。[4]355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一种教―学“关系,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极不平等的主从关系。

随着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不少优秀的教育家从个人教育实践的体悟出发,对于传统师生观从理论上提出质疑,并在实践中予以反正,陈寅恪就是其中之一。首先,从教育实践看,他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其次,他把教育对象摆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把教育对象作为平等对话的对象。陈寅恪在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时强调师从关系,其从“,是从“其意“而非从“其形“。即是说,听老师的课。跟老师学习。作助手等等,只是形式,[14]重要的是要学习到老师的思想和方法。陈寅恪固然认同师道尊严的古训,认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但是他所受的西方教育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使他不墨守师道尊严的陈规。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原则出发,他主张学生的思想要自由,精神要独立,主张学生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东西,自己可以分辨哪些应该吸收,哪些可以不接受,学生有选择的自由,不必事事听从老师,也不要处处受老师的影响。他从教多年,不仅注意与学生沟通,尽到传道。授业。解惑之责,在学业上耐心指点,而且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和就业上的困难,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六)考试观

陈寅恪对学生罗香林说过: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问的最好办法。“[4]340他认为考试既要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又要看学生运用知识,发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考促学。从这种理念出发,他在清华率先改革考试方法,平时不进行阶段性的小考。期末考试时,分两种形式进行:笔试或独立完成一篇小论文,由学生任选其一。考试前,开列一批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钻研,并从这些指定书目中出笔试试题。同时,学生也可根据这些书目和自己的体会,自选撰写论文。通过这种考试方式,他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如罗香林。夏鼐等,经他指点和培养,他们日后都成为一代史学名家。不仅如此,他集多年批阅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考试试卷的体会和经验,在20世纪30年代为清华大学拟出国文考试试题时,首创对对子,来测验考生的语言文学水平,选拔学生。三。陈寅恪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丰富的实践性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陈寅恪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与其他教育理论家明显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家,甚至没有专文论述教育问题,他的教育思想更多地渗透在言传身教当中,体现为丰富的实践性。例如,他倡导通才教育,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作为一名史学家,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古典文学史。艺术史等许多领域均取得很大成就。他还擅长语言学。文字训诂学。目录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他经常告诫学生,有一份史料就讲一分话,没有史料就不能讲,不能空说。他以身作则,在讲课的时候,总是凭借史料说话,在提出了充分的史料以后,他才会讲课。在教学上,他针对学生的志向和学术取向加强引导,同时又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术方法训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他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他主张实事求是的学风。虽然他晚年盲目膑足,基本上靠听读材料来撰写文章,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却没有因此降低他对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论再生缘出版后,由于发现了一些新材料,他即写了论再生缘校补记,根据新发现的材料做了补充论证,而对原作不进行修改,以保留原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对待学风要实事求是。

(二)东西方教育相结合

陈寅恪早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后来又出国留学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他主张对西方文化的教育加以批判吸收,吸取其长处,补中国传统教育之短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他努力把东西方教育结合起来。例如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授课时,他以德国兰克学派和西方东方学的理论为观照,结合中国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运用所掌握的多种语言工具,教会学生在佛经与敦煌出土文书等方面的整理。爬梳和辨析的方法,并把学生带进研究之门。

(三)教育与爱国相统一

陈寅恪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因此救国是中国人民最迫切最艰巨的使命。陈寅恪出于对文化的终极关怀,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决心献身教育事业,一生兢兢业业,实践他教育救国的理想。可以说,他从事教育主要目的是爱国。救国。他一生为此进行了长期奋斗,作出了重要贡献。爱国情怀始终贯穿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贯穿于他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陈寅恪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他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坚持教学和科研岗位,终身以教育为职志,教育思想是他爱国主义的最重要体现。

(四)育人以德

陈寅恪识人首重其德,这一点在他的书信集等材料中有大量的体现,而在育人过程中,育人以德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作为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方式,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既有学术上的递嬗接力,更有立身做人的道理,因而教师在道德上的校正作用和示范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陈寅恪成为名学者。名教授以后,更加严格自律,以身垂范,这本身就是对育人以德“的最好诠释。他每上一堂课,课前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认真准备,从不敷衍应付,体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他把上课当作应尽的天职,虽然自己体质很弱,但从未迟到或请过病假。虽然著撰很忙,却从未因私事而缺课。他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学问的孜孜以求,充分说明他自己就是育人以德“的最好示范。

四。陈寅恪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产物,其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例如陈寅恪注重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海无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要全面掌握各种知识,既需要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还必须具备多种获取知识的工具。方法和能力。要做到这点,对一个人的要求是很高的。陈寅恪主张教育救国,希望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拯救国家。但在那个时代,政治和经济不独立,教育救国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五。陈寅恪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陈寅恪在教育领域从教多年,其教育思想涉及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学风观等多个方面。他的教育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新时期拔尖人才的培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一,陈寅恪主张学习要看原书,同时在教学中,按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打牢基础。这指出了治学的门径,强调了在治学中打牢基础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治学是个体的脑力劳动,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知识的逐步积累,需要循序渐进,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出现飞跃,而企图走捷径。偷工减料。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多看原始资料,读书要循序渐进,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第二,陈寅恪注重方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学校教育既然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能力。适合社会需要的拔尖人才,这是实施教育者一直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重点不应在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在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治学的基本途径。以往的教学多采用灌输法。注入式,不关心学生能否接受,更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陈寅恪则采用自然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导引进知识的广阔天地。因此,学校要改变灌输式的传授知识方式,采用自然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学校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今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敢于创新,既是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陈寅恪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中可以看出,敢于创新对一个人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因此,学校要尽力为学生营造自由思考的创新学习氛围,为学生创新搭建良好平台,提供创新实践机会。

第三,陈寅恪注重优良学风的培养。陈寅恪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始终保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严谨学风,形成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文字简洁。谦逊审慎等独特风格。这启示我们,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优良学风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对待学术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做学问要细心斟酌,不要轻率从事;要做到有根有据,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检验。第四,陈寅恪注重考试方法的改革。考试方法问题,不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它涉及的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而怎样考试才是科学的,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陈寅恪的考试观对今天的考试有借鉴价值。学校应该改革考试方法,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考查书本知识的单一做法,而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考查应该实行动态考查。多元评价等灵活多样的方法。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探析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探析【725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47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