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兵团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的探讨【3152字】

时间:2023-04-13 23:09来源:毕业论文
兵团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的探讨【3152字】

兵团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


兵团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152-02

1教育资源共享内涵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处于初始阶段,对教育资源的理解不同学者众说纷纭,丁兴富(20论文网01)认为在教育技术的新定义中,资源包括了材料和环境,即除了各种各样用于教与学的实物设施。设备和材料之外,有利于教与学的社会活动。环境和情境也是教育资源或学习资源的组成部分;李克东(2002)将教育资源定义为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高永志(2003)指出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就是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教育实施部门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为目标而对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加以安排。利用和优化的全过程。

笔者认为一切可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资源都可以称为教育资源,职业教育资源是用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全社会投入职业教育领域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管理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总和。包括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其中学校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见图1),社会资源指政府。企业。行业。民间团体等相对独立而又关联的资源。它包括政府财政资源,企业技术和设备资源,培训基地资源,社区资源,联办学校资源,机遇资源等。

教育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教育部门打破资源现有的界限,与企业。行业。社会共同享用。它不仅包括师资共享,而且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共享和教育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和内容。

2新疆兵团职业院校与企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有1所高职院校和23所中职学校(截至2013年9月统计),涉及兵团三大产业的10个专业大类,近120个专业,主要集中在轻纺食品。制造大类上,这与高职高专的19个大类相差甚远。随着职业院校的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兵团职业院校需要与更多的企业。行业联合培养人才,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但事实上,兵团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据2013年9月统计,兵团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年生均教育经费,而职业教育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是1∶1,年生均教育成本远远高于普通高校的教育成本,实践教学经费紧缺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投入。社会捐集资金经费不多;多数院校采取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更有甚者,学校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在经费投人严重不足的情况,学校不惜举债贷款维持运转,这样不但会导致生源市场的恶性竞争,影响高职教育的社会形象,而且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情况下,加剧了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造成办学条件不能得到及时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2。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困难较大

由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才能满足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但高职院校多数都是中专和成人高校升格而来的,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师人数有限,还有许多专业不完全对口的教师,要达到高职教育师资标准就需要一定的培养过程和规划。由于人事制度的约束,企业。行业的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很难调入学校任教,因此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困难较大,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教学团队,实质上的兼职教师很难承担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教学任务;现有职业院校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承担大量的专业建设工作同时还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师生比严重失调,非教学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例不合理,行政。后勤管理等非教学人员冗员较多等因素,造成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难度较大,因此,部分教师缺乏对职业教育的热爱。教师队伍数量的严重不足,己经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3缺乏资源共享意识,资源利用率低下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双方的需求目标不一致,校企合作缺乏资源共享意识和共享规则及共享机制。职业院校资源利用率低,很多国家投资项目购进的设备仅仅用于参观,平时与专业教学关联度很小,设备使用率低。由于种种因素,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科研究院所之间实质性合作困难,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企业也没有很好的利用职业院校现有的师资优势开发员工的潜能,这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但高等职业技术的办学方向决定了她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和价值取向,校企合作。资源共建。共享成为构建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

2。4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

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地方政府并未在职业教育法允许范围内制订具体实施条例,规范。指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少法律层面上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从法律上对各自利益的保护还不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这些都制约了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就更难实现。

3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

3。1树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多赢“的理念

校企双方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势,树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多赢“的理念,重新认识和理解合作方式。合作内容与合作目标。职业院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企业实质性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人才质量不可缺少的要素;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意识到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充分认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多赢的目的。3。2多渠道筹资。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教育经费投入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保障。因此,除了政府对职业院校必需的投入外,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合作开拓多渠道投资方式,如企业为订单班“学生设立奖学金;成立职教集团,以董事会的方式为学校捐资助学;如果政府给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或适当减免部分企业税收,企业负担实训学生适当的生活补贴等,这样能满足校企不同需求但各有所得。要想实质性的实现这一目标,政府一定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度,才能保障经费投入。

3。3校企互培。共用“师资队伍,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请。聘。引“等方式对相关企。行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对本校的教师通过外出送培。鼓励学历提高。定期到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与企业骨干和能工巧匠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企业人员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机制,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在校是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中担任指导老师,参与实习管理和成绩评定;专业教师在校是专任教师,在企业参与技术改造和项目研发,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校企共享人才资源。

3。4校企共建。共享。共用“实训基地,实现物力资源优化配置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立足点。实训教学过程中,校企双方在先进设备。先进工艺。生产环境和创新机制等物力资源方面的共享,是实现学生角色(学生―学徒)转变的关键。学校方面在现有的实习实训条件基础上,很好地利用企业设备。工艺等优势资源来弥补经费不足实训条件急需的现状;企业利用场地和师资优势,培养。储备所急需的各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

兵团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的探讨

兵团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的探讨【315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2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