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9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研究【2160字】

时间:2023-04-13 23:02来源:毕业论文
9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研究【2160字】

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优越的成长环境一方面使他们生活得更加无忧虑化和安逸化,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尽可能满


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优越的成长环境一方面使他们生活得更加无忧虑化和安逸化,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使得他们在遭受困难与挫折时,表现出极其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情绪恶化或厌世,甚至走向不归路。在高中以前,这种消极心理表现的不论文网是很明显,但是在他们上大学后,由于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在面对学业。环境。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时,他们往往表现出较低心理素质和抗挫折承受能力差的特点。

为此,解析大学生遭受挫折的动因,提高学生对挫折感的承受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就思想政治视阈下高校挫折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挫折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途径,以期让高校挫折教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纳入到高校教育管理机制,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

一。研究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首先,为积极贯彻落实的教育目标,必须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使然;第三,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是改善当前90后“大学生普遍心理素质较低。耐挫能力差的迫切要求。

总之,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进行抗击挫折。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挫折观;有利于大学生在充分认识挫折的必然性。普遍性和两重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学会如何积极应对挫折和战胜挫折,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大学生自觉地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有效遏制行为越轨。违法犯罪等现象的发生。

二。90“后大学生面临的主要挫折心理学分析

从宏观上来看,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往往是因为既定目标没有实现,而产生的挫折。挫败。焦虑。失落。迷茫而无法自拔的心理。使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主要受因大学学习不适应而导致的学习挫折心理。因经济困难,攀比心理而导致的生活挫折心理。因友情。爱情的不顺而导致的情感挫折心理。因交际关系(寝室。同学。教师)处理不当而导致的人际障碍挫折心理。因理想与现实冲突,未来迷茫而导致的社会挫折心理。

诸如此类的挫折心理,势必会造成异常的表现和消极的反应,主要表现不安(焦虑不安。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生理上出现了头晕。冒冷汗。脸色苍白等症状)。推诿(责任推给其他人,以减轻自己内心的挫折心理,是一种文过饰非的行为)。攻击(小致破坏公物,大致诽谤。辱骂。肉体攻击)。畏缩(表现为消极。悲观。躲避。自暴自弃)。冷漠(情绪麻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毫无兴趣,)。固执(偏执的重复无效的行为,陷入行为的怪圈中)。退化(表现为自己做一些与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幼稚的。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幻想(表现为企图以自己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应付挫折)。厌世(错误地把失败归咎于环境和社会,从而对社会抱有厌烦情绪,甚至企图以轻生来逃避遭受挫折的现实)。

三。高校开展挫折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在政策上――加强政策理论指导,完善高校挫折教育制度。宏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挫折教育的发展,所以各高校需从微观层面细化挫折教育政策,发挥政策指导的有效性,更好地完善挫折教育制度,提高大学生有效应对挫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高校要合理规划学校挫折教育课程,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建设,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二)在价值观念建立上――建立科学的三观“教育方法方法。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疏导。讨论。举例等方法分析他们今后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障碍和挫折,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讲解,又要联系当前的形势政策与热点问题,大胆地将社会情况全方位的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要教育学生认识挫折,理解生活的内涵。使学生在真正面对挫折时能正确对待。认真分析,避免产生不安。茫然。悲观。消极等心理。

(三)在社会实践上――建立实践育人防挫折心理体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面向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锻炼大学生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效应。

在挫折教育方面,高校要发挥学生社团和组织机构作用,在学生活动的实践中接受磨练,如开展勤工俭学。户外拓展。农村调研。学习走访等有针对性和有成效性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获取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经验,有意识地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合理竞争意识,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最终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细节处理上――准确把握个体差异性问题。在实施挫折教育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对其进行挫折教育的突破口。建议学校根据受教育者的阶段性挫折问题及心理成熟度不同的现状,开设不同内容。不同水平的挫折教育微型课程,对抗挫折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加强挫折教育的针对性。

最后,要准确理解挫折教育的科学性,做到适时适度。挫折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在组织大学生接受挫折情境体验时,要注意受教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考虑他们挫折承受力,掌握好度和量。否则,若痛苦体验强度超出了个体承受力,易导致个体因无法解脱而出现心理危机,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9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研究【216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10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