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摭谈小學英语教學中的德育渗透【2812字】

时间:2023-04-08 07:42来源:毕业论文
摭谈小學英语教學中的德育渗透【2812字】

摭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64-02

<

摭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64-02

一。研究背景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唯一的工作或者说全部的工作可能归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论文网,它也是教育的目的。当代教育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道德自觉性的逐渐丧失,以及未将道德行为付诸实践。前者表现在传统德育强制性传授的因素,而后者则主要表现在学校灌输性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学生道德行为空乏。处在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今天,学校教育由一味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的传统教育向提倡素质教育即培养高素质人才转变。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学生传授语言技能,同时兼顾非语言技能输出。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效进行德育无痕“渗透教育,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无痕“渗透对塑造小学生良好品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淞⒆孕判模?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当代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课堂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不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润无声教育的引导。

二。内涵厘清: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

英语学习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所具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毫无疑问,学校开设的各学科都要立德树人,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教育,以及培养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张连仲老师说:英语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工具之一。“笔者认为,英语这门学科的独特贡献即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中就蕴含立德修身,即培育良好的人文素养,吸收国际优秀文化。我们要使教育为儿童服务,而非儿童附庸于教育,也要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学科的教授只为升学得高分的功利主义思想。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每一门课程标准都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作了有机融合,而笔者要探讨的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小学英语学科中的体现。

小学是启蒙教育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品德的塑造将会影响他们一生,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也不能仅侧重于传授语言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的养成。给学生营造幸福快乐的童年远远要比让他们记单词。识句型要重要得多。在英语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精心设计教材中所隐藏的德育理念,将德育因素与英语教学有机接轨并以一种不易察觉又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策略方式教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优良德行的养成及塑造。

三。对策探析:慧识英语教材中的德育要素

作为课堂载体的教材,其本身就好似未待发掘的宝藏,教师需秉承钻研的精神才能领会编者的良苦用心。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双慧眼,善于挖掘不同年级教材之间的隐形情感因素;其次,要充分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此,才能在教学中渗透情感,使得教“与育“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要抓住儿童的关键期渗透德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时刻注重研究课本里的相关德育内容,以更好地使之与英语教学完美糅合。让学生学习快乐英语的同时,形成懂礼貌。行礼节的良好道德素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现在英语教材中体现更多的是语言知识,而其中隐藏的德育因素未列出,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双慧眼,能够深度挖掘教材中的隐喻价值,并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深入研究人教版“小学英语三至六年级教材中的部分单元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如表1:

从表1不难看出,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隐藏的德育因素不乏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简单介绍。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教材中包含了文明礼貌。环保意识。尊敬师长及规则意识等,种种迹象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教学活动也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英语教学所强调的语言运用最终要落实到实际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感受教材中的真善美,唤起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及各种规则意识,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挖掘教材中的中西方文化异同,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增强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

人类是以语言作为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应注意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用语,用多种语句向学生提出道德层面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德育用语的引导下健康成长。教师要仔细发现教材中体现德育的切入点,如nicetomeetyou,Icanhelpyou等日常用语,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鼓励学生课下与同学相处时使用这些问候语。学生在实际操练中更能真切感知不同的语言所处语境下的真正含义。当然,也可从英语故事或英语刊物中得到道德启发,进行德育渗透。

四。内在理据:教师专业素养的自我建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灵魂的塑造者,不仅要言传身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还要有汇聚的眼光,能看到教材中隐藏“的德育,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格素养的养成。如此一来,才能让他们德“与才“循序增长。

1。教师要先规范自己的言行小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教师授课时的言行他们都会模仿。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措辞,避免使用stupid,shit,damnit这样的不雅词汇,以免学生课后模仿。教师要善于将一些礼貌用语,如please,excuseme等,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2。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

用英语表达思想带有特定的情感因素。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要自然地与书本知识融为一体,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刻意强加德育教学。在课堂中,不仅有语言知识的习得,还有师生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及早期社会性交际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应爱护和鼓励学生,使其在爱的沐浴中茁壮成长。

3。可适当将英语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加以融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的学习应采用实践活动课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知识的同时习得感知体验。情感陶冶,使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Y合,学生不仅不会受到课堂约束,还会加深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寓教学于真实的情境,为学生的品德外化创造了条件。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其本身就蕴藏丰富的德育内容。在这样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规范化。课程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以此出发,也可更好地将书本中的德育理念拿到实处检验,让学生在现实的运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使德育变得可信。

4。敢于打破常规

教师应带领学生开展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小组竞争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相互学习好的行为习惯和语言表达。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角色扮演中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处境,在情境对话中感知理解,这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享受生活,体验快乐,那么,教材中想要传达的德育理念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

德育教学本该悄然渗透,教师大可隐藏起功利主义的育人意图,收起枯燥严厉的说教方式,以一种超凡的教育机智,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传授的同时进行德育理念的传播,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洗礼,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真谛。

摭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摭谈小學英语教學中的德育渗透【281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803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