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學英语教學中合作學习法的实践探索【1705字】

时间:2023-04-05 11:39来源:毕业论文
小學英语教學中合作學习法的实践探索【1705字】

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17-0


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17-01

所谓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小学生英语教师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同时论文网,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再感到枯燥无味,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度,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打好英语基础。

一。课堂使用合作学习法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英语课堂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都具有求奇求异的心理,渴望通过自己的实践了解世界,学习知识,学生通过互动学习知识,共同探索知识,极大的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

(二)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通过合作学习,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变为与学生一起探索英语学习奥妙的参与者,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思想,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培养并实现自身的发展,大大提升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活跃学生思维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几乎都是固定的教学模式:先讲单词,再讲课文,最后讲语法,然后布置大量的习题。这种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一旦产生疑问,不仅会被教师认为是理解能力差,还会受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敢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大大下降。而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寻找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让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逐渐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

(四)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现如今,各种竞争贯穿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考高考需要竞争,找工作需要竞争,各行各业都在竞争,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合作意识。在小学英语课堂实行合作学习法,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合作是一种互相帮助的过程,学生能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课堂运用合作学习法的若干有效策略

(一)划分小组进行合作

在运用合作学习法学习英语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组,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What’syourfavouritefood?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规定时间,让每一个小组同学共同想出自己知道的所有有关食物的英语单词,规定时间结束后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单词多,对想出单词最多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通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强大凝聚力,同时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目的。

(二)适时合作,适当合作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为基准,提前备课,找到适合合作学习的知识点和课程,适时引入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时,在课上也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当某一个问题在学生之间出现分歧或者某一个问题学生自己有想法时,可以适当的开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进行辩论。讨论,最终分析出问题的答案。

(三)教师要对学生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小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进行英语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先传递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不应该是盲目。没有目的的合作,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盲目的合作只会大大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给予不同的帮助和鼓励。可以将性格外向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结为一组,让外向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两个人互相补充,各取所长,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和水平,就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入合作教学法等创新型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实践探索

小學英语教學中合作學习法的实践探索【170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651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