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學低段语文教學中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對策【4088字】

时间:2023-04-03 22:49来源:毕业论文
小學低段语文教學中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對策【4088字】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对策

经典诵读是一种回归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诵“是一种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不仅包括诵“,还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对策

经典诵读是一种回归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诵“是一种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不仅包括诵“,还侧重于内容的理解,即反复思考或涵泳。[1]中国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种类繁多,通过对中华民族经典作品进行诵读,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论文网高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读能力。解读水平,并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分析和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在学语文。用语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小学低段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

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用非常明显,笔者从学生的诵读习惯。教师的诵读活动安排和评价方式这三个角度总结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典诵读现状:

1。学生诵读形式化

2013年浙江省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指导纲要指出:要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做到小学每天诵读不少于10分钟。[2]但是由于经典诵读时间大多是由语文老师自行安排,所以会出现常规的教学任务没有按时完成就压缩经典诵读时间的情况。尤其是在低段学生识字量不多的情况下,每日一诵“活动开展就更有难度了。甚至很多学校只有在临近诵读比赛时,语文老师才开始临阵磨枪“,使得经典诵读流于形式。此外,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大部分的低段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概念并不清楚,存在着诵读形式单一。诵读内容模糊。诵读进度不紧凑等问题。

2。教师指导低效化

笔者在小学见习期间观摩过一次比赛前的低段经典诵读指导活动“,诵读内容是一组古诗。教师选择了二年级学生熟悉的春晓小池枫桥夜泊江雪四首古诗。由于学生对这几首古诗都非常熟悉,所以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上,让学生反复地练习。但教师对诗歌的句型节奏。读音轻重以及语调变化等并没有具体地展开指导,这大大地降低了经典诵读的效率,以致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印象停留在了刻板地背诵古诗文上。

3。诵读评价单一化

当前经典诵读活动还是一种相对并不成熟的教育活动,所以相应的评价系统也并不完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是否开展“上,导致教师形成一种应付观点,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比较随意单一。低年段教师主要以背诵的方式考查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这种方式操作起来似乎方便易行,但会影响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原因分析

1。学生未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经典诵读很容易会变成一种功利性阅读,家长。教师片面地追求诵读了多少本经典“会背诵多少篇文章“,变相地把经典诵读这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变成一种任务式填鸭教学。

2。教师未掌握相对专业的指导能力

由于教师没有将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独特的教学去看待,而是将其混同于古诗文教学,认为背诵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专注于为学生解读经典,认为经典诵读教学中选择的经典内容太难不适宜小学生的学习,这是一种教师未掌握经典诵读概念方面的表现。教师在诵读过程中指导方法的单一化,也显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的薄弱。很多教师仍然把指导的目标聚焦在读了什么“,而不是关注怎么去读“,也有教师已经注意到了,却不能运用于指导过程中。

3。学校未树立系统的评价意识

学校经典诵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和教师的诵读热情,对学生诵读的评价方式不够灵活,方法单调贫乏的问题相信大部分老师都会注意到,却没有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使得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应是学校还没有树立系统的评价意识。

三。小学低段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对策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经形成,遇到特定的阅读情形就会自动进行,从而可以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3]由于小学课堂注重的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课程的种类非常丰富,语文课程的课时不是十分充裕,能独立安排经典诵读的时间并不多,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与午读或者其他空余的时间,进行学生自主的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晨读和午读各有20分钟的时间,教师可以依据班级情况自行在晨读或午读中抽取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日积月累,每天10分钟的诵读也将取得惊人的效果。利用课间操时间,开展小喇叭“活动,广播中会播放弟子规三字经和一些古诗词,学生自主诵读,教师全程指导,也是非常可取的。

很多学生。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是经典都能诵读,甚至认为越是高雅的经典作品,越能显示出诵读的作用。所以很多低年级班级的图书角会有大量的不同版本的四大名著和离骚周易等。[4]这其实是忽视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记忆特点的错误选择,这些经典会因为艰涩难懂不易诵读而让学生失去诵读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和家长挑选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的经典作品,可以选择篇幅短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的作品,让学生乐于诵读。比如一年级可制定诵读规划表如下:

在低段的每一学期都规定除古诗词外的国学经典,并按照难度和年级特点选择篇目,比较适合学生诵读。另外,也要考虑中外的优秀诗,扩大一般层面上对经典的认识。

(二)提高教师诵读指导能力

1。加深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笔者发现一部分教师对于经典诵读还处于很模糊的状态,并不清楚要怎样正确有效操作。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经典诵读学习培训,使教师常学常新,完善对于经典诵读的知识结构的认知。除此之外,教师自己也需要扩大阅读面,了解经典诵读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要补充在国学经典方面的知识。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经典诵读教学观,提高专业化的指导能力,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经典诵读教学方向,切实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除了参与传统的进修培训,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方便快捷。充满个性化的学习。比如利用互联网迅速查找需要学习的经典内容,保存和共享学习资料;在教师论坛等交流平台和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相互学习;找到关于国学经典的专家讲解视频,如百家讲坛文化中国等。2。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指导

(1)在语文课程中融入经典诵读

由于小学课程种类丰富,能独立安排经典诵读的时间并不多,所以要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课程整合,提高经典诵读效率,使得诵读形式更丰富多彩。

[案例]宁溪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四季的脚步教学片段:

师: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四季就要和我们告别了。大家赶快跟自己喜欢的季节说句话吧!

学生甲:春天啊,我可喜欢你了,特别是你会带来美丽的花朵和绿色的世界!

学生乙:冬天,你好!虽然遇到你特别冷,但我还是会等你明年再回来。

???????

师:老师从你们依依不舍的话语中体会到了你们对四季的爱。其实啊,几千年来,也有很多人跟我们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四季,写了很多对四季的赞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声情并茂地吟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生合(有感情地诵读):……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师:看,夏天正和我们招手呢!(出示荷花满塘的图)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生合(有感情地诵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上述案例中,教师合理安排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在恰当的时间引入经典诗文的诵读,既使得课堂充满了古典气息,又拉近经典诵读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在融入课堂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是否符合这节课的主题和特点,要寻找与课堂的切合点,而非生搬硬套。

(2)巧妙运用各种诵读形式

除了用传统的素读法“指导学生诵读外,教师宜采用多种诵读方式丰富教学。比如说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情境,运用配乐法,根据意境选择合适的音乐,或慷慨激昂,或悲情缠绵,或明快轻松,渲染气氛,引人入胜,是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的一种方式。另外,许多经典作品既适合吟诵。唱和,又可以进行表演,将诵读内容结合作品背景等编成歌曲。短剧。小品等,通过乐器进行演出,这种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增强艺术效果。经典诵读还可以通过办手抄报。主题班会。书法作品展等进行,虽然这些方式削弱了诵读的功能,但却能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诵读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5]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6]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诵读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1。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经典诵读的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为主。所以诵读评价主体除了单一化的教师群体外,更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时依据自定的诵读目标。目标的达成度反思这次诵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改进。但是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注意评价指标设立必须明确。有依据性,更要考虑到客观性和公平性。

经典诵读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里,家长也应该用行动支持孩子。平常陪孩子每日一诵“后对孩子可以进行及时的评价,让孩子觉得这件事情是自己应该重视起来的。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自觉性不够,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陪伴。

2。开展趣味化的评价方式

低年级学生思维方式偏向生动活泼,所以经典诵读的评价方式应该充满趣味性,才能让学生接受。教师除了采用背诵法以外,可以结合各种竞赛。活动和游戏进行评价。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伴比赛,比赛形式不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比赛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更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好胜心强,比赛可以提高他们的诵读热情,使他们共同进步。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评价,还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比如说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气氛,让学生在具体的诗文情境中展开诵读之后,教师再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通过这种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具体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既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又能让教师的评价显得更生动多样。

总之,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调动多元主体,开展多样的趣味化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使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更为顺利。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对策

小學低段语文教學中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對策【408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56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