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苏教版低年级小學语文教科书人物定位模式化分析【2331字】

时间:2023-04-02 13:45来源:毕业论文
苏教版低年级小學语文教科书人物定位模式化分析【2331字】

苏教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定位模式化分析

1。引言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随着教材体系越来越完善,教材越来


苏教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定位模式化分析

1。引言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随着教材体系越来越完善,教材越来越成熟,其教学功能表现得越来越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垄断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随之凸显。

现阶段对小语教科书中人物的研论文网究与分析主要集中在人物的价值取向研究和人物的性别分析方面,取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建议。在仔细阅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语文低年级一线教学,我萌发了对教科书中人物定位模式化研究的兴趣。因为教科书中描写的众多人物是低年级学生最早接触的,具有定型作用,而低年级学生可塑性极强,本身正处于社会化形成的雏形期,所以苏教版低年级教科书中的人物定位是否有何倾向,以及这种倾向对小学生是否存在影响等值得研究。

2。方法

本研究选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下册)。二年级(上册。下册)。统计课文(不包括汉语拼音。识字教学)中所有涉及人物角色的课文,既包括以描写人物(含拟人物)为内容的课文(下称人物类课文“),又包括以写景物等为主但体现和反映人物倾向的课文(下称非人物类课文“)。统计的人物对象为人物类课文与非人物类课文的主要人物,所选的统计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2。1分册统计

低年级选入的涉及人物(含拟人物)的课文数。对各册课文总数。涉及人物的课文数与所占比例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进行比较。

2。2人物角色分配

从主要人物的社会角色进行统计,性别分为四种情况:男。女。综合(指人物难以区分主次,男女兼有)。无(无法辨认男女,没有性别倾向)。

2。3人物形象倾向

对人物类课文和非人物类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的特征进行总结规整,多从人物的品德。人格。能力等能反映人物形象倾向的特征着手。

2。4人物关系

从人物类课文和非人物类课文涉及的多种人物关系中选取:父母与子女(祖孙关系)。师生关系。伟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对这三种低年级小语教科书中经常出现的交往模式进行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分册统计

就这四册教科书中所涉及人物的课文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课文比较少,因为有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这一重点,有7篇课文涉及人物,比例达到总数的50百分号,一年级(下册)课文总数25篇,有12篇是涉及人物的课文。二年级(上册)。(下册)课文数不断增加,分别达到23。24篇,涉及人物的课文也增至12。14篇,所占比例相对平衡。一。二年级共有86篇课文,其中出现人物的课文共有45篇,所占比例达52百分号,说明低年级课文比较注重学生社会性的形成。

3。2人物角色分配

人物角色分配指人物在社会身份或职业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如表2所示,在统计的人物类课文和非人物类课文中,主要人物的角色分配情况共细分为10类,其中学生或孩童的角色定位共18次,占40百分号,所占比例相当大;第二位是普通劳动者出现7次,其比例为15。56百分号;科学家是4位男性1位女性,共5人,所占比例是11。11百分号,位于人物角色分配表的第三位;拟人物。军人(英雄)各出现4次,分别占8。89百分号;艺术家。政治家出现均2次,比例都为4。44百分号;老师。干部。泛指的人在这两类课文中成为主要人物的次数都为1次,分别占总数的2。22百分号。

3。3人物形象倾向特征

人物的形象倾向特征是指人物在品德。人格。能力和性格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在统计的低年级语文课文中,反映出大约12种人物的形象倾向特征。认真。勤奋“与聪明。勇敢。机智“并列第一,分别出现7次,均占总数的15。56百分号;热爱生活“第二,出现6次,占13。33百分号;位于第三的是热爱大自然“,占11。11百分号;关心下一代。关心人民“。爱提问题。有批判精神“。敬业。好学“并列排在第四位,分别出现4次,都占总数的8。89百分号;接下来是爱科学。学科学“。和蔼。慈祥“。孝敬长辈“。爱国“与爱运动“,所出现的次数不多,占有比例也不大。

3。4人物关系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包含的人物关系比较简单,大多数文章以单一的人物角色出现,如怀素写字。我叫足球。梅兰芳学艺等。现在选取课文中较典型的三种交往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第一类是父母与子女(祖孙关系)“,占总数的22。22百分号,其中可以细分为一起游玩“共4篇课文,子女关怀长辈“共5篇:陈毅探母。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一)(二),小辈向长辈学习“的有1篇。第二类是师生关系“,包括老师教育学生“。老师与学生游玩“。学生关怀老师“三个小纬度,占涉及人物的课文总数的比例是13。33百分号,各个纬度分别有2篇。3篇。1篇课文;这一类中师生共游“的课文最多,分别是咏华山。秋游。快乐的节日。第三类是伟人和普通人的关系“,有3篇,占到6。67百分号。不能分辨清楚人物关系及人物角色单一的其他课文有26篇。

4。结语

小学阶段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儿童社会化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中的教科书及书中人物特征,对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内化价值观念。掌握社会规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学生形成个性及自我概念。学习和实践社会角色也起到感染。示范和暗示作用。教科书中的人物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并塑造儿童成为某一社会角色。所以,应该重视教科书中的人物及人物关系选择,努力避免人物特征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同时,创造性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中锐意拓展。富有成效。最有活力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推崇的是大胆创新。独具匠心。奇妙绝伦的新奇性思维方式,具有乐为人先。标新立异的品格,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的怀疑力。拓展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定位,就是大胆摆脱传统的唯书唯上的人物模式的羁绊,以学生的思想实际为依据,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规律,向人物定位的开放性。多维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继而创造新型人物定位模式并服务于初升的小太阳们。

苏教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定位模式化分析

苏教版低年级小學语文教科书人物定位模式化分析【233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524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