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氧化石墨烯/季铵化壳聚糖复合膜对PPCPs的分离研究(5)

时间:2021-12-25 16:04来源:毕业论文
(1)层层自组装所需的设备和技术简单 (2)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在大部分基底表面上成膜。 (3)能利用大部分天然和合成胶体 (4)能灵活应用到不规

(1)层层自组装所需的设备和技术简单

(2)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在大部分基底表面上成膜。

(3)能利用大部分天然和合成胶体

(4)能灵活应用到不规则尺寸的基底上

(5)能形成稳定和可控的涂覆表层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1。4。1 选题意义

 

 

 

PPCPs 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新型有机为污染物,由于其具有较 高的持久性、生物活性及生物累积性,会给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隐藏风险。因此, 城市污水因此,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对于控制 PPCPs 的排放、避免潜在的生态环境危机具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膜分离法、吸附法以及高级氧化法 等,其中膜分离方法去除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作为目前优选的膜分离技术,纳滤技术其操作压力低、选择分离性能强,可以有效的处 理多种 PPCPs、重金属和部分硬度,且能除去部分溶质离子,而且能耗较低,相对而言出水 水质是非常不错等多种优势。纳滤技术(Nanofiltration, NF)作为一类新型分离技术发展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RO)和超滤(UF)之间、孔径接近 1nm 的压力驱动 膜。纳滤分离过程中产生道南(Donnan)作用,所以在较低压力下能对多价离子有着较高的 去除率,也体现了纳滤分离技术对不同价态的无机盐离子有选择性。纳滤膜处理技术不易产 生有毒副产品,并且对分子质量为 200-2000[33]的有机物截留效果较好,而大部分 PPCPs 的相 对分子质量正好处于这之间,因此,用纳滤膜处理技术来去除环境中微量-痕量 PPCPs 有机污 染物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及广阔的前景。

1。4。2 研究内容

(1)采用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HTCC/GO)n(HTCC)纳滤膜

HTCC 为聚电解质阳离子,GO 作为聚电解质阴离子,ECH 为交联剂,在 PES 超滤膜基 底上进行层层自组装。依靠静电-交联协同作用,采用层层自组装制膜技术,在 PES 超滤膜基 膜上制备出(HTCC/GO)nHTCC 复合纳滤膜。

(2)(HTCC/GO)n(HTCC)复合纳滤膜表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对所制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观察, (3)(HTCC/GO)n(HTCC)纳滤膜对四种 PPCPs 的分离研究性能评价

对基于静电-交联协同作用制备的(HTCC/GO)nHTCC 复合膜的纯水渗透能力、截留分子 量、对 PPCPs 的截留性能。

1。4。3 研究思路

本研究采用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MAC)作为改性剂,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 壳聚糖(CTS)改性为亲水性更好的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HTCC),以此来增强了其水溶性。 用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季铵盐 HTCC 为聚电解质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GO)作为聚电 解质阴离子,以环氧氯丙烷(ECH)作为交联剂,在聚醚砜超滤膜(PES)表面交替沉积制备出带 正电的(HTCC/GO)nHTCC 复合纳滤膜。并对(HTCC/GO)nHTCC 复合纳滤膜进行表征,和对 PPCPs 进行截留测试,实验流程如下图 1。3

 

 

 

 

 

 

 

 

 

 

 

 

 

 

 

 

 

 

 

 

 

 

 

  氧化石墨烯/季铵化壳聚糖复合膜对PPCPs的分离研究(5):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872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