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不同通气量对垃圾好氧堆肥硫系恶臭控制的影响(2)

时间:2021-10-12 20:16来源:毕业论文
9 2。2。2 pH值的测定 10 2。2。3 含水率的测定 10 2。3。 气样测定 10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1 3。1。 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11 3。2。 堆肥过程中的PH变化 12 3。

9

2。2。2 pH值的测定 10

2。2。3 含水率的测定 10

2。3。 气样测定 10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1

3。1。 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11

3。2。 堆肥过程中的PH变化 12

3。3。 硫系恶臭的释放情况 12

3。4。 通气量对H2S释放的相关性分析 14

第四章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第一章 引言

 1。1 前言

堆肥是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弃物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通过生化作用转化成为稳定的腐殖质。一般来说,堆肥化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而堆肥化过程在欧盟规定中仅指好氧堆肥。好氧堆肥的最显著的优点是化学性质稳定,有机物降解速度较快,降解率高,且堆肥周期短,但由于好氧堆肥过程中需要进行通风和降温,故堆肥过程中需要较高的运行费用。传统的厌氧堆肥虽然操作工艺较为简便,不需要外界供氧,发酵温度低,运行费用低,产生的甲烷气体还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但腐熟过程与好氧堆肥比起来较为缓慢,发酵周期也较长(一般需3~6个月),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恶臭,污染周边空气环境,且占地面积大,成品稳定性也较差。因此,目前采用的堆肥工艺一般均为好氧堆肥。但好氧堆肥也会产生恶臭,不但危害周边空气质量,还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垃圾堆肥过程恶臭污染控制技术与机理研究迫在眉睫,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好氧堆肥处理中产生的硫系恶臭,研究通气量对其影响,优化堆肥工艺,从源头降低恶臭气体产生量,高效低耗地解决垃圾堆肥过程恶臭污染。

1。2 我国垃圾堆肥现状及处理

1。2。1 我国垃圾堆肥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工艺基础是传统的草与人粪混合堆起来进行沤肥,现已通过优化改良,对好氧堆肥技术进行了发展,大大提高了其有机物降解率,增加其效率,并设计制造了许多优良设备。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50—60年代,这个时期是堆肥的起始阶段,我国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堆肥技术;第二阶段是在70—80年代,属于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系统发酵理论的形成、参数的验证、发酵仓构造、分选机的研制等方面;第三阶段是90年代,这一阶段为推广应用阶段,我国堆肥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并面向全国普及,至2000年,全国堆肥厂已由1991年的26座发展到50座,堆肥处理量约占垃圾总量的5%。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堆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然通风静态堆肥、强制通风静态堆肥、筒式发酵仓堆肥等[3]。

据统计,全省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万t/d,主要成分为厨余类、纸类、布类、蔬果皮、植物残体、砖瓦灰渣、塑料以及畜禽类粪便等,含有机质比例高达60—70%,非常适合进行堆肥处置,这样不但投资成本低,而且产品可作为有机肥料,为土地增加肥力,加大农作物产量。论文网

随着农村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堆肥过程产生的恶臭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堆肥过程产生的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氮系化合物、硫系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芳香族化合物、醛类、酮类、醇类物质和其它挥发性有机物。现阶段,尚缺乏有效的垃圾堆肥过程恶臭污染控制技术与规范,实际普遍采用的是自然通风或是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因此,垃圾堆肥恶臭污染控制急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有效减少垃圾堆肥过程恶臭的产生,二是如何有效去除已产生的恶臭气体并避免其随意排放。其中,有效减少垃圾堆肥过程恶臭的产生即堆肥过程恶臭污染源头减量是我们研究的关键。因此,优化堆肥工艺,降低源头产生的恶臭气体量,无疑是高效低耗地解决垃圾堆肥过程恶臭污染的有效途径,在我省广大农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同通气量对垃圾好氧堆肥硫系恶臭控制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828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