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化学镀Ni-Sn-P合金工艺研究+文献综述(5)

时间:2017-02-14 14:40来源:毕业论文
2.3 化学镀锡机理 无论是作为可焊性镀层还是作为防护性镀层,镀锡层都要求有一定的厚度,才能满足其钎焊性或耐腐蚀性能的要求。锡的析氢过电位高,


2.3 化学镀锡机理
无论是作为可焊性镀层还是作为防护性镀层,镀锡层都要求有一定的厚度,才能满足其钎焊性或耐腐蚀性能的要求。锡的析氢过电位高,自催化活性低,镀液稳定性差,施镀条件苛刻,无法实现锡的连续自催化沉积。一般而言化学镀锡不需要表面的活化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反应电位的置换反应。但化学反应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初步分析,认为沉积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置换反应期、铜锡共沉积与自催化沉积共存期和自催化沉积期[14]。
(1)置换反应期,化学反应初级阶段金属的沉积期为锡与铜的置换反应期。
置换反应生成的镀层非常薄,而且基体被完全覆盖后,反应便会停止。与此同时,在基体铜与锡之间,两种金属会因扩散作用而深入相互表面,当扩散的一种金属的含量超过另一种金属的溶解度时,则随着扩散反应的进行,在金属表面会形成另一种新相层,即铜锡合金相。X-射线检测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这一观点在金属学上称反应扩散或相变扩散[15,16]。
(2)铜锡共沉积与自催化沉积共存期,镀层中锡是主要成分,并以ß-Sn相存在。此外,镀层中还含有少量的以铜锡合金存在的铜,是由于初期置换反应中,在络合剂及还原剂的共同作用下与锡发生了共沉积,便以合金相的形式存在于镀层中,但数量极少,一般只占镀层比例的1~3wt%。同时,溶液中的还原剂与锡离子在液/固相界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锡的连续自催化沉积得以顺利进行,电子由还原剂提供。整个自催化沉积是一个包含了液、气、固相反应的多相催化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如锡离子与还原剂在溶液中向固体表面的扩散等。将这一段归纳为铜锡共沉积与自催化沉积共存期。
(3)自催化沉积期,镀层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厚,锡的含量不断增加,而铜锡合金相的成分却逐渐减少。因为镀液组成本身不含有铜离子,而初期溶解到镀液中的铜离子也是极少量的,持铜离子共沉积完全后,反应继续进行,将只发生锡的连续自催化沉积,而不再有铜析出。这一阶段归纳为单纯的锡的自催化沉积期。
锡的自催化沉积过程中,由于锡属于高氢过电位金属且对常规还原剂氧化的催化活性低,单独选用一些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铜中使用的还原剂甲醛、NaBH4等都不能实现连续的自催化沉积[17]。目前化学镀锡中次亚磷酸钠的应用较多。有的学者认为:锡是次亚磷酸氧化的毒化剂,搜易次亚磷酸钠同样不能实现锡的连续自催化沉积[18]。但有报道称采用次亚磷酸钠作为添加剂,控制一定的含量和工艺条件可以实现Sn的自催化沉积,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国内外很多工艺和配方能实现化学镀锡,但镀层厚度、镀层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化学镀锡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也尚待进一步研究。
2.4 化学镀Ni-Sn-P合金机理
化学镀镍锡磷合金大致都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    沉积Ni、Sn的同时伴随着H2的析出;
2)    镀层中除Ni、Sn外,还含有与还原剂有关的如P、B或N等元素;
3)    还原反应中只发生在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或非金属表面上;
4)    Ni-Sn-P三元合金的连续沉积是以沉积在镀层中的镍作为二次催化剂的;
5)    沉积过程中的副产物H+促使槽液pH值降低;
6)    还原剂的利用率小于100%。
为化学镀Ni-Sn-P三元合金提供反应洞里的次亚磷酸盐,一定在具有自催化特定表面上进行,并且镀层中锡与镍的共沉积反应持续发生,一般认为是镍的二次催化性所起的作用。它必然有几个基本步骤: 化学镀Ni-Sn-P合金工艺研究+文献综述(5):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29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