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不锈钢化学抛光工艺评价+文献综述(3)

时间:2017-01-13 13:04来源:毕业论文
氧化剂主要有:HNO3、H2O2、CrO3 添加剂又可分为:粘度调节剂:如聚乙二醇、纤文素、醚、甘油、明胶;缓蚀剂:优尔次甲基四胺、尿素、若丁,磷酸所形


   氧化剂主要有:HNO3、H2O2、CrO3
   添加剂又可分为:粘度调节剂:如聚乙二醇、纤文素、醚、甘油、明胶;缓蚀剂:优尔次甲基四胺、尿素、若丁,磷酸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光亮剂:主要有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如咪唑、吡啶、菸酸之类化合物,还有芳香胺类、羟基苯甲酸、磺基水杨酸、铁氰化物、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2.1.1 硝酸型抛光液
  硝酸型抛光也顾名思义就是抛光液组分含有硝酸的成分。其主要的配方如下:
(1) 硝酸、盐酸、硫酸:[1]
a. 温度的确定:
温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光亮级别    5    4    3    3    2    2    2
由上表可知:当温度>60℃光亮级别趋近稳定。
b. 时间的确定:
低于3分钟效果不理想,高于5分钟时会有过腐蚀产生。故采用3~5分钟为宜。
c. 硫酸用量的确定:
硫酸含量/%    0    10    15    20    25    30    35
光亮级别    5    4    4    2    2    2    3
硫酸是抛光液中的主要成分,是腐蚀剂,其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见表。由表可知,硫酸用量低于15%时,抛光液的化学溶解作用较小,产生的Fe2 +少,因而转化成Fe3 +的数量也相应较少,不能满足抛光所需形成粘性膜的要求,抛光效果较差,当硫酸用量超过20%后,抛光效果较好,但超过30%后产生过腐蚀,光亮度反而降低,故确定硫酸的用量为20%~30%。
d. 硝酸用量的确定:
硝酸含量/%    0    1.0    3.0    6.0    7.5    9.0    12.0
光亮级别    5    4    2    2    3    4    5
硝酸是抛光液中的氧化剂,其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见表。由表,无硝酸时,样品表面不光亮,溶液无抛光作用;硝酸用量低于1%时,被抛光面总是粗糙发灰并产生严重蚀坑,表面光亮度不高;用量在3%~6%时抛光效果最好;超过7.5%后,在不锈钢表面形成钝化膜从而使光亮度下降。
e. 添加剂用量的确定(如甘油):
添加剂含量/%    0    1.5    3.0    4.5    6.0    7.5
光亮级别    5    3    2    2    2    3
添加剂用量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见表。由表无添加剂时,样品表面不光亮,溶液无抛光作用;添加剂用量在1.5%时就有一定的光亮作用,在3%~6%时光亮作用最佳;超过7.5%时,产生过腐蚀使抛光效果降低,因此用量应控制在3%~6%。加入添加剂可增加抛光液黏度提高抛光质量。
(2)盐酸、硝酸、磷酸[]
a. 磷酸用量的确定:
磷酸/ml/l    0
4    30    60    90    120    150    180
光亮级别        5    3    2    2    4    速度慢
磷酸是中等强度的无机酸,溶解能力不强,在抛光过程中,既起溶解作用,又可在不锈钢表面上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转化膜,从而能有效地抑制金属的过腐蚀。磷酸含量的多少对抛光质量有较大影响。磷酸含量适中,既可除去不锈钢表面上的黑色氧化皮,又可使金属基体表面抛光质量得到改善;磷酸含量过高,磷酸盐转化膜太厚以致抑制了溶解反应的进行,黑色氧化皮难以除去;磷酸含量过低,磷酸盐转化膜不连续,难以抑制不锈钢表面因盐酸和硝酸作用而发生的过腐蚀。从表中可知:当磷酸含量为90~120m1/1时,抛光质量最好。 不锈钢化学抛光工艺评价+文献综述(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220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