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路内停车规划设计设置流程及需求分析模型(9)

时间:2017-04-25 23:53来源:毕业论文
图3-2 机非混行道路或机动车专用道路的路内停车设置 2)机非混行道路,有机动车专用车道,但是没有机非隔离带时,利用人行道多余宽度在机动车与非机


 
图3-2  机非混行道路或机动车专用道路的路内停车设置
2)机非混行道路,有机动车专用车道,但是没有机非隔离带时,利用人行道多余宽度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间设置港湾式路内停车带。如图3-3所示:
 
图3-3  机非混行道路路内停车设置
3)沿机非分隔带设置路内停车带,在分隔带宽度 时,设置方法如图3-4所示;在分隔带宽度 时,而人行道有多余宽度时,设置方法如图3-5所示:
 图3-4  宽度 路内停车设计
 图3-5  宽度 路内停车设计
非港湾式路内停车带设计:
非港湾式路内停车带,即占用最外侧机动车道、机非混行车道、非机动车道或者人行道而设置的停车带。
1)占用最外侧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设置停车带,如图3-6所示,这种停车带进出车辆易与主线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产生交织,特别是右侧上下车者易与非机动车交通产生冲突,应谨慎采用。
 
图3-6  占用最外侧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设置停车带
2)利用三块板道路富余的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带。此时进出停车带的停车交通易与非机动车和主线机动车交通产生交织,应辅以相应的管理措施。
 
图3-7  三块板道路设置路内停车带
3)利用机非分隔带道路树木之间的空隙设置停车带。图3-8所示为机动车道直接进出停车带的形式。考虑到安全问题,应采用借用非机动车道驶入停车带,驶出时直接进入机动车道的模式。
 
图3-8  利用机非分隔带道路树木之间的空隙设置停车带
3.1.3  停放方式
路内停车位常用标线划定,其排列方式有平行式、斜放式、垂直式三种。
1)平行式
车辆平行于行车道方向停放,这种方式占用的停车带较窄,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最少。但对动态交通的影响程度最弱。按此方式实施路内停车时,驶入、驶离停车点均可为前进行使方式,较为安全、方便,且占用道路净空最小,另外,停放车的停驻及上、下车较为方便。
图3-9  平行式停车
2)垂直式
车辆垂直于行车道停放。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最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占用道路宽度较大,对动态交通的影响最强。
图3-10  垂直式停车
3)斜列式
车辆与行车道边缘成一锐角停放。角度一般为30、45、60度三种。其特点是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和停车角度而异。车辆停放比较灵活,但对动态交通影响也很强。车辆驶进驶出方便、迅速。但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式多,尤其是30度停放,用地不经济。 图3-11  斜列式停车
表3-3  路内停车泊位不同设置方式比较
比较项目    平行式    斜列式    垂直式
优点    占用道路宽度小,对相邻车道影响小    车辆停驶耗时短,等长度道路,泊位容量较大    等长度道路,泊位容量大;车辆停驶耗时较长
缺点    车辆停驶耗时较长,等长度道路,泊位容量少    占用道路宽度较宽,对相邻车道影响较小    占用道路宽度最宽,对相邻车道影响最大
以上三种停车方式所I占用的道路宽度是不相同的。以对动态交通的影响程度来,平行式 影响程度最弱,垂直式影响程度最强。一般地,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平行式实施路上停车时,驶入、驶离停车点均可为前进行驶方式,较为安全方便,且占用道路净空最小;其他两种纵向空间紧凑,多用于人行道的路内停车、广场及院内停车等。所以,路上停车以平行式为主。 路内停车规划设计设置流程及需求分析模型(9):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575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