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我国城市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知(2)

时间:2019-06-09 08:33来源: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职业化不仅在中央文件、政策制定方面积极推进,学术领域有关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具体涉及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涵义、背景、意


社会工作职业化不仅在中央文件、政策制定方面积极推进,学术领域有关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具体涉及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涵义、背景、意义、问题、推进策略等各个方面。[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活动中,社会工作服务队进驻灾区,却并不为社会大众认可,为社会工作专业救助开展带来困难。[ ]不仅如此,有学者同样认为:“虽然目前社会工作已经被认可为一种职业,但其社会认同度还相当低。[ ]
在我国,还是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社工应该和民政部门、街道社区的工作者是画等号的。而在以前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也会经常认为社会工作是在专职工作外所做的不计报酬的工作,如:兼职工会委员,担任政协委员之类的等等。甚至有一大部分人把社工的工作当成了“志愿工作”,将社工等同于志愿者,认为做“好事”就是社会工作。我国居民对于社工没有了解,大部分居民认为社工所从事的的内容是社会上的工作或者是义务工作,而实际上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
可见,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到现在,有关其职业认知、认同的研究极为必要。基于此,本文将选取我国城市居民对职业认知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城市居民对社工的职业认知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等的分析,进一步讨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问题解决和发展方向。

1.2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调查研究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知状况,从中了解现阶段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在城市居民的认知理解中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社会工作是以满足人类基本需要为核心目标的主人专业,在目前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的处境下,中国社会工作应当更多发挥积极预防和发展的功能,定位在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机制并重,而不应停留在消极补救和补偿的功能上。同时了解城市居民对社工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的理解并分析造成理解偏差的原因,为政府在未来在社工职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2.2现实意义
探讨有效推动城市居民对社会工作职业认知发展的对策建议。让居民们真正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究竟是做什么的,改善社会工作者在居民心目中的形象和职业地位,通过对社工的专业化、职业职业化和其他方面的介绍,使人们对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进而使居民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能主动想到向社工组织进行咨询求助,实现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良性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国城市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知(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44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