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面临的中亚市场困境【4723字】

时间:2023-07-27 21:51来源:毕业论文
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面临的中亚市场困境【4723字】

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面临的中亚市场困境

随着全面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国家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正在陆


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面临的中亚市场困境

随着全面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国家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正在陆续落实,新疆外贸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世界经济依然处于后危机时代,特别是新疆外贸企业最主要的贸易论文网伙伴――中亚国家(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以下分别简称为哈国。乌国。吉国。塔国和土国)所形成的中亚市场,不同程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尚属恢复期,新疆外贸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后危机时代的中亚市场困境,关系着能否寻求到有效对策,从而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中亚市场在新疆外贸企业发展中的地位

1。中亚市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地位。当前中亚市场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仍不高,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以2005年~2010年为例,年均增长率为111。89百分号。

2。中亚市场在新疆外贸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新疆外贸企业的主要贸易伙伴高度集中,以邻近地区的中亚国家和俄罗斯为主,其中新疆外贸企业与中亚四国。俄罗斯的贸易额占新疆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2。8百分号,且新疆与中亚四国的贸易比重还有不断提高的趋势。1998年~2003年,与中亚四国的贸易额占新疆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7百分号,而2004年~2010年间该比重提高到80百分号。其中,哈国是新疆外贸企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与其贸易比重一直最稳定,除个别年分外,基本保持在50百分号上下,而与中亚其他三国(指吉国。乌国和塔国)的贸易比重稳步提高。因此,分析新疆外贸企业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困境时必须要认清中亚国家的市场环境。

二。新疆外贸企业跨越式发展中面临的中亚市场困境

1。危机以来中亚国家经济基本情况总体不容乐观。

(1)哈萨克斯坦。金融危机爆发前的5年,哈国经济以平均每年10百分号左右的速度增长(见表1)。但2008年下半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恶化,哈国的许多外资及贷款渠道被关闭,同时由于国际油价和金属材料价格也急剧下滑,导致哈国出口原料收入锐减,可以说,金融危机暴露了哈国经济的脆弱性。

到2009年,哈国对外贸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及货物进出口价格变化的影响大幅下跌至716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34。4百分号,虽然仍呈外贸顺差147。9亿美元,但同比下降56百分号。2009年是哈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哈国出口和进口中均排名第二。

到2010年,哈国占中亚国家生产总值近70百分号,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其增长方式没有发生转变,能源。矿产品仍是主要出口商品,是哈国外贸增长的着力点。据哈国海关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次成为哈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其出口贸易伙伴国中排名第一,在其进口贸易伙伴国中排名第二。

2011年上半年,哈国GDP总值692。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615。6亿美元,同比增长44。7百分号,通胀率达到8。4百分号。当前,哈国的外债余额也创新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依然脆弱。

(2)吉尔吉斯斯坦。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能源短缺情况下,吉国GDP达51亿美元(见表2),增长率8。4百分号,通胀率达20百分号,在独联体国家位居前列,进出口总额56。9亿美元,对外贸易逆差24。2亿美元,同比增长64。7百分号。根据吉国官方统计数据,2008成为吉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由于吉国银行自身规模较小,并且未在国外购置金融资产,因此金融危机对吉国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但建筑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吉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哈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对部分产品的进口量大大缩减。

2009年吉国呈现出经济结构不合理,总体实力仍偏弱,严重依赖经贸伙伴,缺乏经济自主能力的特点。。俄罗斯。哈国三国是吉国传统的经贸伙伴,占吉国对外贸易比重的85百分号。

据吉国官方数据,2010年吉国GDP约合46。17亿美元,较2009年下降1。4百分号,好于4?7“骚乱和6?10“暴乱后官方对外宣称的GDP将下降5。4百分号的预测,进出口总额为5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百分号,贸易逆差12。1亿美元。吉国进出口商品种类较多,其中,出口商品以黄金为主,进口商品则以汽。柴油等油料为主。当前是吉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九大出口目的国。

(3)塔吉克斯坦。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塔国2009年GDP约合50亿美元,通胀率为5。0百分号,进出口总额为35。79亿美元,同比下降23。6百分号,贸易逆差15。69亿美元。2009年塔国与世界101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其中包括10个独联体国家,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额为16。83亿美元,占塔国进出口总额的47。02百分号。塔国商品40。1百分号出口到,10。4百分号的商品进口自。

据塔国统计署和海关总署公布的2010年宏观经济数据,其GDP为56亿美元,增长率为12。5百分号,进出口总额为38。5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7。6百分号,贸易逆差14。63亿美元,和贸易额为6。85亿美元,同比增长2百分号,成为塔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俄罗斯(俄塔贸易额为9。60亿美元)。其中,是塔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

2011年1月~8月塔国与世界上91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其中包括10个独联体国家;进出口总额为29。01亿美元,在塔国对外贸易额排名中仍居第二。塔国和的贸易额为4。67亿美元,同比减少0。6百分号。另据塔国资料,2011年1月~8月塔国通胀率为8。5百分号,而IMF预测2011年塔国通货膨胀率将达到10百分号。世界银行预测塔国未来三年经济增幅仅为5百分号~5。7百分号。

(4)土库曼斯坦。2008年土国GDP约合170亿美元,通胀率为8。9百分号,与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进出口总额176亿美元,同比增长32百分号,出口额为进口额的2。1倍,顺差高达62亿美元。

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到2010年土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8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土国所有出口商品价格均高于2009年。出口数量同比有所增长,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如聚丙烯。石油产品。碘等增幅明显。当前,土国的出口商品仍以天然气。石油产品。纺织品。电力为主;而进口商品偏重生产技术设备,特别是农业。食品加工和轻工业发展所急需的先进设备。

据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预计,2011年土国经济增长将达10百分号,而促进土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为大型国家建设项目实施以及对和伊朗天然气出口的增长。

(5)乌兹别克斯坦。金融危机爆发后,乌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据乌国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08年乌国GDP约合279亿美元,同比增长9百分号,在独联体中排第三位,通膨率为7。8百分号,在独联体中最低。乌国经济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得益于制订和实施了一整套反危机纲要及实施纲要的机制。

2009年,乌国实施了2009-2012年反金融危机计划,确保其外贸企业在后危机形势下继续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据乌国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2009年乌国和的贸易额为20。51亿美元,在乌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由2008年的第三上升到第二。

2010年,据乌官方数据,GDP比2009年增长8。5百分号,通胀率为7。3百分号,进出口总额2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百分号,贸易顺差42。4亿美元。和的贸易额达20。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百分号,在乌进口来源国排名中居第三(俄第一,韩国第二);在乌出口目的国排名中由上年的第七位跃居第二位(俄第一)。

2011年上半年,乌国和的贸易额为9。37亿美元,占乌国进出口总额的7。8百分号,成为乌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位列俄。哈之后。

2。人民币升值同时中亚市场货币汇率大幅贬值。

(1)哈萨克斯坦。2007年~2010年,哈国1美元兑坚戈的平均汇率依次为:122。55。120。30。147。50和147。35。而进入2010年的哈国货币坚戈对美元汇率一直呈上升走势,其中全年实际汇率升幅为7百分号。2010年2月5日至2011年3月20日哈国实施汇率走廊“政策,从2011年3月20日开始哈国又实施了有控制的浮动汇率政策,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2)吉尔吉斯斯坦。据独联体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09年吉国索姆贬值1。86百分号;进入2010年后索姆持续贬值,根据吉国央行公布的数据全年索姆对美元平均汇率为45。96索姆兑换1美元,比上年又贬值7。2百分号。

(3)塔吉克斯坦。据独联体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09年塔国本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换3。4519索莫尼变为1美元兑换4。3710索莫尼,贬值26。63百分号,跌幅居中亚国家第一。前苏联国家第二。

(4)土库曼斯坦。土国货币为马纳特,于1993年11月开始流通。作为独立初期发行的货币,马纳特为土国巩固独立成果,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几年土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马纳特面额过大(最大面额为10000马纳特),币值较低(10000马纳特按现行汇率折合仅约0。7美元),以及汇率双轨制(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5200马纳特,商业汇率约1美元兑换23600马纳特)等问题越来越影响到经济统计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并进而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土国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于自2007年底起多次汇改,目前美元兑新马纳特的汇率一直保持在1∶2。85(按美元与旧马纳特汇率1∶14250折算得出)。

(5)乌兹别克斯坦。据驻乌国使馆经商参处数据,2007年~2010年乌国美元兑苏姆平均汇率依次为:全年1美元兑换1263。91苏姆。1320。25苏姆。1464。33苏姆和1587。07苏姆。

3。中亚市场需求减缓,需求结构明显升级。自危机后,中亚各国经济萧条。投资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物价高涨。居民收入减少,市场需求明显减少,新疆外贸企业来自中亚市场订单数量急剧下滑,面向中亚市场的出口贸易压力增大。

同时,中亚国家需求结构明显升级也对新疆外贸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目前中亚国家的市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进口商品的安全性。在中亚市场上随处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食品。家电。手机等产品和外国制造“的服装。灯具等各类产品,市场交易活跃,价格昂贵,一般比在国内市场价格高达3倍~4倍,同时从(新疆)进口的商品大多出现在一些小型超市和零售店。

4。中亚市场贸易和投资风险较大。据英国风险评估公司Maplecroft“日前公布的2010年法律和法规环境地图“显示,中亚市场中的土国被列为法律环境差的极端风险国家,哈国被列为法律环境差的高风险国家。以新疆外贸企业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哈国为例,其贸易和投资环境障碍及风险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家优先权。第二,哈国新税法将超额利润税率由原来的4百分号~30百分号提高到15百分号~60百分号;取消原石油合同税收稳定条款,石油公司综合税赋由49百分号上涨到62百分号。第三,哈萨克斯坦含量“的概念,即执行合同过程中雇用的哈国不同等级员工与外国员工的比例“问题。第四,检查名目繁多。环保要求高。第五,劳务许可办理困难。第六,据国际透明组织对163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哈国在清廉指数方面排名第111位,得分为2。6分(满分为10分)。第七,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对73个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水平。经济过热程度。货币信贷政策以及国家债务额度等进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哈国被评为经济最为脆弱的国家。第八,哈国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明显下降,社会治安每况愈下,抢。盗油田物资和中哈油气管道建设营地物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发生了杀害。杀伤及武装抢劫劳务人员的情况。第九,以2010年为例,企业开业所需要办理的手续共计6个,企业办理开业手续需要19天,政府办事效率不高,企业开办成本较高。

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对世界183个国家的企业经营环境排名,中亚市场中的吉国排名第44。哈国第59。塔国第139。乌国第150。土国无排名。

5。中亚国家支付能力变差。贸易纠纷增多。金融危机导致中亚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对外投资。支付以及接收外来劳务的能力下降。同时,新疆外贸企业与中亚商人之间的贸易纠纷也越来越多,基础设施欠账情况也较多。新疆外贸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建立相关预警机制,增强自身防范贸易和投资风险的意识以及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外贸企业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的指导力度,以便实现新疆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

6。中亚国家不断推出保护性贸易壁垒措施。

(1)俄白哈关税同盟带来直接不利影响。自2011年7月1日起,俄白哈边境线上的海关检查站全部降海关旗。停止履行海关职能,边境除保留边防检查站以外,所有海关。动植物检疫。车检等职能部门外迁至关税同盟共同关境,这意味着俄白哈关税同盟成员国间完全取消海关。保留边防,同盟统一关境宣告形成。俄白哈关税同盟统一关税对新疆外贸企业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最直观的表现是哈国平均关税水平由此前的6。2百分号提高至10。6百分号。2011年7月21日俄白哈关税同盟委员会还通过了对包括在内的部分进口商品征收保护性关税的决定。新疆外贸企业在对哈国出口时,必须慎重考虑。重新按同盟统一关税标准核算出口成本。

(2)中亚国家其他保护性贸易壁垒措施。中亚国家制订的其他保护本国利益的政策法规,对新疆外贸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贸易障碍。如,哈国对违规引进外国劳务提高了罚款标准。据乌国总统令,自2009年1月1日起新成立的开放式和封闭式股份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统一提高到40万美元。这意味着已在乌国开展投资的新疆外贸企业分支机构面临流动资金的占压问题,而在乌国创建股份公司的门槛被提高。

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面临的中亚市场困境

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面临的中亚市场困境【4723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889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