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要素相對价格变动對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2566字】

时间:2023-07-14 22:09来源:毕业论文
要素相對价格变动對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2566字】

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

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农业生产的各生产要素丰裕度和价格呈现出


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

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农业生产的各生产要素丰裕度和价格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在劳动力方面,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劳动的机会成本上升,同时人口结构变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据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论文网5~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同时,蔡?P。王美艳运用反设事实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程度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农村已不存在大规模和高比例的剩余劳动力,相应地,农业技术变迁也越来越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倾向。要素市场上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诱导产生不同类型的技术,以相对价格较低。相对丰富的要素来替代相对稀缺。价格高昂的要素,高峰,王学真提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和经济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类型。张树军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视角,从经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创新模式选择主要取决于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使得农业发展起步时期依靠压低劳动要素价格。以低廉劳动成本优势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粗放式生产不再适合当下的经济现状,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尽快完成农业机械生产对人力生产的替代,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

二。要素稀缺性和相对价格变动趋势

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工业和农业的收入差距扩大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2000年农村人口约为80837万人,占总人口的63。78百分号,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持续下降,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人口平均每年约减少1千万,2008年农村人口约为70399万人,占总人口的53。01百分号,到了2012年,农村人口下降至64222万人,占总人口的47。43百分号。同时人口结构等原因导致老龄化问题,使得人口红利消失。

在土地要素方面,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人均耕地为0。10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一半,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约7837。3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8百分号,东部和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约5701。2万公顷,占42百分号左右。如图1所示,东北。西北。西南这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8百分号,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仅占25百分号左右;而京津沪和东南沿海地区耕地面积占比约为5。7百分号,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占比约为21百分号。

在资本要素方面,为应对产能过剩等问题,银行相继出台实行旨在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宽松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自2014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降息,2015年8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百分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百分号。自2007年以来贷款基准利率变化,可以看出,除了2010年至2011年贷款利率有所回升之外,2007年到2010年以及2011年到现在贷款基准利率基本呈下降的趋势。

劳动要素供给减少和资本要素供给增加在要素市场上的表现为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上升。鉴于现行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流通上不能有效反应价格的变动趋势,以及生产函数中一般将劳动和资本作为两个相互替代的变量,因此下面的理论分析将重点放在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价格变动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三。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农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

为了对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相对价格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本文理论分析中的结论建立模型:

在方程(1)中,下标i和t(t=2005,。。。,2012)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和第t年,μ是代表个体异质性的截距项。Y是代表农业生产中机械和劳动投入比重的指标,即每亩作物生产中机械投入和雇工数量的比值,该变量的值越大,表示农业生产中机械相对劳动的投入比重越大,机械对劳动的替代程度越高。X1是代表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价格的指标,即工资与利率的比值,该变量表示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趋势。X2是代表农民人均收入的指标,该变量表示经济发展水平。X3是代表人均耕地面积的指标。X4是代表农业生产中良种投入的指标,X5是代表农业生产中化肥等化学药品投入的指标。

本文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3年)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2006~2013年)。

(二)实证结果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对方程(1)进行固定效应(FE)分析,由于对变量均取了自然对数,因此变量前的估计系数可看作是弹性系数。利用stata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参数评估得到表1。

根据表2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将与y相关性较弱的变量C3。X5剔除,本文认为这两个变量对机械劳动比重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耕地质量较差且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和京津沪等地区粮食单产较高而人均耕地相对较少,而且随着这些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耕地状况更为恶劣;人均耕地分布相对较多的西北。西南等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农作物产量较低,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机械化水平应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正相关变化,但的耕地现状决定了农业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机械生产,而是应该着力发展小规模。实用型的机械技术。化肥施用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但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度变化。土壤板结,因此不能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然后对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数据显示,在FE估计中,拟合优度R2=0。7341,表示固定效应模型能够解释农业生产中机械劳动投入比重变动的73。41百分号,针对参数进行联合检验的F值表示参数总体上非常显著。劳动力对资本的相对价格对农业生产机械劳动比重有显著影响,这说明随着劳动力相对价格的提高,农户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在农业生产中逐渐使用机械投入来替代劳动投入;农民人均收入和良种投入水平与农业生产机械劳动比重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模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一章的结论,随着劳动力相对价格的提高,农业生产中机械劳动比重也在提高,这表明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逐渐使用机械投入来替代劳动投入。

四。政策建议

根据实证结论本文建议,在发展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在经济比较发达。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比重较大。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的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着重发展一定规模的多门类。多功能型农业机械技术;在经济较为落后。自然条件较差的西北。西南地区,以发展保护生态平衡的生物化学技术和有机农业为主,以发展配合生物技术的小型化。实用化机械技术为辅,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生态保护等工作协调发展;而在东北。华北等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尽快实现规模化经营。

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要素相對价格变动對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2566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24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