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几点思考【1641字】

时间:2023-07-14 22:04来源:毕业论文
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几点思考【1641字】

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F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


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F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49-01

一。地方农业高校的生源现状

(一)生源数量不充足,局限性较大

地方农业高校招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生论文网源数量不足。对于地方农业院校而言,导致生源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农学门类的自身特点致使很多考生不愿意报考,报考人员少,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少。[2]报考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或者选择报考985“211“大学的相关专业,或者是选择非农专业,地方农业院校对考生的吸引力不大。

(二)生源结构单一,质量普遍不高

大多数地方农业高校存在学位点少。结构不合理。生源结构单一。培养层次不高等现象。由于很多时候需要通过调剂完成招生计划,很难保证质量,导致优秀生源不多,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3]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调剂生源在近几年录取的考生占据一定的比例,有一些农学门类专业从本学科中很难调剂到对口生源,只能通过跨学科调剂的形式完成招生计划,导致很多学生需要从最基本的学起,影响培养质量。

(三)学科生源分布不均衡,地域差别较大

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招生生源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学学科与非农学科之间分布不均衡。考生在选择报考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就业前景较好的学科,这导致了一些传统农学门类的学科报考人数很少,有的甚至为零。因此,研究生学科专业之间生源分布具有严重的不均衡性。同时,地域的差异同样影响着生源情况。为了照顾偏远地区,国家将复试分数线由最初的三档调为两档,但一些发达地区的热门学科的复试分数线仍然较高,造成复试上线人数相差悬殊。

二。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生源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一)突出学科特色,扩大招生宣传,吸引优秀生源报考

研究生招生宣传是整个招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地方农业高校应利用学科优势资源开展招生宣传工作。[4]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为大力向考生宣传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提高学校。在考生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主要由各学科及相关负责具体宣传,通过网络宣传。组织考研动员会。组织考研咨询会。赴外校宣传。利用校友及校外导师等资源的方式,增强宣传的力度,吸引本校及外校优秀生源。

(二)健全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机制

通过优化招生和培养管理,建立校院联动等措施构建有助于优秀生源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机制。健全招生和培养工作网络信息化平台,建立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工作平台和机制。[5]

(三)出台优惠政策,完善奖助体系

为完善奖助学金体系,已出台相关文件。地方农业高校可根据国家制定奖助学金政策设立优秀生源奖学金,吸引考生报考。例如,在录取过程中,对于公开招考的研究生,初试成绩排在专业前几名的或是公共课成绩较高的考生可一次性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推免生在入学时第一学年可直接享受一等奖学金;对于家庭贫困。学习刻苦的学生,可以设置合理的学费减免。三助政策等。

(四)强化复试管理。严把入学质量关

复试是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地方农业高校可采取加强对复试程序的管理。改革复试办法。加大复试成绩在录取中的权重等办法加强复试,进一步突出复试环节在优秀生源选拨过程中的全面考察作用。增强学科。导师在招生录取工作中的主导权,按照分层次。分类别的管理方式,严把研究生入学质量。

(五)完善导师制度管理,构建联合培养机制

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的重要因素。地方农业院校可通过完善有关导师政策,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等方法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另外,还可以遴选外校优秀人员为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与优秀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机制。加强与优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构建校内导师与校外企业专家相结合的研究生师资队伍。

三。结语

现阶段,地方农业高校在研究生生源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地方农业院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通过扩大招生宣传,找准宣传立足点。强化招生制度的管理等途径提高招生效率,争取优秀生源,为能够积极稳妥地推进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几点思考

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几点思考【164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13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