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對策【2250字】

时间:2023-07-14 22:03来源:毕业论文
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對策【2250字】

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关键字:农业标准化;质量安全;农产品

1推广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关键字:农业标准化;质量安全;农产品

1推广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论文网基本前提,是宾川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发展现状

通过多年努力,宾川县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显著增长,201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77。68亿元,比2015年增长4。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67元,比2015年增长3982元。二是示范带动成效明显,目前,宾川县累计拥有农业标准化区16个。已建成葡萄。柑桔。石榴。桃。无公害蔬菜等6个产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2万亩。三是品牌认证不断增多,宾川县累计拥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31户,有机食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3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3个,名牌农产品12个。四是标准化生产程度有效提升,宾川县已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52万亩,并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五是抽检合格率高,2013年-2016年农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9。26百分号。99。51百分号。99。17百分号。99。45百分号。

3存在问题

3。1生产规模小

作为农业产量大县,宾川的农业从古发展至今,也经历了很多变迁和改革,但目前的生产水平依然没有达到先进的地步。宾川县农业生产总体上仍处于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小,生产个体多,缺乏生产标准化应有的规模基础和大规模生产规范化管理整齐划一的必要条件,农产品生产者主要凭传统农耕经验。种养技艺和市场销路的倒逼机制,确定下一个生产周期生产的品种和生产过程中拟采取的管控措施。

3。2自律?s束机制不健全

一家一户的农户,从生产者本身的利益出发,缺乏标准化生产的外围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3。3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现实的农产品生产及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制要求和标准化生产知识知之甚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知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都严重缺乏。

3。4农村青壮年劳力缺乏

农村绝大多数的青壮年,尤其是有点文化的人,多数进城打工,留在家里务农的都是年龄比较大且没有文化或体弱多病的人,接受新的科技和农业标准化能力差。

3。5监督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宾川县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但制度体系内部的协调运作不甚完善,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影响其监督保障作用的发挥,这对农业标准化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虽然加大了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力度,由于外部不同市场的产品标准和包装标准不一致,导致很多新鲜农产品的标准难以执行到位。一些农业合作社受社员素质制约,难以达到农业标准化的需求。标准的实施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从而导致难以落实到位。

4发展对策

4。1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只有实现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才可以极大地刺激对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需求,加速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容易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统一技术和统一服务,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按时。按需。按量灌溉,节约了化肥。农药和水资源,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有利于进行农业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有利于落实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技术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测,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要求更高,使传统种养农业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生产性服务。休闲农业延伸,实现了三产融合。联动发展,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使得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污染源可控,禽畜粪便资源化。无害化与减量化处理成为可能,有利于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以实现流转主体和流转农户双赢“局面。一方面土地流入方通过规模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增加了租金收入,同时,还获得了在规模经营主体季节性务工的机会,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4。2加大投入力度。农业局每年筹集农业标准化资金,确保关键措施落实到位。县农业局对标准化基地田间生产管理档案的建立。录入。审核等工作进行扶持,免费让企业应用追溯平台而且为企业提供平台维护等服务。乡镇各级各有关单位。企业也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标准化生产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高质量意识,多渠道增加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

4。3示范带动,扶持载体。优势产业要规模化生产,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辐射带动县域相关产业链的标准化进程,标准化示范区要做到生产。加工。流通。经营。服务主要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广泛采取企业+基地+标准+农户“模式,通过培养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做到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促进农户产业化经营。

4。4推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基地“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逐步形成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带。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按行业进行联合,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4。5深化农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工作。农业标准化的实施需要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消费者和组织管理者的共同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的系统培训,做好农业系统管理人员。质量监督和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普及质量管理知识。标准化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有效指导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采取多种形式把农业标准化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加强农业标准化研究与教育工作。

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對策【2250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12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