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343字】

时间:2023-07-13 21:56来源:毕业论文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343字】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

许多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大量研究,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受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农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

许多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大量研究,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受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任亚珍(2014)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业总播种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认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袁磊(论文网2013)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及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化肥。农药使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认为保持其它变量不变情况下,化肥。农药使用量每增加1百分号,农业总产值将分别增加0。5820百分号和0。1080百分号。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将多个变量引入模型,从而找出截面数据中农业总产出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农业经济增长问题。

二。实证分析

在农业生产当中,影响农业总产值Y变动的因素,大体上分为五大类:首先是农作物播种面积X1(资本要素K),其次是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X3(劳动力要素L),这两个因素构成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除了这两者之外,化肥农药施用量X2和农用机械总动力X4(技术要素A),则是影响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因素;最后,国家惠农政策D2也会对农业生产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引用以上五个解释变量,采用1978年-2013年的统计数据,用来解释其对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

1。理论模型设计

根据变量相关关系,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情况和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总产值均有较强线性关系;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与农业总产值存在明显的分段线形关系,所以对X3混合引入虚变量来进行分析。农业总产值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上一年度Y(-1)的影响。

模型设定为:

(1)

其中,D1代表引入的虚变量,μ代表随机扰动项。

(2)

(3)

2。模型估计结果

对(1)式的模型进行线性回归,模型的戈里瑟检验p值显示存在明显的异方差问题,而DW检验统计量。R2。LM二期检验以及RESET二期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性较好,且不存在序列相关和模型设定偏误。因此进行二阶最小二乘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R2=0。999998R2=0。999998F=18214。61DW=1。430769

经过修正,新的模型消除了异方差性,且不存在模型设定偏误和序列相关性。

三。结论

首先,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对农业总产值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次,由于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和农业产值不再是正向相关。因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业劳动力减少,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通过观察农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对劳动力依赖程度随着技术进步而逐渐降低,模型中第一产业人数对农业生产总值的系数为负也说明正在经历农业机械化进程。第三,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总产值负相关。在农业生产中,因为气候原因,农用机械总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存在逆向选择。即灾年的收成本来就应该不好,但通过机械投入人为的使情况得以好转,虽然比普通年景差一点但比不使用大量农用机械的情况要好,因此β7小于零的经济意义是合理的。最后,政策不一定对农业有促进作用。政策是给农民一个激励,但农民对激励的反映是不确定的,收入是农民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虽然自1996年起实施各种惠农政策,但此时恰逢改革开放,工业和进出口产业蓬勃发展。因此,许多农民会因为进城务工收入多于务农收入而放弃农业生产转向进城务工,这一观点很好的体现在现今中国农民工的数量上。

综上,国家应加大对农用化肥和农用机械的补贴,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此外,农业用地面积是保证农业产出的基础,国家应该坚持贯彻土地使用方针,坚守18亿亩红线,保证充足的粮食产量。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343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69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