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农业机械化對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2589字】

时间:2023-07-12 21:09来源:毕业论文
农业机械化對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2589字】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r民增收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对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贡献大小进行探讨分析,进而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使其在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网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农业机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要素。[1]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增产增收。农业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提高耕作质量。争取农时,确保适时播种。收获,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2]如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农机深松作业,可以增强土壤蓄水和作物抗倒伏能力,增加作物产量5-10百分号。[3]

(二)增效增收。一是通过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土地托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二是农机户。农机合作社通过把农机服务链条由产中耕。种。收。植保向产前农资供应。种子加工。水稻育秧和产后粮食干燥。农产品初加工延伸,使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享受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三是通过农业废弃物利用增加效益。如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机械化还田。机械化打捆包膜青贮等肥料化。饲料化利用,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

(三)节本增收。农业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减少劳动用工,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种肥同播。精量播种。高效植保。残膜回收。维修保养等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普及,有利于减少水。肥。药。种。膜。油投入,节约生产成本。

(四)减损增收。机械作业具有高效性,有利于确保农作物及时收获,减少甚至避免倒伏。霉烂等灾害损失。同时,通过推广应用高效低损收获。节能高效干燥等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粮食霉变损失,增加农民收入。

(五)转移就业增收。农机作业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十分显著。近年来,全国农民工总量保持在2。8亿人左右。农民向非农产业稳定转移,靠的是农业机械化的有力支撑。农民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达到45。3百分号,超过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

(六)政策补贴增收。自2004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农机深松作业补助政策,仅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就达到1617亿元,直接惠及亿万农户。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模型[4]

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表示,农民收入水平可以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表示。为消除价格变化因素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采用1978年不变价格。基数为100的指数表征。根据上文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引起农民收入增加,故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作为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

利用Eviews软件描绘散点图,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之间呈现指数增长关系。所以,拟选择模型:ln(rjcsr)=α+β?jxhl+μ。其中:rjcsr代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jxhl代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利用Eviews软件对表1中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为ln(rjcsr)=5。273952+0。031549?jxhl或者rjcsr=e(5。273952+0。031549?jxhl)。可决系数R2=0。983351,表明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截距项和斜率项的t检验值分别为82。29782和25。48884,均大于5百分号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11的临界值t0。025(11)=2。201,表明模型拟合很好。

模型左右两端同时对jxhl求导,得rjcsr′=0。031549?e(5。273952+0。031549?jxhl),表明rjcsr增量大小与jxhl有关,jxhl越是处于高点位,rjcsr增量便越大。rjcsr与jxhl呈现这样的数量关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业机械化由单一环节向耕。播。收全程提升。前些年只是解决了机耕问题,还有大量农民从事农业劳动;近些年机耕。机播。机收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就有大量农民可以稳定转移到非农产业,增加了务工经商收入。

(二)农业机械化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全面拓展。前些年粮食作物机械化先发展起来,近些年经济作物机械化才发展起来,但由于经济作物价格和效益较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比粮食作物机械化提高1个百分点,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更大。

(三)农业机械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如深耕深松与传统旋耕,精量播种与传统机播,高效收获与传统机收相比,在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数值相同情况下,深耕深松。精量播种。高效收获等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更大。

(四)农业机械化的组织形式由农机户向农机合作社升级。前些年,农业机械化的组织形式以农机户为主;近些年,农机合作社得到蓬勃发展,农业机械化经营的规模效益逐渐显现出来。

三。提高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贡献率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模型和分析可以看出,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机械化组织形式向规模化升级,是提高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贡献率的关键。为此,笔者建议:

(一)大力优化农业机械化供给结构,以结构优化促增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定向发力,加快突破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瓶颈制约。重点围绕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加快提升棉油糖等大宗经济作物,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畜牧养殖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通过优化农业机械化供给结构,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同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支撑促增收。积极推进现代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和政府的规划引导扶持作用,搭建研发创新平台,集聚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瞄准农业机械化关键环节。共性技术。核心部件,进行联合攻关。大力加强新机械新技术示范推广,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培训,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从数量增长。需求拉动向质量提升。创新驱动转型,由传统低端向现代高端升级,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三)抓住强机惠农政策机遇,以政策支持促增收。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引导淘汰传统落后农业机械,加快装备新型高端农业机械。深入实施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粮食干燥等关键环节农机作业补助,使地力得提升。农民得实惠。继续把各项惠农政策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帮助农机合作社解决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创新发展。加强信贷。保险等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开展大型农机具抵押。融资租赁信贷业务,将农机安全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扶持范围,实现财政。金融双轮驱动“,培育政策促农增收的新动能。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

农业机械化對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2589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4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