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的实证研究【1525字】

时间:2023-07-09 09:01来源:毕业论文
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的实证研究【1525字】

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的实证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与时俱进指出,促进工业化


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的实证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与时俱进指出,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推进三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它突破了以往工业化的速度型“增长论文网,传统农业化的低效率模式,从而实现持续发展与速度的并重;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缩小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提高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三化之间的关系出发,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推进需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又为城镇化与工业化提供保障与支持。贵州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与全国同步的关键时期,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将成为贵州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这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极好机遇。三化同步“因地制宜的成为贵州省经济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主战略。

目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省的相关研究缺失,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模拟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实际运行情况,更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贵州作为西部乃至全国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以贵州为例探索三化协调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可以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借鉴案例。为2020实现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打好基础。

二。实证分析

工业化指标标示为INDU,以贵州省工业增加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率;城镇化指标标示为URBA,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工业现代化表示为AGMO,以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衡量。

选取贵州省1991年到2012年的数据,经过对数化处理。构建的模型如下:

lnINDU=-1。45星号10-16lnURBA-9。59星号10-2lnAGMO-1。449(1)

lnURBA=0。0996星号lnAGMO-1。26(2)

由上式中系数显示,工业化的变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影响要比对城镇化的大;在两个指标变量作用的系统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同向变动的,城镇化率每提高1百分号,相应的农业现代化率会提高0。1百分号,说明城镇化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引起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贵州省支撑产业的种类少,产业链大部分延伸到外省,致使对本省的经济。就业带动作用不够;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因此而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而工业化本身的发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真的发展起来;贵州工业化的发展历史不长,其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表现显著。

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在短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长期来看,趋向长期均衡。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对工业化的外部冲击,会对农业现代化有负面影响;给城镇化加以外部冲击,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产生负作用;若对农业现代化加以冲击,对工业化及其自身均有推进作用。

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贡献不大,城镇化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均具有重要贡献,这也与贵州实情相符。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工业化率是农业现代化率的格兰杰原因。

三。结论

综上分析,贵州省在1991年到2011年期间的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工业化在反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的效用不显著;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向冲击较大,农业现代化的外部冲击会对自身及工业化产生正面影响;城镇化对促进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贡献明显且稳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从贵州省的实情来看,贵州的工业产业链短,经济利益高的部分大部分在省外,因此,缩减了本省的就业市场的应有规模,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就不强。贵州还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省份,决定了农耕面积不足,尤其是不方便使用农用机械,因此,贵州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对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贡献率小。

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的实证研究

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的实证研究【152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2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