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SCLT教學模式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3004字】

时间:2023-07-09 08:48来源:毕业论文
SCLT教學模式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3004字】

SCLT教学模式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一。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农业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提升农业整体的


SCLT教学模式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一。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农业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提升农业整体的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百分号,首次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然而,论文网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40百分号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百分号以上的水平。究其原因,核心问题还是缺乏人才,尤其缺乏在一线推广。普及。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人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农业农村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农的根本。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人才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农业系统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2012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一年,人才建设提速已经迫在眉睫,显然我们必须要有农业科技人才的大战略![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直属单位,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服务垦区,振兴黑龙江大农业的任务。实现经济强省的战略。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人才现状

黑龙江农垦人才中心主任唐志斌用奇缺无比“来形容目前垦区农科专业人才短缺的现实状况。他说:按理说我们是搞大农业的,传统农业专业人才应该充足,可现实是长项变成了短腿,就连学农的大学生也不愿意来垦区工作。“唐志斌说,尽管如此,黑龙江垦区还是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据保守估计,这个垦区在3到5年内至少需要农学。农机。畜牧。兽医。植保。水利等近10个涉农专业大学生1。5万名至2万名,人才引进压力非常[2]。

据了解,为吸引人才落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全国农业院校设立了辐射百余所院校的10个人才引进招聘基地,建立了50余个毕业生实习基地。各管局。农场还结合实际情况,在安家费。工资福利。住宿。落户等方面出台了不同优惠政策。例如省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重点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可领安家费3万元;本科以上毕业生,家是农村的,父母及16周岁以下弟弟妹妹可随本人到分局或农场落户,免收落户费用。“黑龙江八一农垦学学是垦区黄埔,要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教育与科研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要坚持好。发展好,使其成为彰显学校实力的品牌和标志。校领导和老师认真研究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求,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为垦区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紧密联系垦区生产实际,深入研究并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抓好各项技术服务与人才培训,特别是要抓好落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垦区打好科技强工攻坚战。进军世界五百强做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指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要加快培育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及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以及种植养殖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而现代农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也需要大量与此相适应的高。中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及不断提高农业农村劳动者素质。

三。路径研究

综合以上现状,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具体现状,将从以下两方面谈谈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路径。

1。课堂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三部分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第32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实际上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针对农业科技英语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上应采用持续性学科知识的语言教学模式(sustained-contentlanguageteachingapproach)即:(SCLTapproach)。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仍处在探索和教学实验阶段,但已受到国外外语界的普遍重视,并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二语教学当中。SCLT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特别是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EAP)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了解其教学理念对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及建立大学英语教学新的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持续性专业知识的语言教学(SCLT)模式是语言教学专家在探讨专业学科知识(content)和语言(language)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满足二语学习者不同的需要而综合以往不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最近才提出的,也有人用持续性学科性辅导(sustainedcontent-basedinstruction)来概括这一教学模式(Pally2000)。

SCLT是一种专门集中于某一专业学科(contentarea)的语言教学途径(Donley Reppen2001:7)。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SCLT教学模式包括两个主要内容:(1)集中于探究某一知识性学科;(2)注重二语学习和教学SCLT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抛弃了把语言教学与专业课程人为分离的惯常做法,而是既注重持续性的学科知识又强调语言教学(Murphy Stoller2001:3)。注重持续性的学科知识也是SCLT教学模式与其他以主题为基础的教学最大的区别之处。在SCLT教学中,学生不仅能通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语言能力,而且还可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学习专业知识。因此,与以往的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通用英语教学(EGP),以及为了帮助学生把英语学习与自己的专业学科结合起来或者是为了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而开设的ESP或专业英语(subject-basedEnglish)教学相比,这种借助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各方面语言能力,同时又不舍弃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的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的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弊端,因而SCLT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点。尤其对于农业院校来说,更为适合。

因此,我校的英语教学即注重普通英语教学又注重专业英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比重,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带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水平,以培养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2。学术交流:学术交流(Academicexchanges),是指针对规定的课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参加,为了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行的探讨。论证。研究活动。我校采用座谈。讨论。演讲。展示。实验。发表成果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即信息交流,其最终目的是使科学信息。思想。观点得到沟通和交流。作者通过对学术交流目的。作用的思考,认为学术交流的最终落脚点在新学术思想和学术创新上,指出激励(激活。激发)。启迪才是学术交流最本质的意义。根据学术交流的强大影响力,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加专业的学术水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不定期地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我校知名教授和专家做本专业的学术交流,扩大了学生知识领域,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国际视野。我校还设有王震讲堂,学生可在王震讲堂进行学术交流。

学校与俄罗斯。韩国。加拿大。乌克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正在积极推进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的联合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大学的交换生项目及中加合作―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等教学科研项目。通过学术交流提高了学校影响力,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真正实现了英语加学科的人才培养。

SCLT教学模式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SCLT教學模式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300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89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