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五十年代农村题作品概况之我见【2087字】

时间:2023-07-08 08:33来源:毕业论文
五十年代农村题作品概况之我见【2087字】

五十年代农村题作品概况之我见

在5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战争题材和农村题材一直是产量最多,收获最大,因而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两大题材。从土改到农业


五十年代农村题作品概况之我见

在5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战争题材和农村题材一直是产量最多,收获最大,因而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两大题材。从土改到农业合作化,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到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五六十年代农村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反应现实生活的作品,在以农村题材为主的小说中充分表现出来。农村论文网一直是文学家笔下的一个写不尽的题材。农村风光的恬静优美,农民性格的淳朴或愚昧,都以它独特而有魅力的姿态让一代一代的文学家咀嚼不尽。倾诉不完。

以短篇小说开端,马烽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传达了因土地关系的变动,翻身农民在家庭。婚姻观念方面,要求从封建束缚中解脱出来,以争取新社会。新时代的民主与自由。李准不能走那条路从贫富两极化的角度,叙写两个农民打算买卖土地的故事,在个人发家与共同富裕的冲突中,提出了久经贫困的农民获得土地以后,如何脱贫致富的问题,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用长篇的形式反映农村合作化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赵树理三里湾侧重表现合作化过程中新与旧。公与私。个体与集体。先进与落后两种观念的矛盾。周立波山乡巨变以鲜明的时代色彩描绘湖南乡村的风土人情,侧重表现合作化对农村生活的影响,赞美建立在新的生产关系之上的农村景观和农民的精神世界。柳青创业史旨在表现农村社会主义GM中农民放弃私有制,接受公有制的思想。心理的复杂变化过程,其反映农村生活的广泛性和政治寓意的深入性,以及对合作化运动中各个阶层的细致描写,使它成为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活化石“式的代表作。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简单反映那个时代政治的印痕。

继承着五四“新文学传统和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在思想主题和题材内容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和发展,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在创作的内容上的区别表现为:20年代以乡土文学为代表,主要表现封建制度下农村中的种种愚昧落后,描写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痛苦及野蛮习俗。宗教观念等。30年代以左翼文学为代表,主要表现农村的破产。丰收成灾,以及农民的觉醒和反抗;40年代以解放区文学为代表,主要表现农民的武装斗争和已觉醒的农民青年与封建习俗。封建势力的斗争;50年代主要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

1947年柳青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反映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1951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描写沙家店粮站护粮支队的斗争,表现人民群众是GM战争的铜墙铁壁的主题。还有中篇狠透铁。创业史等。

说到创业史,这是一部全面表现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GM的长篇巨制,作者的话诠释了这部作品的主旨: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GM和这次GM是怎样进行的。“作品反映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出了在当时农村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揭示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作品第一部的主要成就在于塑造了代表着农村中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各种人物形象,并将它们的心灵变化。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在合作化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面貌。

创业史原计划写四部。整个计划未能完成,作者便去世了。就已经问世的前两部而言,从第一部开始,便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主要是以社会政治运动的全过程作为小说的描写线索,在反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GM,强调社会主义方向时,过分夸大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简单化地用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配置人物。在处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冲突中,把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般贫苦农民劳动致富的要求,一概当作资本主义倾向加以批判,对富裕中农的描写,过分强调他们自私。落后的一面。对富农的描写,在批判的同时忽视了他们可能改造的另一面。这些成为了创业史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

创业史最终没能完成,除了作家过早去世的原因之外,主人公性格发展与历史进程的矛盾,以及作家的创作理想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梁生宝的形象时,只是从政策理念出发,以当时英雄最基本。最有普遍性的性格特征“为标准,把他描写成了过于理想化的人物。当梁生宝的理想和行动准则与现实生活的实际状况发生矛盾时,人物性格的发展就产生了困难。同样,当作家局限于以当时的政策来衡量和判断丰富的生活现象,将农村中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都简单归入两条道路的斗争之中,并以此最为全书唯一的主题时,作品所希望反映出历史宏大画卷的理想也必然成为空想。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看来,轮廓式的大概梳理来看,不论作者对于农村所持何种态度,对农民又有着何种描绘,农村题材的写作便在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辉,鲁迅笔下的故乡鲁镇。沈从文的边地的湘西美景,萧红的东北生死场,赵树理农村题材山西小说以及一系列乡土作家的农村描绘,我们可以看到农村这一生命的存在形式,在历史的激昂壮阔中有挣扎有战斗也有无奈,但它却是一直以她的存在姿态生命勃勃的屹立于世的。

五十年代农村题作品概况之我见

五十年代农村题作品概况之我见【2087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53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