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与對策分析【3236字】

时间:2023-07-07 21:02来源:毕业论文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与對策分析【3236字】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2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2

一定量的体育消费支出,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还是体育消费品市场得以开拓和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①。随着论文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成为以第三产业为主。体育产?I在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确定的新兴产业,体育被正式列为第三产业,体育产业的性质得到确定②。发展体育产业和事业成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生活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们日益对体育需求的重要任务。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起来,的体育产业较为落后,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体育消费是关系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对居民整个消费结构的改变。消费模式的转变有重大意义,而且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已成为国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和消费价值观念进步的标志③。然而,在发展体育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最明显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城镇和农村体育消费市场之间的不平衡性。所以,刺激农村体育消费,促进农村体育产业和事业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农村体育消费现状

(一)体育参与意识

改革开放使农村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经济依然欠发达。因此,生计问题依然是阻碍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它属于温饱阶段。对于很多农村人而言,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满足,要想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超越需要“是不切实际的。根据一项对江苏省苏北农村体育意识“的调查,有79。6百分号的人认为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健身,甚至认为体力劳动就是体育锻炼“;有17。3百分号的人认为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是城里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等④。从这项调查中我们能够推断出一个问题,对于体育的错误认识是目前农村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受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影响,体力劳动即是体育“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各种消费品在体育总消费中的比例和相互关系,可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农村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型体育消费在总的消费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比如体育运动服装消费。运动器材。而观赏型体育消费和参与型体育消费占据较小的比例,例如观看体育比赛,参与体育活动。然而,在购买体育运动服装的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将运动服装作为生活用品。由此可见,农村体育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性,这主要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

(三)体育消费水平

虽然,农村的人均收入越来越高,但是富裕村与贫穷村,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所以用人均收入并不能够真实的反映目前农村的收入水平。农村家庭年收入水平较低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用在体育消费上的支出自然很少。体育消费恩格尔系数在40百分号以下,体育消费才有可能在消费需求中明显活跃起来,体育消费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虽然,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但是依然处在40百分号以上。

二。农村体育消费结构问题分析

(一)经济状况

从上述现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目前,制约农村体育消费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水平。农村普遍处在小康阶段,甚至有些贫困地区的农村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如果农村人口对生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不会存在对更高层次的身体素质。精神文明和全面自我发展的追求。还有,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依然比较明显,这也是阻碍农村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

(二)体育消费意识淡薄

农村体育消费观念普遍比较传统。狭隘,体力劳动就是锻炼身体“思想根深蒂固。他们普遍认为体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体育都是有钱人的游戏⑤。把对物质条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认为将金钱消费在体育方面就等于浪费,农村普遍的观念赚钱为了养家糊口。健康投资“的消费观念还没有深入人们的思想。

(三)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70百分号,然而只有20百分号左右的体育场馆建在农村。而农村现有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也存在很大问题。例如,设施不健全,许多村子只有寥寥几片篮球场;场馆设施陈旧失修等现象。多数的体育场馆设施为私人盖建,主要以盈利为主;学校场地设施严禁对校外人员开放。公益性的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少,人们日常锻炼场地主要以房前屋后为主。

(四)余暇休闲方式消极

农业的生产方式与其他产业的生产方式大为不同,主要受季节影响。农忙时节,人们忙着丰收,没有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平时非农忙时,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农村人口多是老人和孩子,他们被繁杂的家庭事物缠锁着。所以,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经行体育活动。

另一方面,消极的生活方式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余暇时间。在农村,人们普遍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串门唠家常,打牌或者睡觉。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消极的生活方式,并且安于这种生活。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不存在体育休闲生活方式的意识。

(五)体育人口偏少

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农村不同年龄段参与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随着年龄增长,差距不断扩大,呈下降趋势。现今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很大,现阶段还要重视农民工“的体育权利和体育管理问题。发展农村社区体育,不断提高农村体育人口的比例,扩大农村体育人口。三。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宣传工作

一方面,城镇与乡村之间加强体育文化沟通,施行体育文化下乡“。城镇文体机构经常性地下乡宣传体育,进行体育表演。将体育文化渗透进农村文化当中,营造一种崇尚体育运动的氛围。另一方面,由村民委员会建立体育宣传协会或者村民自发组织形成宣传协会,加强体育宣传工作。

(二)提高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资建设

政府提高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资,平衡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投资差距。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农村体育场馆设施,引进社会资金。农村的闲置用地比较多,所以可以发挥当地人的聪明才智,利用独有的地理环境,合理开发体育场地设施。雇佣本地劳动力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给他们报酬。这样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三)改变消极的生活方式

成立农村体育协会,聘用一批人或者农民自愿参加。协会负责定期举办体育活动,结合当地的传统特色,举办体育比赛。体育表演。有些农村人口结构以组为单位,例如一个村子的人分为几?M,一组有多少户人家。可以举办组与组之间,村与村之间的体育比赛。比赛内容主要以特色性。有趣性,能和体力劳动结合的项目为主。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改变消极的生活方式。

(四)开发体育消费市场

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具备很大的潜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农村体育消费市场主要由体育用品消费市场构成,没有得到开发。这一方面与农村落后的经济水平有关,另一方面,缺少相应的优惠投资政策。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建设固然重要,但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关键是要引进社会资金对农村体育市场的投资。其一,政府加强在融资方式。税收减免以及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和民间资本进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其二,发挥现有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扩散效应,带动农村体育消费市场良性运转,进而吸引体育产业集团投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⑥。

注释:

①柴红年。浙江小康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研究[J]。广州体育学报。2007。27(1):80。

②李文辉,陶于。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变动因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3。24(6):35。

③李新。青海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④⑤于桂林。苏北农民体育发展现状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21。

⑥陈忠英,张满林。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筹资困境与策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2):125。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与对策分析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与對策分析【3236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14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