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浅谈农村小學语文朗读教學【2220字】

时间:2023-07-06 21:39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农村小學语文朗读教學【2220字】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185-01

1引言<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185-01

1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充分地说明了,朗读是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提高朗读论文网水平,既是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又对日常的会话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2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受师资力量影响较大

众所周知,农村小学,尤其是处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受到教学环境等硬件设施的限制,整体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城市小学而言明显的存在不足,有的小学一个老师要负责好几门课的教学任务。而语文,由于是母语教学,就成了最容易被忽视的学科,基本上以仅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作为最基本的对学生的考核指标,即便是能有专职的语文教师,恐怕普通话教学也很难达到,由此,对学生的整体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美丽的大脚中倪萍扮演的乡村教师在教学中把千里迢迢(qiānlǐtiáotiáo)念成了千里昭昭(qiānlǐzhāozhāo)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影视表现形式,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情况的确是存在的。

2。2受方言影响较大

普通话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日后的交际能力的锻炼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必须要在小学阶段打好学生普通话使用的基础,这其中,就必须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来完成。但是,一方面授课老师自身的普通话能力不足,造成了不能使用普通话教学,或者错误使用普通话,另一方面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度不够,习惯用方言朗读,都让普通话的学习走进了误区。在河北石家庄地区的方言中,人们对行不行“用粘(发zhān音)不粘“来表示,这样就对学生在学到zhān“音的时候,正确理解其意思产生了严重的歧义。

另外,在农村,生活中普遍使用方言,有的学生在进行课下阅读练习的时候,被家长或者邻里认为是在拽洋文“,甚至经常讽刺学生的这种行为,这让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造成了不小的阴影,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3解决朗读教学问题的方法

3。1从大局出发解决壮大师资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扶持力度,首先确保师资硬件条件达标。

3。2正确理解朗读的定义

作为语文老师,要跟学生讲清楚。说明白,切忌把朗读和阅读混淆在一起,朗读是基本会话的表现形式之一,但是绝对不能用会话来代替朗读,通过朗读,首先能理解文章的意境,学习和掌握其中写作手法。修辞方式等方面的优点,其次才是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述能力,熟练的掌握会话的技巧,而阅读则仅仅是增加知识量的一个手法之一。

3。3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例文,基本上都是从一些广受赞誉的文学巨匠作品中摘录或者节选的,很具有代表性和欣赏性,鼓励和培养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这些课文,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绝佳的锻炼,通过朗读,能让学生勾勒出文中的写作意境,对于学生自身也是一种文学性极强的熏陶。

3。4传授正确的朗读方法

朗读,分为好多种形式,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由老师带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特点,学习老师朗读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范读“,这样对朗读技巧掌握的好的学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促进;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要启发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着重对语气。语调的分析和处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小英雄雨来一文,既有可以利用范读方式读的对环境状况描写的段落路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也有适合分角色朗读“的大篇幅对话――雨来“和扁鼻子军官“之间激烈的争辩。通过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锻炼出口成章“的能力,对于以后的社会交往和待人接物都极有帮助。

3。5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

朗读,是需要带着感情去读的,别说用方言读了,用普通话去读,如果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在其中的话,那也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在农村,虽然普通话的使用和普及还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农村有农村的特点――可利用空间大。田间地头。泉旁溪边,微风轻抚的时候手捧课本或者参考书声情并茂的朗读,那都是很多文学爱好者所向往的境界,而这一切,在农村实现起来简直易如反掌,在这个环境中,不用顾及其它人的态度和世俗的眼光。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早晨上课前的一刻钟时间进行晨读,晨读的过程中可以安排1-2名学生在讲台上带读“。这样不仅检查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3。6重视个性的朗读效果

汉语言的文化特点在于语言的内涵相当丰富,同样的一句话,语气。声调。断句的不同,最终很可能造成意思的截然相反,这在朗读过程中尤为突出。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9页(少年闰土第四页)第4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还有这许多新鲜事……“中,如果侧重我“来读,那么就是在前文断句;如果侧重天下“来读,那么前文是轻声读。后文是扬声读。中间则需要浓重的感情色彩;如果侧重新鲜事“来读,那么后文中出现的贝壳“。西瓜“等都需要加重语气。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同,读出来的实际效果也不一样,朗读不像做数学题一样,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对于个性化朗展示的效果,老师要予以肯定,适度的点评就是对学生朗读效果的一种表扬。

4结语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对于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农村小学,虽然在硬件设施上还存在一些缺憾,但是适度对教学方式进行利用的话,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浅谈农村小學语文朗读教學【2220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292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