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浅析山东省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难的原因【3451字】

时间:2023-07-06 21:33来源:毕业论文
浅析山东省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难的原因【3451字】

浅析山东省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难的原因

0。引言

作为山东省的都会城市,济南农村老年人的丧偶问题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针


浅析山东省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难的原因

0。引言

作为山东省的都会城市,济南农村老年人的丧偶问题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针对济南农村60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做了一份关于丧偶问题的调查,了解到老年人对于婚姻的需求已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庞大的集体需求。丧偶老人的婚姻问论文网题是急需解决的,但从现在的农村实际情况来看,再婚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子女的劝阻。丧偶老年人自身的条件限制以及走婚现象的普及等等。本文从六个大的方面切入,每方面有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成多个小的方块,对农村丧偶老年人进行深刻剖析。只有深刻分析并了解困难存在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人再婚的问题。

1。对丧偶老人再婚难的原因分析

1。1子女阻力

(1)亲情制约。血缘关系是整个家庭凝聚力的基础和根本,再加上子女跟父母又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不愿轻易去接受一个陌生人,更不愿去改变现在的生活。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在丧偶家庭中,有65。1百分号的子女不愿父亲或母亲再婚,仅有24。7百分号的子女表示愿意尊重老人的意愿,还有10。2百分号的子女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持中立态度。亲情制约也成为重要的阻力之一。

(2)财产分流。在财产方面,根据婚姻法的规定,老年人再婚夫妻在取得婚姻机关的结婚证明后,就是合法夫妻。然而,婚前夫妻双方一旦没有对财产做出合理。合法的安排,再婚老年人的财产就会成为夫妻共有财产,就拥有了财产继承权。因此,为了避免财产被分流,子女对老年人施加了巨大的阻力,导致很多老年人对再婚问题也只能望而却步。

(3)担心受骗。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老年群体是很多诈骗团体的首选对象,因此很多子女担心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因再婚而被骗取金钱或通过再婚“让外人继承房产。

(4)对于丧偶的家庭来说,即便是老人有再婚意向,也会因为没有自己的住房而搁置,而且这种情况也增加了找到合适老伴的困难。即使是找到了新老伴,继续与子女共同生活也很不方便,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起来也很麻烦,可是自己又没有经济能力购买住房,而只得舍弃爱情求安居。

1。2舆论压力及传统观念的束缚

(1)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这个开放性社会里,老年人的思想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对于这些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或接受程度低的农村老人们来说,接受一些现代思想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对于女性老年人。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有57。3百分号的老年人想要再婚,而在想要再婚的老年群体中,男性老年人占66。2百分号,女性老年人仅占33。8百分号,传统的封建思想对于男性老年人,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较小;而对于女性老年人,封建思想在她们心里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她们摆脱枷锁,还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开导。

(2)封建迷信的束缚。封建迷信思想使部分农村老人认为丧偶老人存在克命“或者风水“问题,为再婚设置了层层阻碍。通过访问,我们了解到,有部分老人曾经再婚,但是由于前任老伴儿都去世的早,所以传出“克命“的谣言,致使老人单身,老人也怕连累他人,不敢再找,这不仅是一种不科学不道德的做法,还给老人留下了心理阴影,给再婚带来了又一难题。

(3)舆论压力。所谓人言可畏,老人生活了半辈子,比较注重面子和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再婚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成为邻里间谈笑的事情。这样不仅会给老人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对老人的子女或者孙子女造成舆论压力。太过在乎他人的看法往往就导致老人不会跟着自己的意愿去做。

1。3生活条件

(1)生活需求一般地,对于老年人来讲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男性老年人更依赖女性老年人,他们对再婚的需求度也大于女性,更渴望找个伴儿,相互照顾。此外,男性接受。接纳他人的能力较强,对于现代开放文化更能适应,而女性则相对较弱。因此,男性老年人中希望找老伴的较多,而女性较少,这就导致一部分老年人找不到合适的老伴。此外,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村丧偶的男性老年人有58。16百分号,丧偶的女性老年人有41。84百分号,这就更加剧了再婚难的情况。

(2)结识老人范围圈较小农村老人受经济困难。思想保守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没有办法像城镇老年人那样可以通过老年聊天站“。老年大学“之类的场所获得一些交流。结识异性老人的机会。而且由于离开了劳动岗位,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大为减少,个人活动能力因受心理和生理的限制而困难增多,这对愿意再婚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农村的范围小,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找到合适的老伴儿的困难。

(3)家庭融合。在老年再婚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般老人都有自己的子女。再婚不只是意味着与老伴一起生活,同时还需要接受彼此双方的子女。无亲情血缘的关系。年龄的差异。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就容易导致各种避不可及的家庭矛盾,本想再婚安度晚年的丧偶老人考虑及此,再婚顾虑再次增多,不得不在再婚面前徘徊犹豫。

1。4生理方面

健康问题由于农村居住地较分散,生活环境滞后,老年人自我维护及健康知识匮乏,无法保障定期的健康咨询及身体检查,多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有78。34百分号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对于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低血糖。糖尿病等老年高发疾病有77百分号的老人患有至少一种此疾病,而其中有58百分号的老年人靠长期服用药物缓解痛苦。疾病的折磨使得农村丧偶老人不敢也不能去想再婚的问题,生怕成为他人的累赘。1。5经济原因

经济方面据统计68。0百分号的农村老年人是靠自己劳动获得经济来源,收入不稳定且增长缓慢,有时为了子女的婚姻。住房等问题还需提供个人的资金,收入少,支出大,造成老年人生活拮据。经济的不良状况给丧偶老人再婚蒙上了阴影。老人没有足够的钱来供养两个人的生活,并有部分老人担心与新老伴再婚后,会让他们跟着自己受苦,所以不得不放弃再婚的想法。

1。6社会原因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又滋生了在再婚之外的其他的婚姻方式――同居及走婚,这些现象的出现,让再婚陷入困境,更多的老年人选择了同居和走婚,并且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没有再婚的打算。

(1)同居现象。目前,以同居取代再婚也成为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虽然同居各方都没有任何法律保障,但是同居关系可以随时由当事人的意愿而终止,也正因为这点,在一定程度上,同居可避免经济纠纷,在财产分配上处理起来也比较轻松。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选择同居的占42。5百分号,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并且,通过我们的走访得知,同居不但让老年人的孤独生活得到改善,也避免了亲子冲突,如果子女的意见较强,可暂时停止这种关系,以缓和亲子关系,间接地减少了家庭纠纷的事件。同时我们发现部分老年人对现代的开放文化的理解有点片面甚至偏离正轨,他们认为同居是接受开放思想的一种体现,忽略了法律保障的重要性,并没有意识到其问题所在,反而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2)走婚现象。同时,据调查,在农村有29。4百分号的老人为了互相照料生活,采取了介于再婚“和雇佣“之间的另一种特殊方式――老年人走婚“。所谓老年人走婚“,即双方不进行结婚登记而生活在一起,时而恋人相处时而分开照顾各自原有的家庭,以此来实现晚年的互相照料的婚姻。一方面,老人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和安顿,心灵上也得到安慰,这其实也给老人的生活带来改善;另一方面,子女也愿意花钱让自己的父母得到长期的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让身在外地的子女也安心了不少。由此看来,丧偶老人已逐渐满足于以上两种生活方式。这对充满阻力与障碍的再婚问题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2。结论

空巢化。高龄化等现象再加上丧偶问题,已使老年人的生活雪上加霜,丧偶老人的急增使再婚问题成为社会需要直接面对的。也是最现实问题之一。丧偶老人再婚不仅可以满足老人想安度晚年的愿望,而且可以带动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其中包含的阻碍与限制已使再婚难现象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如下:首先,老年人再婚的最大阻力来源于子女,在生活方式差异以及担心财产纠纷等问题使子女成为再婚问题的最大制约力。其次,农村老年人的封建思想相对较严重,在舆论压力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下,他们往往对再婚问题望而却步。再者,由于男性丧偶老年人相对女性丧偶老年人的比例失衡,致使一大部分的老年人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另外,在老年人经济条件和生理方面的制约下,再婚问题饱受制约。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种种压力的影响下,社会又出现了老年人同居及走婚现象,这些方式不仅可以使丧偶老人互相照顾。安度晚年,还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牵涉到双方的私有财产而影响家庭和子女关系的问题。因此,同居走婚浪潮“的兴起使农村丧偶老人纷纷放弃再婚,使再婚的前路更加迷茫。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一直以来都很少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步提升,老年人再婚问题亟待解决。[科]

浅析山东省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难的原因

浅析山东省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难的原因【345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28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