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论新农村建设之电网规划【3065字】

时间:2023-07-02 22:47来源:毕业论文
论新农村建设之电网规划【3065字】

论新农村建设之电网规划

一。目前农村电网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中压电网的主要问题

(1)部分线路供电半径长,尤其是乡


论新农村建设之电网规划

一。目前农村电网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中压电网的主要问题

(1)部分线路供电半径长,尤其是乡村电网线路由于变电站布点少,变电容量有限,供电线路少而且长,供电半径大,装接配变数量多,造成线路负载率高。这些问题是由于电网建设滞后造成论文网的。

(2)部分线路线径偏小,传输负荷能力不强,或者线路负荷过大,导致线路之间虽然形成了联络,但线路发生故障时,备供容量不足,使线路之间无法相互转供,降低了整个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部分线路配变装接容量过大,有些线路设备闲置。损耗较大,有些线路造成高负载率,应考虑切改负荷。

(4)部分线路所带负荷过大,联络情况不满足N-1校验,尤其是乡村线路,虽然联络比例较高,但是联络线路负荷高,不能转供负荷,联络形同虚设。

(5)县城网及镇区网单辐射线路比较多,不能实行负荷转供,线路检修或故障时将造成局部停电。

(6)城区存在部分线路联络方式复杂,造成调度困难,应尽快改造。

2。低压电网的主要问题

(1)单台配变供电户数过多,配变容量过低,配变分布不合理,供电半径过大。原来农村综合变以农村机埠排灌为主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综合变的主要用电负荷以排灌设备为主势必导致配变位置比较偏僻,从而使低压配网供电半径过大,配网网架不合理。

(2)没有网改的低压线路因建设年限已久,由于建设时的标准低,如普遍采用8m水泥杆,LJ-25/16mm或LGJ-35mm导线,且供电半径过大,不能满足小于500m的要求,个别地方和台区甚至达到1000m。

二。农网规划的要点

1。规划区域和规划内容

新农村电网规划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镇区规划和自然村的规划。扬州经济发展较快,所以对镇区的规划可以采用一般城网规划的办法,对建设力度较大的镇区可以采用新区的规划办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110kV和35kV电源点和10kV电网规划。自然村的规划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规划区域,规模较大的自然村可以单独规划,也可以根据10kV电力线路分布情况对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进行合并,统筹规划,以保证规划的合理性,规划内容中应侧重于10kV和380V电网。自然村中110kV和35kV的电力需求可结合上级电网统一考虑。

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规划区域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区域确定不同的负荷预测方法。分类可依据人口规模。人均收入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划分。

2。负荷预测方法的确定

综合来说,负荷预测应注意如下几点。

(1)推荐采用分类预测方法。可根据农民生活。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旅游业。公共事业等进行分类。总负荷根据各分类负荷累加并考虑一定同时率来得到。一般来说规划区域越小,负荷同时率越高,但具体到自然村这个层次,分类负荷间的同时率可能会较低,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考虑。

选择负荷预测方法时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的确认可以根据国民经济情况的发展并结合当地政府所制定的规划来确定,不同的阶段最好采用不同的预测办法。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农村负荷预测来说,负荷水平或负荷发展阶段的确定比负荷预测年结果更重要。

(2)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注意数据横向比较的重点。在农民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电力需求会和农民人均收入等个体指标有很高的关联度,当收入处于较高水平时,电力需求会和规划区内全社会一些整体的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更高。

(3)对农民生活用电估算时,要注意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同时可用与其它地区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较合理的预测结果。

(4)要注意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情况以及由此对农民生活用电所产生的影响。要特别关注优势产业。公共设施和人畜饮水工程的电力负荷需求。

3。规划原则的制定

要特别注意规划原则和规划区域的相适应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原则,下面列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原则。

(1)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应纳入各乡镇建设与改造的总体规划,成为各乡镇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应与当地规划部门密切合作,统一安排供电设施用地。

(2)电网网络接线力求简化。规范,主干网架要清晰可靠。有适应性。有利于电网的发展,新建的主干线。环网柜的土建应按规划要求设计,土建工程一次建成,电气设备分步建设。

(3)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但应通过试点,逐步慎重推广,确保中低压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器材及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的优质。节能。安全可靠的产品,优先使用免维修的产品。

(4)重点区域可实施10kV线路的环网化与绝缘化,其它区域可以根据条件先易后难,逐步推进10kV线路的环网化,提高供电可靠性。

(5)为提高主干线路的利用率,应积极发展10kV公用线路,严格限制专线建设,10kV专线应严格限于安装容量较大的用户及对安全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

4。网络结构的选择

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供电区域的10kV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城镇中压配电网络结构方式根据用电负荷重要性不同选用,一般选用手拉手模式供电,实现环网布置。开环运行,满足N-1安全准则要求。农村中压配电网络一般选用辐射网和手拉手结构,重要线路应装设和临近线路联络的联络开关。为提高供电可靠性,10kV环网线路应由2个高压变电站实现。当由2个高压变电站实现环网供电困难时,可由同一变电站的两段不同10kV母线来实现。三。设备选型

1。线路选型要求

中低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按长期规划(一般2安培/平方毫米)一次选定,导线正常运行宜以经济电流运行,事故或检修时宜控制在导线发热的安全电流内运行,中低压电网的导线规格不宜过多。

改造或新建架空线路一般仍可采用裸导线。下列情况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树线矛盾突出。导线离建筑物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难于保证安全运行(如多层住宅小区内)的线路,宜采用架空普通绝缘线。应根据电网需要和经济能力,从严控制电缆线路使用。

农村中压配电网架空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185―240mm2。农村低压配电网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70―95mm2,零线应与相线等截面,并多点重复接地。为进一步缩小线路施工。检修及事故停电范围,每条10kV线路宜设置若干分段开关,将线路分为3。4段。低压120mm2导线主要用于城镇地区,95mm2导线主要用于城镇和农村负荷密度较高地区,70mm2导线主要用于农村地区。

2。变压器选用原则及规划

为了减少低压线路的损耗,配电变压器宜采用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其容量选择以现有负荷为基础,适当留有裕度。

农村配电变压器宜选用杆架式和室内式2种形式。特殊地区因受场所限制无法建设配电室的,可选用杆架式;容量在315kVA以上宜选用室内式。农村综合变以自然村为主进行布点,1台农村综合变的供电范围以40―50户为宜,当一个自然村大于50户时应考虑增加布点,近期宜采用小容量。多布点原则,便于中远期扩容。

农村自然村分散性较大,个别区域户数较少且供电半径和电压质量难以满足要求时可进行单独布点,可选用50。80kVA小容量变压器。

四。小结及建议

其一,增加220kV及110kV变电站布点,为下级电网发展建立坚强的基础。

其二,避免变电容量重复建设,减少变压层次,应充分发挥220kV变电站的35kV容量,向35kV用户专变和现有的靠近220kV变电站的35kV系统变直供,对35kV用户专变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10km,负荷一般不超过20MW,对35kV系统变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8km,负荷一般不超过30MW。

其三,在充分发挥现有的35kV电网作用的同时,控制35kV电网的发展,不进行新的35kV公用变布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负荷的增长,部分35kV变电站就地或易地升压改建成110kV变电站。

其四,目前江都的城网能够满足负荷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城网正常建设的基础下,应增强对镇网及农网的建设。

其五,降低线路损耗,实践证明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线损都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利润。

其六,在电网建设项目中,政府应推出减免有关费用政策。例如道路赔偿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同时加大对规划中的变电所所址和线路走廊土地资源的控制力度。

论新农村建设之电网规划

论新农村建设之电网规划【306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171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