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4213字】

时间:2023-06-28 21:04来源:毕业论文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4213字】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

农村及土地制度改革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

农村及土地制度改革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分治政策导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基论文网本隔绝,要素流动渠道极其狭窄。巨大的工农剪刀差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发展几乎停滞。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经济才逐渐好转。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城乡联系的渠道尚没有完全打开,主要表现是土地等要素资源的流动缓慢,方向单一。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政策,对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流动,拓宽社会资本流向农村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城市要素资源向农村回流,通过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为当下重要课题。

一。井田“的源起

井田“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商朝,源于当时的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原有的井田制“无法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井田制随之瓦解。据文献记载,当时的井田制“是将每方里之地,划成井字形,即等分为九方,每方百亩,中为公田,余则分授八夫,各私百田,同养公田,不另纳税。成年受田,老死则还。此井田制之基本也。积井为邑,以至于同,俱有定制。①“

二。井田“研究的范畴

从概念上看,井田制“形制上的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四都为同的理想规划与霍华德的社会城市②“以及杜能③的孤立国都有十分微妙的相似之处。即将单个井“之外另设井“,四井为邑,以至于同;孤立国“则在距离城市中心第6层之外有另一孤立国“;田园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在农地之外另建新城,以至于多个田园城市累加扩展成社会城市“。因此,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在现代仍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如何遵循井田制“的启发,研究具有独特区域特色的井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所谓制“是体系,是制度的总称,本文所谓井田“并不是要分析古代井田制度,而是在现有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设想的一种建立于理想层面的新型农业生产理论形式,是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尝试。

现代田园城市框架下的新井田在田园布局采用旧井田“形态框架,而不涉及所有权等政治范畴。新井田是以井“字为框架,井“字中间是市政设施,周边建设庄园,主要建设高附加值农业。新井田布局有利于在形态上限定建设区界限,实现居住区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效融合,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同时,新井田为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社会治理结构创新提供了可能,促使中心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正向流动,最终实现农民富裕。

三。一个模型

井田“是致力于以规划和顶层设计为主的新型农村发展理念。

(一)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秉承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宗旨,创新城乡发展方式,构建依托新井田“和城市产业的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

1。科学定位

根据人口。土地。环境等因素,对每一个井田“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确定城镇化发展方向。设立试点井田“,在人才引进。金融资本引入。本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导等先行先试,打破城乡资源流动壁垒,拓宽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增大农业区容纳城市要素资源的承载空间。

2。市场主导

打造以市场主导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充分展现新井田“经营内涵,深入挖掘农产品。生态环境。生态服务“价值,以吸引城市人群的消费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宗旨,并通过制度创新,促使资源向经营能手集中,创造更高价值。

3。基层治理

应以保障村民共享发展红利为基本出发点,处理好村民与经营者在土地。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保障村民就业。生活。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二)新井田“模型

为说明新井田“模式,现以900亩地(不包括道路等设施用地)为单元,以井“字为框架,将土地分割成9田“,每田100亩。每田之间以绿道相关联,辅之以沟渠。电。通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中田为市政设施,可以建造新型农村社区。高档住宅以及商贸等业态。按照容积率为2。5估算,总建筑面积166675m2,按人均65m2的标准计算,可容纳人口约2564人。分为市政核心区。高端农业田。绿道和管道沟渠。

1。市政核心区

核心区以商场和居住为主,具体规划形式可采取圈层式结构布局,外围疏而中间密,保证外围高档住宅采光。另外,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也在规划之中,以停车。仓储为主。

2。高端农业区

高端农业区分布在市政核心区四周,共计8块,每块100亩。期间以绿道相隔。高端农业是以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主,主要针对城市人群。

3。绿色廊道

井田“绿道系统以井“字型框架设计修建,道路宽度设计为两车道,道路两边密植树木,高低搭配形成林荫绿墙。同时,绿道两侧按需设置地上。地下生态停车场。绿道连接各高端农业田和市政核心区,并与城市主干道相连。

4。地下管道沟渠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在井田“区的创新应用,建设闭合式的井田“生态循环处理系统,将给排水。雨水收集。电力。通讯。供热。燃气等市政管线纳入综合管沟之内,提升市政设施效率和品质。

(三)亟需解决的问题

以上新井田“是假定没有约束条件的规划构想。现实存在以下困难:

1。实施区域

市政核心区的选址可在农村原址之上或者重新占有耕地组织建设。在农村原址之上的,对原有村庄进行治理改造符合一般要求,节约耕地,但是需要大笔的拆迁和新建资金。如果在农田上重新选址,虽然会节省拆迁补偿资金,却可能导致耕地减少,居民原住区宅基地土地闲置的风险,形成新旧住区对峙格局,不利于新区发展。故本模型应在村原址基础上进行改造分析。

2。建设成本

市政核心区建设按照2500元/m2(不计算土地成本)的成本计算,总投资约4亿元,加上拆迁安置总投入约8亿元。即使按照周边800亩农田按照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产出(假定一般农田每亩产出为3000元,按照20倍于原产量计算)每亩产出可达6万元,800亩共计4800万元。粗略计算静态回收期约17年。高成本低回报的投资特点,导致企业无直接投资的积极性。

3。建设方式

新井田“投资成本较高,运营风险较大,采取多元化的开发运营模式可降低政府风险。一种方案是以政府引导和扶持的方式,在规划的基础上,利用民间资金进行有序开发;另一种方案是投资者持有井田市政核心区房产和周边高端农田的部分产权进行经营,但这样很难保障农民权益。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在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并协调各方利益。

四。对新井田“理论模型的思考

建设新井田“,有利于促使城市资本等要素资源向农村回流。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目前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刚刚开始实践,相关政策不完善。机构不健全。土地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较突出,为推进新井田“,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规划引导,出台扶持政策

统一规划。因新井田“建设有投资规模大。收益不好掌控等特点,应采取规划引领。村民自建。政府帮扶“的措施。鼓励村民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实现规划引导村民自主进行开发建设井田“,降低政府投入成本。制定新井田“建设扶持办法,细化对村民。社会资本参与新井田“建设的补助措施。程序以及标准等,明确管委会或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在新井田“建设中的具体职能。对于一般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新井田“内绿道。管线建设以及新井田“经营等公共设施方面,应有政府主导建设。

(二)明晰产权,城乡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土地确权后流转交易的条件。居民在享有土地资产的同时,能够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收入,为真正实现带着劳动力和土地两个资本进城奠定基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三)基层治理,构建特色城乡发展模式

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新井田“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成立的基层组织,作为新井田“建设。经营。收益的主体,对本级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监督等方面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共享城市建设发展红利。

(四)控制规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随着居民人口的不断增加,严格限制市政核心区规模的扩大,并以新的居民组织机构作为监督主体,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加。但可以在井田“外围,重新设置井田“,井田“之间彼此相连,以主干道贯通之,在适当地方可设置规模稍大井田“,作为其他井田“核心区,以此类推,形成规模连片田园优美小镇。

(五)统一运营,理顺经营体系

设立综合性经营公司。负责经营井田区旅游。休闲。购物。餐饮以及配套服务。负责协调区域的水系经营。重点镇经营。新井田“开发运营。三农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制作统一的标识体系和休闲礼品设计体系。从顶层首先制定一套标准的经营体系,清晰划分各部门的职能。通过机制创新,将土地的经营权流转于生产更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者手中,保障农业核心区日常运营和发展。制定措施,充分调动基层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此外,实施新井田“还需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城市要素怎么回流农村;二是市政核心区的设计和包装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三是新井田“经营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四是农民是否适应新井田“下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之,新井田“的实施必须是在政府引导。扶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新井田“的实现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提前做好新井田“的详细发展规划和顶层建筑设计。

注:

①摘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万国鼎,农史学家,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首届主任,终生致力于农史资料汇集和整理,农业古籍和农业历史的研究。

②霍华德认为,城市占地1000英亩,农业用地5000亩,人口32000人的所谓田园城市建成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将如何继续发展呢?霍华德认为,在离其乡村地带不远的地方建设另一座城市发展,因而新城镇也会有其自己的乡村地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个城市群,他把这个城市群成为社会城市“。

③杜能是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其孤立国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提出著名的杜能圈“,即由城市核心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6层同心圆结构。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4213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07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