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新形势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3105字】

时间:2023-06-17 08:58来源:毕业论文
新形势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3105字】

新形势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25-02

一。河南省旅


新形势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25-02

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成就

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省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500多家,旅游涉外。星级饭店30论文网0多家,旅游车船公司50余家,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5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余人,总就业人数近百万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

二。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2年,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产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整个旅游业发展可以说是一枝独秀。2012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6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7百分号。20。06百分号,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个和6个百分点。

2。旅游资源综合化。多样化。最新旅游资源普查显示,河南省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9802个,包含了国标中8个主类的全部,31个亚类的30个,155个基本类型的148个,并增加了4个新类型;另外资源价值高,有关专家鉴定审核我省资源优良率达40百分号以上。再者旅游资源呈L“形或C“形集中连片分布,呈现出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交相辉映。综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3。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河南相继完成了对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开封相国寺。龙亭等古老景点的改造。扩建和整修,还加大了对新景区。景点的开发力度。到2012年,全省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景区。景点近300家,日接待能力达20余万人,并通过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实现了城市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便利往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部类齐全。交通便利的旅游网络体系。

4。旅游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河南已建成城市公园266个,城市绿化率达30。9百分号,人均占有绿化面积7。1平方米,郑州。开封。洛阳等13个城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濮阳市已建成全国花园城市。

5。旅游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社会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各级政府在加大对旅游业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子,逐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民间资本纷纷进入旅游业,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八里沟。奕川滑雪场。西峡漂流等景区均因民间资本注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6。旅游关联产业蓬勃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一些地方旅游业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1。旅游产业化意识不强。旅游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多数景区只重视门票的收入。在当今的旅游产业中,门票收入仅占整体旅游产业收入的极小部分,世界上较先进的做法实施无障碍旅游,吸引游客和旅游要素向景区聚集,通过旅游要素流动产生的旅游消费及相关商品销售活动,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2。旅游产业化链条短。在己开发的大多数景区中,除景区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较为成熟外,旅游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饮食住宿。保健娱乐等关联产业尚处于兴起阶段。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及相关产业发展不协调,旅游产业结构尚处在初级产业化阶段,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

3。旅游产品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组织化水平低。河南省旅游产品虽然数量多,但深度挖掘不够,内涵信息的外部表达较简单,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尚未形成。旅游商品的情况亦大致如此。旅游企业也长期处在小。散。弱。差“状态,尤其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4。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僵化。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产权问题,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之间冲突,导致旅游开发无序竞争,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缺少合作沟通,产业链无法形成。景点开发各自为营。孤立作战,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5。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从空间上看,郑。汴。洛及其城郊开发最好,太行山以及伏牛山的旅游开发较好,而桐柏-大别山和豫东平原地区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各大区中景区开发建设也相对集中在少数热点地区。从行业上看,各地区均比较重视景区建设,而软件环境建设明显不足。

(三)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日益强大的区域经济实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河南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从1978年的59。5百分号降至2012年的33。6百分号,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从1979年的60。7百分号降至2012年的33。8百分号。说明河南城镇。农村居民在2012年已经走过小康,达到富裕水平。日益强大的区域经济实力,日益更新的消费观念,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周边的山东。安徽。河北。湖北。四川等不仅是全国的人口大省,而且也是全国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目前,居民平均年出游率为84。5百分号,河南及周边省市居民的平均年出游率不到60百分号,与发达国家。省区相比,发展潜力很大。

3。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人均GDP已达到6100美元,居民对旅游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旅游业打开了发展的空间。第三,国际。国内产业加速转移,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等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三。定量分析

(一)内环境IFE矩阵分析

内环境包括上面提到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在系统列举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内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利用IFE矩阵(InternalFactorEvaluationMatrix,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对河南省旅游业存在的关键内部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决定其对河南省旅游业影响的强度,以便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充分发挥本区内部优势和弥补本区内部劣势。

具体按以下步骤建立IFE矩阵:

第一,列出在内部环境分析过程中确认的内部因素;第二,赋予每个因素以权重,权重标志该因素对于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力大小,数值从0。00到1。00,权重越大,影响越大,优势和劣势所有权重值之和分别等于1。00。第三,按照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对所列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及专家和问卷调查的综合情况为各因素评分,范围为l-4分,4“代表反应很好,3“代表反应超过平均水平,2“代表反应为平均水平,而1“则代表反应很差,其中劣势因素记负分,其绝对值越大,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越大。第四,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它的评分,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第五,将所有优势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得到河南省旅游产业内部优势的总加权分合计,以同样的方法得到内部劣势的总加权分合计。第六,将优势和劣势的总加权分合计数相加,得到的代数和为总计数,如表1所示。

表1关键内部因素加权分数表(如上表)

由表1可知,构成优势的各要素总加权分数与构成劣势的各要素总加权分数之代数和为0。15,是一个正数,说明河南省旅游业内部优势大于本区内部劣势。

(二)外环境EFE矩阵分析

外环境包括上面提到的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在系统列举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外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利用EFE矩阵(ExternalFactorEvaluationMatrix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对河南省旅游产业面对的关键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决定其对河南省旅游业影响的强度,以便对河南省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有清楚的认识。建立EFE矩阵的步骤与IFE矩阵一样,本EFE矩阵中的权重和评分也是由同样的三方面因素综合而得。河南省旅游业的EFE矩阵分析如表2所示。

表2关键外部因素加权分数表

由表2可知,构成机遇的各要素总加权分数与构成挑战的各要素总加权分数之代数和为0。4,是一个正数,说明外环境机遇对河南省旅游业形成的影响大于外环境威胁对河南省旅游业形成的影响。

四。实施旅游精品带动战略,推动河南旅游跨越发展

根据以上SWOT定量方法对河南省旅游业内外环境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产业处于第I象限(如图1所示),该产业具有良好的外部机遇和有利的内部条件,可以采取增长型战略“来充分掌握环境提供的发展良机。

在增长型战略“战略的指导下,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和经济增长级理论,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再凭过去那种粗放经营型的观光产品,已不能有效占领市场份额,维持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因此,实施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已刻不容缓。

新形势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新形势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310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65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