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研究【5850字】

时间:2023-06-17 08:49来源:毕业论文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研究【5850字】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4。044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4-0117-04

[本刊网址论文网]http://www。hbxb。net

从本世纪开始,全域旅游的时代开始到来,使游客出游变得更容易,变得更方便。国家适时提出了全域旅游“的理念,符合旅游的发展,也是旅游发展的新趋势,而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对某个旅游地区的口碑开始显得重要起来,有一个良好的口碑,就需要坚持走文明旅游发展的道路,让旅游不仅成为旅游者的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更要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国家软实力的参照点之一。然而,越来越多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不断的通过各种媒体曝光出来,例如游客攀枝折花。骑在雕塑上拍照。在禁止拍照的地方大肆拍照。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景区垃圾成堆。少数游客翻越护栏逃避门票等等。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每到长假过后各大景区环卫工需要连续加班加点打扫景区各种垃圾,工人忙于维修各种被游客破坏了的旅游设施设备,景区景点颇为恼火和无奈。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游客井喷式增长不文明旅游现象大量存在,文明旅游常被忽视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13年国家旅游法的及时出台。同年国家法定假日高速公路免费等一系列的关乎老百姓旅游的政策出台,使得一到节假日,各大旅游景点游客人满为患,但是亿万公民的休闲需求在这几个时间节点集中释放,旅游景区。交通。食宿等旅游公品与服务的有序供给愈发紧张,引致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的景区数量和游客量猛增,仅5A级景区已经达到247家(截止2017年3月),去年入境游客量已经过亿1。38人次,入境游客量已经过1。22亿人次,特别是国内游客量高达44。4亿人次。然而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和众多不文明旅游现象十分不匹配,特别是一到小长假过后,打开电脑和电视,我们发现各大媒体经常报道的重点就是,不文明旅游现象,小到随地扔垃圾。吐痰,大到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涂鸦成风,比如2013年中国南京一男孩跟随父母到埃及旅游,在著名古迹神庙上刻下自己名字事件一时间引起全国轰?樱?甚至有国外媒体也都开始关注事件的发展。各地也有媒体报道很多山岳类景区垃圾清运工,经常利用绳索在悬崖峭壁上,冒着生命危险捡拾游客乱扔的垃圾。而早在2006年8月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就联合发布了公民不文明旅游的18种表现和20条建议,使更多人开始关注到文明旅游这个词。

现在的许多景区景点大多都是打造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方便了游客,随着人们旅游意识的增强,全家出游。周末自驾游。特别是少数驴友徒步游逐渐成为时尚旅游方式。另外因国家增加了国家法定假日,高速公路在法定假日免费的政策的影响下,同时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开始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一到节假日各大景区游客人山人海,甚至有网友抱怨旅游拍照找不到照单人照的时机。大多数景区游客承载量较小,造成景区压力很大,一方面景区希望更多游客到景区景点旅游,提高知名度,更是提高旅游收入;然而另一方面景区在遇到游客井喷“时,设施设备又不够用,管理不善导致美誉度下滑,此种现象甚至出现在很多知名景区中,最后导致游客量又因此减少。

笔者调研团队考察的湖北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就是一家以土家族文化为依托的国家4A级综合旅游景区,该景区在近几年发展中非常迅速,核心景区有购物大街。小吃街。儿童乐园。休闲草坪。女儿村花海。动物园等主要游览点。该景区对不文明旅游想了很多有力对策,但依然有一些不文明旅游现象存在,不文明旅游现象出现最多的就是小吃街,游客乱扔食品包装袋。一次性的碗筷等,虽然景区设置的垃圾人桶“。景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等宣传标语,但还是有游客视若不见。同时在热门景点女儿村花海购票处,游客插队现象也有时有发生,购票处同样有请排队购票“宣传牌被少数游客忽略。

(二)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方式单一,大多流于形式

旅游在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速,同时也比较脆弱。小到一个景点,大到一个景区,如果管理混乱,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将会严重影响其知名度。美誉度,尤其是目前旅游发展正处在的提档升级的关键期显得特别重要,各方对不文明旅游深恶痛绝,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旅游从业者都希望旅游业发展健康。稳定。可持续。实际上从上世纪初,就出台过各种文明旅游规定,但通过对一些旅游区的实际调研发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还是远远不够。

通过实践调研我们发现,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工作在各地旅游景区有大量开展,但依然不够,笔者所组织的调研团队在开展湖北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的实践中,志愿者经常遇到尴尬和无奈,比如在发放宣传单的时候,很多游客不屑一顾,甚至少数游客以为是公司推销广告,甚至有游客破口大骂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志愿者。在很多文明旅游做文明公民“。景区文明靠大家“等一些宣传牌下就有很多垃圾,与漂亮的风景极其不配,显得大煞风景。少数游客不愿意要宣传单,即使是再三说明,也只是随便一看便将宣传单丢弃,好一点的游客将宣传单丢到垃圾桶,也有极少数游客将宣传单都在地上,相反造成了景区新的垃圾。在调研队采访该景区负责文明旅游宣传的负责人时,也给出了同样的说法,景区有时也感到无能为力。(三)对不文明旅游处罚的法律法规制度缺乏,旅游目的地形象受损。

虽然在2013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旅游法,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但各旅游地区配套制度还不完善,细节问题还未落实做细,出现不文明旅游后,更多的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划了“。对不文明现象的处罚还未形成常态化管理。另外从国际旅游角度讲,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文明旅游和旅游文明,不仅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还可以提升一国的国际形象。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一)文明旅游宣传教育不够,立体式。全方位文明旅游宣传缺乏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基本上景区都有关于文明旅游的宣传的标语,但形式陈旧。语言不接地气,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现在处在一个旅游快速发展期,缺乏全方位。立体式的强有力宣传,不仅景区内不要宣传,政府。企业。社会都有义务参与到到文明旅游宣传的队伍中来。

(二)游客文明意识不强,部分游客不知如何正确旅游

景区游客承载力一般指一定时期内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总量,也称游客容量。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很多地区没有考虑所在景区的生态容量,所以经常出现国家法定假日“游客膨胀,多数关注的是接纳了多少游客,赢得了多少收入,较少关注对生态的破坏程度。当然也有部分景区制定出来劝返游客“制度,即当景区容量达到最高值的时候就要限客“,类似于很多免费博物馆免费不免票“,虽然是免门票景点,但是也要有序开展。游客也必须注意自己旅游中的言行。

(三)各地重硬件配置。轻软件管理现象存在,给不文明旅游提供了生存空间。

很多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实现短期的经济行为,不得不采用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立竿见影。一些旅行社在组团出游时,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民族禁忌以及有关规定和条文不宣传。不解释。“不文明旅游的现象经常发生。而一个地方的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的常态的可持续的。可喜的是很多地方以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了。另外,国家层面的旅游法2013年10月颁布实施了,但针对条文中的细化细节问题,还需要各相关部门落实。

三。解决全域旅游背景下文明旅游宣传教育问题的对策

‘文明’是从‘野蛮’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走向‘进步’的表现“而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搞好文明旅游势在必行。特别是在旅游事业发展的关键期,搞好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工作意义更加重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始步人快车道,国家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出处处是景点。全域是景区。人人是导游。人人树形象“的目标,各地旅游活动蓬勃开展,很多地区的旅游业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总也多次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因此,全社会都有义务维护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2015年4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42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б饧?,文件中明确指出,文明旅游重在宣传教育。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要树立好旅游地区良好口碑,维护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各种不文明旅游行为,特别是性质恶劣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必须有效遏制住。要组织建设好全域旅游区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工作,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要让传统单一式文明旅游宣传方式逐步转变为造血式“宣传,治标也治本,更需要方方面面旅游利益共同体的共同努力。

(一)积极引导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

1。企业。政府。社会积极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文明旅游宣传教育。

2。创新体制机制,奖罚并重,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意识。

长期以来,文明旅游没有引起游客的足够重视。认为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少数游客认为文明旅游是景区一方的的事情和游客无关,而大多数游客认为景区文明旅游氛围很重要,当然文明旅游也不能一蹴而就,其实景区也可以借鉴著名旅游目的地国――新加坡的经验,在旅游产业发展初期采用高昂的罚款来处理不文明旅游的现象,使不敢不文明氛围营造出来,再逐步将不敢不文明发展到不能不文明直至不想不文明的阶段,在旅游发展初期就下大力气抓好文明宣传,时间一长游客将文明旅游养成习惯,充分发挥游客主观能动性,自己管理自己,就是说景区必须一开始就重视文明旅游的奖罚,有的游客认为我老老实实的排队购票,而少数不文明的游客插队获得利益,给认真遵守纪律的游客当头一击。可喜的是很多景区开始设置奖罚制度,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比如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展垃圾换门票“活动,游客进入景区每人发一个垃圾袋,一方面倡导游客将垃圾放人其中,同时规定,只要在景区内捡拾垃圾一公斤以上的游客可以用垃圾换取景区实景表演门票(售价178元),这种方式也得到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争相报道。3。将文明旅游规范纳入旅游合同,扩大宣传渠道。

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吸引国家龙头企业参与开发,积极引导发展一批较大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企业。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相关人员的文明旅游意识。旅行社组团之前。将文明旅游写入旅游合同,规定相应处罚。同时各地旅游地区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企业微博。官方网站。旅游企业APP等,利用漫画。幽默短片宣传,增加宣传的趣味性,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地毯式“宣传。利用新媒体,制作大量的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文明旅游公益广告,提升游客文明旅游素质。将公民文明旅游公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号召广大游客做文明游客。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监管,树立规则意识。

1。完善景区设施设备。建立健全有实效的法律法规制度。

2017年1月29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一起老虎吃人事件,除了动物园管理疏忽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游客自己没有规则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时候堵不如疏“,游客往往都有巨大的好奇心,越强调不要乱写乱画游客越是想写,越危险的事情很多游客越想起尝试,越危险的地方越是游客拍照游玩的地方,也许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这种情况下设置科学合理的设施设备比强硬的规定显得似乎更为重要,比如为解决游客在景区特别是文物古迹上乱写乱画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修建涂鸦墙,专门让游客在上面留名“。还可以建设人性化且安全的观景台,解决游客为了看风景而不顾危险翻越栏杆的现象,让游客真正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一方面,长期以来很多游客有游客是上帝“。花钱买享受“等思想,到任何地方旅游都是把自己放在享受上帝“的位置,草坪乱踩。垃圾到处扔等现象到处存在。旅游景区往往也是为了吸引游客,没有及时制止。另外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少数游客反映景区垃圾桶设置要合理,有的地方很多垃圾桶,有的地方又没有垃圾桶,因此在景区设置设备的时候必须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健全相关的地区生态保护制度,制度是监管督查的依据,更是处理不文明现象的保证,多部门联合监督。为了发展旅游而破坏环境,做涸泽而渔的事情绝对不能干,不按制度约束自我的企业,这个时候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制约,旅游。工商。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规范其操作,保证制度的严肃性。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发挥监管职责,建立旅游黑名单“。红名单“。

对于极少数游客恶意破坏旅游设施。破坏重要文物古迹等现象,要坚决的遏制住。可以尝试机动车驾驶证“扣分模式,对于一次性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扣完分数的游客,进入黑名单“严厉处罚,建立全国景区联网文明旅游诚信系统,共享联网信息。可喜的是一些景区已启动该项数据库的创建。

总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更新文明旅游发展理念,推动各旅游地区文明旅游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实现国家旅游发展不仅上台阶更要上水平,不仅量上上台阶,更重的的是旅游发展质量有保证上水平,使旅游发展与文明旅游同步发展,物质和精神两手都要不懈抓,倡导建立游客与景区景点和谐共存的理念,也为全域旅游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为旅游事业发展营造更优环境,为国际形象添砖加瓦。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研究【5850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40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