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3827字】

时间:2023-06-15 20:25来源:毕业论文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3827字】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民俗旅游,旅游产业的发展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民俗旅游,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论述了民俗文化的内涵。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最后就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论文网p>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平文。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西民族研究,2009(97)。

[2]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12(896)。

[3]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4]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12(893)。

[5]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6]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7]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2)。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3827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08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