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浅析红色旅游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當代价值【4477字】

时间:2023-06-15 20:24来源:毕业论文
浅析红色旅游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當代价值【4477字】

浅析红色旅游对推进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一。当前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一)传统的主义理论宣传普及辐射面狭窄


浅析红色旅游对推进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一。当前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一)传统的主义理论宣传普及辐射面狭窄

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或者培训进行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这样就导致受教育群体基本局限在党员干部和学生范围内。主义大众化的客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论文网人民群众存在的范围广泛,并且拥有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人格特征。因此,局限于课堂和培训的主义教育必然不能辐射范围广泛的大众群体,局限于党员和学生等群体的宣传必然很难让其他群体产生共鸣和认同。此外,人民群众是主义大众化客体的同时,又是推动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当客体认知并认同理论的时候,就会完成由客体向主体的转化。因此传统的理论宣传普及所形成的辐射面狭窄困境必然导致传播主体不足的问题。

(二)传统的单向灌输式使受众对理论的接受被动消极

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主义大众化的客体,是具有独立思想及情感的,不可能完全接受和认同被动的灌输式教育。想要大众积极消化理论。接受教育,必须让人民群众在深刻了解理论内涵,并从情感上认同理论价值。传统的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所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手段,虽说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并未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长此以往必然造成一些人对主义产生消极的抵抗情绪。

(三)抽象的理论宣传使大众感到空洞虚渺

在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主义理论并没有真正为大众所掌握及运用,究其根源是由于传播的理论内容过于学术化。空泛化,没有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没有转化成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内容。主义如果不能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生活实践。不能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面临的具体问题,就会成为空泛的。枯燥的说教,如此,更无法谈及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及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指出主义大众化要: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因此,要使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必须实现精英式理论到大众话语的转换,必须实现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二。发展红色旅游为主义大众化提供新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为强烈。人们既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旅游的核心和灵魂则是文化,旅游可以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特别是红色旅游,能使旅游者在游玩和审美过程中获得知识。升华民族意识。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国务院关于旅游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据统计,2013年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86亿人次,同比增长百分之17。3,在纪念场馆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1985。6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19。1。就旅游资源方面,到2013年底,全国红色旅游景区达到4A级以上103个,其中5A级14个,接待人次超过100万的有82个。据报道,2014年国庆期间,仅四川省的27个红色旅游景区就接待游客107。56万人,累计实现门票收入1974。72万元;陕西接待游客3288万人次,红色旅游成其亮点;赣州市红色旅游接待人数93。44万人次,同比增长33。42百分号;红色旅游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32。37百分号,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无疑可以为中国主义的大众化提供新契机。

三。红色旅游为中国主义的大众化提供新契机

(一)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为主义大众化拓宽了受教群体的范围

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或者培训进行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这样就导致受教育群体太过局限。而旅游活动是全民参与的活动形式,无论旅游者来自哪个行业。受过何等教育。年龄高低都可以参与其中,这就极大的拓宽了受教育的客体范围。

(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史料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红色旅游资源中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遗址。每一个事件。每一位先烈。每一种精神,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展示着中国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光辉历史。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工作重心由农村转为城市“,每一处红色资源,每一条道路的抉择,都展现了中国党执政的合法性,都展现了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只有置身其中,直观地了解中国党领导人民在GM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的历史,才能深刻理解主义理论的GM性和科学性,才能自觉将其作为指导自身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红色旅游的寓教于旅游功能极大地提升了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从旅游活动的过程来看,红色旅游是一种具有很强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形式。人们通过体验红色旅游活动,可以亲身接受到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此外,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娱乐性特点,可以让大众在游中学,学中游“,为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隐性普及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及心理存在自身免疫“效应,即当外界思想进人人的头脑时,人自身的原有思想会形成一个防护层,抵制外来思想。因此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来推动主义大众化,用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方式进行理论传播,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特征,能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效提升大众对主义理论的认知和认同。(四)红色旅游的生动讲解为主义大众化建构了通俗的传播途径

要使主义理论真正为大众所认同,必须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体化。

列宁直接用一个公式,简洁而直观地强调了通俗化的重要性:最高限度的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可见,主义要掌握群众,必须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生活实践。通过红色旅游,使得主义大众化实现了语言的通俗化和形式的多样化。

(五)红色旅游的指导思想为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红色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必须突出强调其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刘云山强调:发展红色旅游,用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启示人,用党的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鼓舞人,有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决心。“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支配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本质体现。红色旅游资源再现了中国党人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人民幸福的价值观及其伟大实践。在参与红色旅游的过程中,游客能够深化爱国情感,学习红色精神。当游客真正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游客心中,就能形成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和群众意识的良好氛围,进而实现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四。发展红色旅游对实现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路径

(一)加强对红色旅游的监管和审核,确保红色旅游社会效益的实现

要确保红色旅游始终成为凝魂聚气的民心工程,就必须始终遵循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和壮大,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红色旅游完成了市场化转型。这就使得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例如一些旅游景区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大搞商业开发,不仅违背了红色旅游发展的原则,更破坏了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尹卫国在红色旅游不要变了味一文指出:红色旅游的本质与灵魂有三贵“,即贵在苦。贵在真。贵在教。红色旅游是出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建设的目的来打造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首要做到保护红色资源的原汁原味,让游客了解到GM前辈吃苦受难。艰苦救国的伟大实际,接受GM传统教育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

(二)挖掘和升华红色旅游资源的中国化主义理论内涵及价值

挖掘和升华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理论内涵及价值,是发展红色旅游进而推动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当前红色旅游的发展虽然已经有所成绩,但仍存在产品开发单一和雷同的问题。红色旅游的开发及讲解基本都是历史史实的简要介绍,或者是爱国主义GM精神的宣扬,忽视了红色旅游资源本身所蕴含的深刻理论价值。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不仅仅能使资源蕴含的理论内容普及给广大人民群众,而且也是解决红色旅游产品单一雷同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在牢牢把握爱国主义和GM传统教育的主题的同时,深刻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理论内涵及价值,让群众能在游的过程中掌握理论,并将其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增强红色旅游的规划者和开发者对中国化主义的普及意识

增强红色旅游的规划者和开发者对中国化主义普及意识必然是当今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规划者和开发者只有增强普及主义的意识,才能在其规划和开发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其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旅游规划开发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当规划开发者具备了强烈的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主义普及意识和责任感,才能在规划开发过程中挖掘出红色旅游资源的理论内涵及其价值,才能在开发的同时实现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并平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好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关系,确保红色旅游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四)加强对红色旅游讲解人员的培训,建设高素质的理论传播队伍

高素质的主义理论传播队伍,是实现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红色旅游活动中,讲解人员是传播理论的主体。红色旅游讲解人员普遍不具备主义的相关知识,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够成为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当前红色旅游的讲解,大多停留在历史遗迹和人物事迹的简要介绍上,甚至有一些讲解人员为了吸引游客,虚构历史。歪曲事实,这样不仅有损红色旅游的尊严,而且对大众产生了误导。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理论传播队伍,不仅仅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更是推动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一方面宣传。文化。旅游。文物等部门要组织编写高质量的红色旅游培训教材,要加强对解说词。导游词的审核把关,杜绝编造野史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讲解人员的培训,丰富其党史知识,提高其理论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解说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真实内容和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高尚情操。这样就能确保讲解人员解说的真实性。权威性。此外,要加强讲解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在讲解过程中不仅将理论知识普及到大众,而且能让大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认知发生的内在动力则是情感。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在群众对主义理论接受。吸收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主义大众化不仅是认识理论的过程,更是情感介入的过程。因此,声情并茂的生动讲解能够有效提升群众情感认同,能使人民群众的认知与情感达到协调统一和良性循环,能让大众主动将理论认识转化为一种政治信仰,积极地。自发地变为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进而积极投身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当中。

浅析红色旅游对推进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浅析红色旅游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當代价值【4477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05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