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浅析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3945字】

时间:2023-06-15 20:23来源:毕业论文
浅析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3945字】

浅析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0。13939/j。cnki。zgsc。2015。28。294

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土上分


浅析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0。13939/j。cnki。zgsc。2015。28。294

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土上分布着55个少数民族,几乎找不到一处民族文化相同的地域,每个民族文化都有着各自独有的特色,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地域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在旅游论文网开发与发展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从而在旅游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与社会风俗习惯,例如,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绘画雕像。建筑。民族工艺。服装。饮食。传说故事。音乐舞蹈。节日以及宗教信仰等,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无不是对浓郁民族风格的彰显。在旅游发展中,这些富有民族情趣与地域情调的活动,成为人文旅游的一大特色,对旅游者起到强烈的吸引力。

国外民族旅游(EthnicTourism)又被称为土著。原住民旅游(AboriginalTourismorIndigenousTourism)(杨?N,王晓云,冯学钢,2008),民族旅游研究大致分为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起步阶段。21世纪初的发展阶段两个阶段。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及民族权力问题上,最早有关民族旅游的研究是1977年PaulL。Aspelin的TheAnthropologicalAnalysisofTourism:IndirectTourismandPoliticalEconomyintheCaseoftheMamaindeofMatoGrosso,Brazil文章将人类学与旅游结合起来分析,以及ValeneL。Smith(1977)的东道主与游客(HostsandGuests)。国内,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民族文化的形成建立在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性基础之上,在服饰。饮食。建筑。宗教等文化方面具有强烈的可视性,是对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习惯的写照,具有特点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境界,以异域或异族文化吸引着游客。

通过开展民族旅游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旅游中,游客通过对异族文化的接触了解,在本我与自我的对比中,对本民族文化和异民族文化采用分析态度认识,促进本民族文化学习和吸取更丰富的营养健康发展[1]。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中,应当对民族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与保护,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

民族文化独有的特色资源促使其在旅游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各具特色的民族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建筑方面

对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形式的展现,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建筑形式多样,例如客家族的围屋,是齐心凝聚共同抵御外来的表现;傣族的竹楼。滇西摩梭人的木楞房。土掌房。四合院。白族的三坊一照壁“等结合当地物产特色与气候特征就地取材,凝聚了各民族勤劳和智慧。

1。2艺术方面

各个民族中的艺术,对促进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推动城市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岩画。陶器等上体现出惊人的原始社会艺术。另外,各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碑刻艺术。佛教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陶瓷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民间手工艺术。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1。3饮食方面

对于旅游业来说,饮食文化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民族资源,当前中国具有十二大菜系,每个菜系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旅游中可以让游客通过饮食文化切实感受到当地区域文化的内在魅力。

1。4节庆方面

中国众多民族中,自古至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节日庆典。例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篝火节等,独特的节日庆典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2]。

1。5历史源流方面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各民族每个朝代都有名人。典故,长期以来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特有的旅游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2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容的。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规模的扩大与发展,旅游业兼有产业与事业双重性质,且以服务全面为目的,不仅是一项经济产业,而且也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将旅游作为了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渠道。这也标志着中国旅游性质发生变化,其文化功能越来越重要。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创共进的关系。

民族文化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旅游依托着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由此可见,旅游中的产品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中,各个要素要体现出对民族文化的应用。关于旅游产品的品质,反映了开发者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旅游发展中,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才能让旅游产品更具生命力。例如歌舞剧云南映像等,这些都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理解与发掘创作出的典型旅游产品。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也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3]。

开发利用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民族文化受外部因素影响大,但是对其发展构成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内部。外部与内部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由此,绝对的封闭禁锢,并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因此必须在旅游发展中的开发利用来保护与传承。通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让民众清晰地意识到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自觉的投入到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当然,在旅游中,人员流动与消费经济会对当地民众的生活。观念行为产生影响,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民族文化。但是在旅游发展中,学会科学利用民族文化,正确认识。引导民众,也可以实现在旅游发展中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3如何在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民族文化

旅游业的成功开发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3。1选准突破亮点,以点带动周边区域资源的发展

选准旅游区域的亮点,实施集中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开发总结出的经验。当前,一些民族的旅游业处于温冷不热的发展状态,除一些共性困扰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准确的突破口,不能够集中用力解决问题。在区域亮点的选择中,要综合考虑交通条件。资源品位特色。开发难度。区域经济带动等。不仅要考虑民族文化的沉淀与积累,还要考虑当地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等。总之,通过一个亮点的突破,实现对一个区域的综合带动[4]。

3。2建立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

对于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建立一个宏观层面的发展思路指导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起点首先表现在策划。设计方面,其次是具体的开发,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配套和管理设施。新思路则指的是发展模式。策划理念等,并不是过于具体的方面。以往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乱开乱挖。乱建乱造等现象,同时对民族文化的误解,使得旅游落入俗套,不断重复老路子,从而带来惨痛的教训。总之,只有建立高起点。新思路,才能够促进旅游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3。3突出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

在旅游发展中,突出民族文化资源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也是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中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首先,表现形式,在国内外旅游发展中,民俗村。民族园等是旅游较为常用的形式,以现实中的村落作为基础,将民族文化各方面进行浓缩,例如韩国济州岛。西双版纳的傣族园等;其次,将民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这种现象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中较为普遍,通常与山水风光类产品相结合,不过多数情况下开发深度不够,形式较为单一,多数只是一些点缀,在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产品能与山水风光并列的少之又少;最后,进行深度发掘,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这三种形式,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民族文化深入的挖掘与利用,满足民族文化产品市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特色。表现品位以及吸引力等不得忽视[5]。

3。4认真创办民族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机会与场合,它们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以及广泛的群众参与等作为基础。因为受到媒体的关注。外地旅人的积极参与,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还是成为促进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节庆活动的成功,核心就是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保护,在民族节庆活动的创办中,我们不能强行在活动中附加现代化的元素。同时,加强民族节庆与旅游业的结合,以丰富的活动,吸引游客的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后,节庆活动也应当实现群众自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促使政府部门逐步退出。

3。5大力营造民族文化氛围

切实保护民族文化,不仅是以开发利用为基础,前提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发展中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其实也是对典型与精粹文化的开发,通过挖掘和利用其中具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符号,在产品与服务中增加文化内涵,如日常生产。生活。节庆风俗等,开放性的民族文化环境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环境。

3。6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办,通常存在地域间。民族间以及竞争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旅游市场具有统一性,以及旅游客源流动的关联性等,使得我们无法关起门来开发和发展旅游业,更不能够单方面的考虑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当前,关于各个民族。各地区之间,如何加强彼此之间的联合协作,在这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例如,在一些省区中,省内航线可以互飞的情况很少,而且价格要偏高;在一些旅游景区,还推行具有强制特色的A线B线,或者在交通工具的发车时间上,有意延长时间,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有的对于两个地区之间相邻的景点的道路连接并不积极;有些旅游地区甚至对导游车辆进入设置不同的障碍;或者通过别的途径限制外地企业在当地的经营等。这些现象并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甚至还限制和阻碍了其发展。对此,应当彻底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将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当地旅游产品吸引力之上。

综上可见,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科学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互为依托和互相促进,才能最终将民族文化的优厚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实现小康生活做出贡献。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表现,具体阐释了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此,我们还为旅游业的开发中利用以往成功经验开发民族文化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具体的对策。最终在实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并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价值。

浅析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浅析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394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03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