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美育导论【4190字】

时间:2023-06-14 21:24来源:毕业论文
旅游美育导论【4190字】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美育之分支已有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文学美育。音乐美育。美术美育。体育美育等。窃以为今日实有标举旅游美育之必要。这是旅游在中国。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美育之分支已有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文学美育。音乐美育。美术美育。体育美育等。窃以为今日实有标举旅游美育之必要。这是旅游在中国。在世界上日益重要的地位和广泛。深入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业在世界上勃兴。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持续保持和现代科技的猛进,战论文网后的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使得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增长,国民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也因之增多;同时,由于现代化大生产及社会斗争。推进等原因,可供国民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加之交通条件现代化。这三大基本原因,使得旅游业兴旺发达,成为朝阳产业。发展至90年代,旅游已与石油。汽车业鼎足而立,成为世界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演进。面对充裕的金钱。时间,文化素养高的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乃以旅游为仅次于生存需求的人生第二需求。旅游业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_70年代末才进入正轨;但因改革开放之势,短短十年来,它得以飞速发展,如今已成三大创汇途径之一,成为第三产业中之重点产业。仅1992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便达380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为400余万,旅游外汇收入达39.5亿美元。1993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达4152万人次,其中外国人约450万,旅游创汇达46.83亿美元,占全国非贸易外汇收入的30.63%。1992年国内旅游人次达3.3亿,回笼货币250亿元。1993年国内旅游人次达4.1亿人次;1994年可达4.5亿人次。不久前,国务院下文要求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业,故国内旅游业将再上一个台阶。旅游的地位。作用。影响既如此,对今日中国来说,旅游美育之标举。研究。力行,实为要务。

何谓旅游美育?旅游美育即通过旅游活动进行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在旅游进程中产生。完成的美感教育。旅游美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美育,其目的。任务是培养。提高旅游主体_旅游者对现实世界(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世界的美的感知。鉴赏。创造,陶冶人格修养,丰富生活趣味,促进身心健康,升华道德情操。广义的旅游美育,则不仅对旅游主体而言,其对象推广为一切与旅游相关的人,如:旅游媒体从业人员。旅游客体中的人们。本文谈的是狭义旅游美育。

由于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所以,人们每将旅游客体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别。对旅游主体进行美育的基础,是旅游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自然本身是个纷繁的大千世界,产生美育作用的自然美是五彩缤纷的。本文姑将其拟为六个方面: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内美。

形象美包罗万象,在旅游审美中占第一把交椅。不论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依中国自然景观审美传统,形象美大体有雄美。秀美。险美。奇美。幽美。旷美等类型。雄美一般是就形体与气势而言。凡形体高大雄伟。气势豪壮磅礴者,皆谓雄美。雄伟的高山,喷薄的日出,参天的古树,凌云的雄鹰,无不给人雄壮的美感。雄美为阳刚,秀美为阴柔。杏花春雨江南“的江南风光。清秀而妩媚的桂林山水,均堪称秀美的典型。险峻的瞿塘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辽宁千山五佛顶,都是险美的代表。奇美在于形象之非同一般,变化多端,离奇怪异,出人意表。典型的奇山异水,有大西南之岩溶地貌,青藏高原神奇的湖泊,台湾。海南等沿海地区之海蚀柱。海蚀崖。海滩等。奇美之天象景观,人尽皆知的有佛光。海市蜃楼。号称世界奇观的云南纳西县万朵花“茶花。山东邹县孟庙内柏抱槐“,是植物界奇美之典型。幽美之最负盛名者,历来首举青城天下幽“之四川青城山。东北幽深的镜泊湖景区,清幽的长白山天池,幽雅的大连海滨浴场,雁荡山清幽的灵岩,台湾花莲的鲁阁幽峡,无不是幽美景致的代表。与形成幽美的视域条件(较窄)相反,形成旷美须得辽阔。高远的视域。旷美的载体是大平原。大草原。大海。大湖。大河,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大草原,洞庭天下旷“的八百里洞庭湖等。

色彩美是大自然的杰作。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碧海。金沙。霜林。雪原。美草。百果。黄土地。红高粱。似锦繁花。五彩云霞。镶金的落晖。镀银的月华……大自然是绘就色彩美的最伟大的画师。

形态美可分动态美与静态美两大类。动态美表现在流水。瀑布。海涛。潮汐。浮云。飘烟。流星。飞禽。走兽。游鱼等等。静态美是相对于动态美而言的,主要表现于山。石。树。花草。止水等。此外,尚有微动态,如涟漪之美即属此。

声音美无处不在。拍岸的惊涛,叮咚的山泉,淙淙的溪涧,哗哗的瀑布,苍莽的松涛,断肠的猿啼,雄壮的狮吼,呦呦的鹿鸣,婉啭的莺歌,呢喃的燕语,唧唧的秋虫,乃至雨打芭蕉。露滴清荷。风送秋叶……,无不表现出天籁之美。

嗅觉美之最典型。最普遍者,是花香之美。唐皮日休咏牡丹之香是独占人间第一香“(牡丹),宋林逋为梅花的香气写下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千古名句。植物之香不惟花,叶亦香。元叶梅峤既赏荷花之香,又重荷叶之香:未花叶自香,既花香更别。“(荷花辞)茶叶的香味,已被世界上十多亿人认同,中国人更视茶为国饮“。唐刘禹锡称赞茶叶的香气是芳越椒兰“(代武中丞谢新茶表)。水果。稻菽。海风……,大千世界给人以嗅觉之美者多多,就连泥土也有其芬芳,俗语常说的清新的泥土气息“正属此。

内美。传统审美观的比德“说,即属本文所指的内美。比德“,就是把自然物象比附人之道德,使自然物象人化“为赋有伦理价值的意象。观赏松柏而思人之气节,二千多年前孔子便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赞空谷幽兰之孤高:芝兰之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清郑板桥赞竹。石,乃是发掘其内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方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宋王淇赞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梅)至于陶渊明祝菊为高标的隐士,周敦颐喻莲为花中君子,更是人尽皆知。

产生旅游美育作用的人文美,亦可大致分为六大类:文物古迹之美。建筑景观之美。园林艺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饮食之美。文学艺术与工艺美术之美。

文物古迹美大而至万里长城。龙门石窟。秦始皇陵……,小而至仰韶彩陶。殷墟酒尊。武威铜马(中国旅游标志)……。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广袤一千万平方公里,堪称世界文物古迹魁首。

建筑景观美,从性质上看,有造型美。气势美等不同类型;从时间上看,有古典美。时代美。建筑的造型美容易为人所认识,气势美则须作更深层次的把悟。如厦门集美海堤,硬是用花岗岩石从海中砌成,火车道。汽车道。人行道并列,全长五千多米,宛如跨海凌波的水上长城,气势雄壮而灵动。就中国而言,古建筑一般具有端庄。稳重的古典美;而新建筑则焕发着浓烈的时代美。如1993年建成通车的上海杨浦大桥,这座最新式的。世界最大的斜拉桥之成为上海一大人文旅游景观,不在其交通功能,而在其独领风骚的时代美。

全世界著名园林虽各具个性,但主要艺术风范只有两种:一为欧陆式,一为中国式。欧陆式为几何规则式,中国式为自然山水式。二者形式迥异,审美情趣亦迥异。中国园林讲究诗情画意,从崇尚自然山水到追求写意山水。中国园林之美多多,最本质者在于含蓄美。游人置身园林,时闻弦外之音;游毕而归,每有不尽之意。

探究民俗风情已成为近年世界各地旅游热点“。它之所以成为热点“,在于其具有独特之美。民俗风情之美的独特性,源于民族的或地域的差异性。因这种差异性而形成的吸引力,对旅游者来说便会产生一种美感。这种异于旅游者本地风光“的民俗风情,对以猎奇为旅游动机的旅游者来说,更是以之为美。从本质上说,民俗风情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长期沿袭的群体性共有行为方式。它的涵盖面很广泛,遍及每个家庭。民俗风情美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饮食美具有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多重美学属性。现代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食。住。行。游。购。娱。可见,食“之于旅游业之重要。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最能吸引海外游客的是三大优势: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美食。中国饮食文化堪称世界饮食文化之绝。

孙中山先生在其宏著建国方略中指出: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调一道,法国为世界之冠;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饮食给予人的美感,不仅仅是生理科学上的味觉的美感。中国饮食之美,除味觉美之外,尚有嗅觉美。视觉美。譬如中国菜肴,八大菜系均讲究色。香。味。形,富有艺术性,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文学艺术。工艺美术给人的美感,从生理科学上看,有听觉美(音乐)。意觉美(文学)。视觉美(绘画。雕塑)等;从美学属性上看,纯粹是艺术美。举凡历史悠久或知名度大的自然景观,往往有优美的神话。传说与之相伴。例如:新疆天山博格达峰之天池,是著名旅游胜地,又称瑶池,有周穆王与西王母宴乐于此的传说。人文景观更是如此。例如:安徽合肥包公祠是当地名胜。祠前之包河,盛产无丝莲藕,其无丝乃是因包公铁面无私(丝)之故。不论自然景观抑人文景观,每有集书法。诗词。哲理。雕刻于一体的楹联。碑刻。匾额。神话。传说。故事。楹联。雕塑等等成为旅游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旅游者平添想象力。诗画美。梦幻美。

旅游美育就是凭借上述自然美。人文美来完成的。

旅游美育的核心是通过旅游进程中所见所历的自然美。人文美来培养。提高旅游主体的审美力。从本质上看,审美力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情感判断力。对旅游美育来说,这种审美力分别表现为旅游审美感知力。旅游审美联想力。旅游审美想象力。

旅游者一开始其旅游进程,便进入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第一步便是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所凭借的工具是人类感受外界事物的五种感官_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产生五种感觉:视。听。嗅。味。触。

对旅游者来说,审美感知最普遍。最重要的范畴是视觉范畴。

泰山海拔1545米,绝对高度并不高,但因其地处华北大平原东端,故相对高度大;又因总面积有426平方公里,山体庞大,故远望泰山高大雄伟,予游人以雄峻之感。与雄美的美育效果相近的是险美。山西浑源悬空寺。华山鹞子翻身“险径等均给人以惊险之感。雄美。险美的美育作用,在于使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形象。形态。气势。氛围的雄壮。博大。惊险。热烈。威武而产生仰慕。敬畏。紧张。惊恐。痛快。豪迈。狂喜等生理。心理上的反应,最终的美感体验是:摒弃了怯懦。悲观,荡涤了委靡。猥琐,增加了豪情,平添了勇气,热爱生活,立志奋进,拼搏人生,积极追求,自强不息。

[1][2]下一页

旅游美育导论【4190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92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