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3013字】

时间:2023-06-13 21:42来源:毕业论文
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3013字】

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丰富多彩的旅


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把握其文化属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旅游事业振兴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首先必须明确文化的涵义。论文网文化“一词在出现较早,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仍然见仁见智,但有三点应当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其二,文化能影响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旅游,顾名思义,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通常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有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与旅游活动有关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成为万世师表;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写成史记名著;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地理学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本来熟读经书,茫然于外部世界。但当康有为从广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游历,看到西人治国有术,则激起变法之决心;谭嗣同游览各地,体察民情苦难。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标本,认为天地都在变,社会也应当随时而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游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脑。互联网,信息来源与古人相比,其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代替不了人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外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有65百分号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可以断言,旅游是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

既然,文化旅游是现代社会旅游主体,或者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形成文化旅游的物质条件,即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应当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业来说,能否快速发展。繁荣兴旺,主要取决于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具有价值。总的来说,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GM纪念地。名人遗迹为主的人文资源,均是旅游资源。除了自然风光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都以文化为主体。也就是说,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如古战场遗址。古城墙。古庙寺塔等。以山西平遥为例,虽然只是一个4。2万人口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却是全国保护最完整的古县城。1997年底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黄金周“期间,曾有每日游客突破五万人次的记录。

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属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美感。快感和愉悦感。人们把自己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把人的躯体和意念融入自然之中,使人也具有自然本性。许多人文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意念的产物。如苏轼写的赤壁怀古,所称三国周郎赤壁“。他当然没有见到周郎“,但想象到周瑜当年的英姿,感叹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旅游的文化,它使人受益匪浅。人们通过观光活动,可以得到新的知识,许多书本上不曾记载的知识,烙在游人的脑海里。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不同。人文景观千差万别。各具形态,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人们离开居住地,前来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同其他物质资源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它的观赏性。众所周知,不论旅游者的动机如何,也不论旅游地在何处,观赏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旅游资源只有具备观赏性才能吸引游客,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大。如万里长城。桂林山水,古朴典雅的文物古迹,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甚至土特产。旅游商品,也无不具有观赏价值。观赏性是一种文化特征,也显示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才具备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旅游资源的价值是通过观赏来实现的。观赏性越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越大。同时,旅游资源具有地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上。所谓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也都能显示出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由于旅游资源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发生。发展的,其空间分布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由此可见,地域性旅游资源划分的标准,其中的文化属性为主要因素。

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构成了城市旅游的主体。有许多优秀旅游城市,基本上以历史文化名城著称,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在这些城市的资源中,地面和地下保存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文物。建筑。遗址,再加之优美的环境。的历史文化名城分为六类,即古都。纪念名人名城。园林。文化城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重要港口和手工艺中心城市。不言而喻,对一座旅游城市而言,注重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光非常重要,但同时要大力挖掘其中的文化载体。比如桂林,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到了这里不去看山中的水,水中的山,那就不算到了桂林。但桂林既然这么好的山水,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名人。诗人。政治家。文学家等前来,他们的足迹,他们的诗词赋画,桂林的民族风情。游人至此,亲身体味前人描述,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心中顿生无限的惬意。还有,靖江王陵。阳朔古街。恭城孔庙,这些都是桂林的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编导的印象:刘三姐,将桂林的山。水。人。景。情融为一体,不禁让人想起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精灵腾踔有万千,彼此游戏相爱怜“。这种宏伟。壮观。几近完美的文化场景,让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为桂林旅游增添更加迷人的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融入山水之间,构成天人和谐。当我们登山涉水,旅游其间时,会处处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有京派文化。海派文化。湖湘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而这一切恰恰是突出旅游重点,形成旅游特色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文化属性是旅游资源的实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无疑是推动旅游业走向兴旺的关键。

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

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3013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7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