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吉林全域旅游发展方向选择【3475字】

时间:2023-06-13 21:21来源:毕业论文
吉林全域旅游发展方向选择【3475字】

吉林全域旅游发展方向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6)06-0094-03

[作


吉林全域旅游发展方向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6)06-0094-03

[作者简介]崔莹(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管理

一。吉林旅游产业发展困境论文网>

目前,吉林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遇到一些困境,经济增长缓慢,人才流失严重,财富不断外移,传统优势产业下滑的同时,资源型产业也下降。以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突破口,激发老工业基地的活力,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从近年来总体发展态势来看,吉林旅游产业正面临最佳发展机遇。2015年,吉林旅游收入达到了2315亿元,增长25。36百分号;接待14131万人次,增长16。39百分号,确立了旅游产业的支柱地位。旅游产品功能趋向综合性发展,旅游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吉林旅游产业也仍存在诸多痛点。

1。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吉林旅游产业仍主要依赖自然景观资源,产业化程度低。旅游产品供给不合理,难以满足新需求。如长白山每到公共假日,无不人满为患,而游览形式依然是短途观光。对于长白山这样一个能够满足生态。度假。养生。文化等多种形态旅游形式的世界级优秀旅游资源来说,产品形态缺乏深度设计,亟需升级创新。

2。时空差异大,产品结构不合理。受到气候。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吉林旅游活动显得非常不均衡。目前仍处于一种白天观景,晚上睡觉“的状态,夜间活动设计不足,缺乏能延长旅游时间。扩展旅游活动空间及深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在旅游季节方面,吉林也有着明显的淡旺季区分,每年的3月到6月之间处在青黄不接状态,冰雪已化,植物未生,几乎没有旅游产品可以提供,缺乏有创意的节庆活动。文化艺术创意活动,半年闲“成为产业发展痛点。

3。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种类有限。吉林目前旅游产品仍处在大众低端消费的初级水平,难以应对新时期的新需求。以温泉产品为例,温泉产品开发处于洗浴“阶段;客源市场主要为省内游客及周边市场,并未拓展国内甚至国际市场;温泉资源开发规划不合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甚至环境污染。吉林的旅游住宿产品,同质化同样严重。对于新的主题酒店产品。民宿产品等需求几乎没有关注,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五星级以上酒店扩张。度假旅游产品严重供给不足,需求外溢。每年从吉林赴三亚及普吉岛。马尔代夫等度假胜地的旅游线路异常火爆,而除了目前规划较为成熟的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之外,吉林的度假产品仍较少。

4。都市资源与休闲产品缺乏整合。吉林省内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的城市名片“。哈尔滨有中央大街“,成都有宽窄巷子“,可是吉林并没有这样的城市名片,缺乏核心吸引力,都市资源与休闲产品整合程度低。

5。传统旅行社+景区开发模式落后。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吉林各旅行社的团队接待量同比均有所下降,散客接待量则大幅度上升,传统旅行社+景区在服务项目上的优势并不突出。同时,在定制旅游。高端商务旅游。奖励旅游优势不明显,产品设计与专业服务水平有限,大批散小弱差“且不具备新产品设计能力的旅行社面临经营困境。

6。缺乏旅游品牌。吉林以长白山综合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等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并未形成成熟的品牌,也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个性化旅游品牌,市场知名度低,规模效应小。即使是长白山。伪满皇宫及长影世纪城这样的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资源,品牌形象也有待提升。

二。发展全域旅游,

助力吉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提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大任务。综合吉林发展困境及旅游产业的优势,笔者认为发展全域旅游是重要的方向与途径。

吉林应借助目前良好的国家政策,充分发挥环境优势,在休闲娱乐方面加大力度,成就全域旅游的未来。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解决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痛点,提升旅游品质,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助力吉林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依托一山两城四大功能区“打造全景旅游

从空间结构来看,吉林旅游空间由一山。两城。四旅游功能区“构成,一山指长白山综合旅游区域,两城指长春市。吉林市两座核心城市旅游区域,四旅游功能区为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与边境旅游功能区。通化―白山森林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功能区。四平―辽源满族历史文化与火山地貌观光旅游功能区。白城―松原草原湿地生态与蒙古族民俗旅游功能区。

打造长白山综合旅游区域。长白山作为吉林的旅游名片,需要转换思路,跳出目前观光旅游局限,打造全景综合旅游区。构建长白山绿色生态旅游。冰雪体验旅游。养生保健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长春。吉林城市一体化战略,打造满清文化史“。抗战文化史“等主题的城市历史文化游;打造城市风光+自然山水的都市休闲观光游;依托一汽。长影制片厂等打造新型工业游。同时要注意核心城市全景旅游的客源集散。集中消费。文化吸引。品牌体现等,更加突出这两大城市的互补互利功能。

根据四大旅游功能区各自的特点,打造新型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以敦化六鼎山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品。以抚松为代表的城市休闲+林中度假的新型城市度假产品;以及以二道白河为典型的国际化旅游度假产品。

总之,应根据吉林旅游空间结构特点发展全景旅游,发挥吉林城市。乡村特色优势,依托旅游资源,突破景区框架,创造无边界旅游产业,解决目前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二)产品端发力,形成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形成大的格局,既保留传统旅游领域的优势,更关注新兴领域的发展,在全域旅游产品端发力,形成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1。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吉林应致力于全域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突破思维局限,在度假产品中渗透休闲文化,扩大休闲度假产品的范围。目前优秀的度假产品代表是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以此为核心,将全省优秀的度假资源整合开发,形成完整的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以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目前的产品形式以观光。徒步健身为主,而净月潭完全可打造成高端的度假区,借鉴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的开发模式,发挥城市核心地理位置的优势,打造城市中的森林“度假产品。

2。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着力开发农业新村。林业采摘。渔业牧业体验及乡村艺术手工业鉴赏。同时在乡村绿道联结的基础上发展休闲农庄,形成乡村休闲度假区。

3。温泉产品体系

针对温泉旅游资源散。弱。同质化严重现象,深度挖掘温泉的养生文化,增加以温泉为主题的度假。休闲。体验产品,加深泉养“的文化意味,调整产品结构,引导市场需求。

4。冰雪运动产品体系

冰雪运动产品的开发面对90后“以及更年轻的新生代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吉林冰雪的品质全国领先,而且气候适宜,冬奥会的申办也将培育更多的冰雪旅游者,这为吉林的冰雪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应注重冰雪设施的开发,建造冰雪营地,满足自驾滑雪度假旅游者的需求。

5。特色住宿产品体系

吉林特色住宿产品开发着力点应在主题酒店与民宿方面,打造与乡村旅游。温泉旅游及冰雪旅游相适应的主题民宿,形成完整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通过全域旅游产品的打造,变旺季旅游为四季旅游,提升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体验性,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拉长旅游的产业链。

(三)无约束设计全域旅游体验

吉林在开发度假休闲。乡村旅游。冰雪运动等产品的过程中,应注重旅游者无约束感的体验设计。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例,借鉴迪斯尼活动体验模式,在森林旅游产品中设计出如直升机环游长白山俯瞰天池。森林雪屋住宿请旅游者参与长白山神奇的采参“过程体验。为旅游者提供长白山民俗微电影拍摄等满足旅游者新。奇的体验需求。应在这样的体验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联合影剧院。民俗博物馆。产业观光园。交通运输部门等,实现产业资源旅游化融合,带动服务业。商业。农业。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医疗产业等不同产业的发展。

(四)发挥城区聚散能力,落实全域旅游休闲

全域旅游的发展必须依靠城市的聚散能力,而吉林缺乏北京后海这样的消费中心,缺乏具有个性的城市名片。

长春作为省会城市,有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等优秀的旅游资源,但是目前仍没有代表性的中央文化休闲区域,缺乏消费吸引力。可以在重庆路。桂林路等优势商业地带打造完整的艺术形象,形成旅游者必去的消费之地,突出城市特点,达到中心城市文化吸引。客源集散的目的。松原有查干湖冬捕,蒙古族风味浓厚的牧场,应依托查干湖的品牌效应,借助蒙古族的特点做相应的民族设计,突出民族文化意味,提高城区旅游吸引力。

吉林全域旅游要形成有品牌。有市场。有文化。有名企的完整旅游体系,突出冰雪。乡村。山地。特色城市等方面的优势产业,实现全行业。全域消费。全旅游过程。全时。全业的完整全域旅游体系。

吉林全域旅游发展方向选择

吉林全域旅游发展方向选择【347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43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