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RMP分析的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研究【5836字】

时间:2023-06-12 21:08来源:毕业论文
RMP分析的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研究【5836字】

RMP分析的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Abstract:Wuhanvillageflowertourismresources


RMP分析的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Abstract:Wuhanvillageflowertourismresourceshavethecharactersofabundantendowment,distinctivefeaturesandahugepotentialford论文网evelopment。BasedonRMPanalysismodelandfromthreeaspectsofthetourismresource,themarketandtheproduct,thispaperwillanalyzeWuhanvillageflowertourismproductdevelopmentandaccordingly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promotetheWuhanvillageflowertourismproductdevelopmentinordertoprovidesomereference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resources。

Keywords:RMPanalysismodel;flowertourismproduct;Wuhanruraltourism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50-04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迫切需要一种放松身心的旅游方式来重返自然。在这种背景下赏花旅游应运而生。赏花旅游是指依托植物花卉资源,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新兴综合性旅游活动。因为花卉资源主要存在于乡村环境中,所以赏花旅游与乡村旅游密切相关。2013年,武汉市以赏花游为龙头带动的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达2039。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3亿元,全市乡村休闲游经营单位发展到1112家。毋庸置疑,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赏花旅游正呈现蓬勃兴起之势,已成为当前武汉发展乡村休闲游产业的重点工作。

1RMP分析法

(RMP)分析理论,该理论是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资源分析ResourcesAnalysis)和M性分析(市场分析Market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产品分析ProductAnalysis)。

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武汉市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该理论既考虑了旅游基础性分析,即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分析,同时兼顾了对旅游产品创新的分析,另一方面产品开发需要旅游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以及旅游产品的竞争条件作后盾,才能保证乡村赏花旅游可持续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2武汉乡村赏花旅游的RMP分析

2。1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分析(R性分析ResourceAnalysis)

2。1。1资源现状

武汉市两江交汇。八川聚集。湖泊密布。山岳纵横。平原广布,有7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湿地保护区。5个湿地公园和40个城中湖泊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武汉年日照时间长。气候好,花的周期长。品种丰富,四季分明,花开不断。同时,武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人文名胜古迹众多。本文研究的武汉市乡村赏花旅游的范围为武汉市的6个新城区即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和汉南区。当前,各区有近20种花卉成规模地轮番开放,达到规模的赏花景点近60处,已形成月月有花。季季有游的赏花游格局。(武汉市乡村赏花游资源情况见表1)

2。1。2资源评价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优势非常明显。黄陂区拥有7个4A级景区和3个3A级景区,2013年黄陂区木兰天池杏花。清凉寨中华樱花。木兰云雾山杜鹃花和锦里沟樱花4家入围武汉市新花城十景“。2014年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荣获武汉新花城赏花典范区“称号,其中木兰草原。木兰天池。东西湖区郁金香公园等荣获武汉新花城赏花典范地“称号。

2。2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市场分析(M性分析:MarketAnalysis)

2。2。1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武汉市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19297。32。万人次,同比增长9。03百分号,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9126。75万人次,同比增长12。36百分号;海外游客170。57万人次,同比增长5。7百分号。全市实现旅游总收人1949。46亿元,同比增长15。35百分号,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92。06亿元,同比增长22。4515。84百分号;旅游外汇收入93402。53亿美元,同比增长2。16百分号。武汉旅游发展蒸蒸日上,乡村旅游各景区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从2009至2011年的三年期间,到武汉赏花的游客每年以30百分号的速度递增,2011年超过了500万人次。2013年,全市以赏花游为龙头带动的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达2039。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3亿元,全市乡村休闲游经营单位发展到1112家。以黄陂区为例,2014年全区赏花游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近10亿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2015年,市郊新一轮赏花热潮兴起,截至3月已接待游客202万人次。2015年武汉将新增农家乐经营户500家,预计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2。2。2赏花旅游市场分析

经济学理论认为,旅游产品需求具有需求弹性大。需求季节性明显等特征。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弹性较小的旅游产品以中短途的观光旅游产品和周末短途度假旅游产品为主。因此赏花旅游要与观光。体闲。度假等产品相结合,增加其体验性,目前来武汉乡村地带的旅游者以国内游客占绝对优势,受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国内游客多集中分布在湖北省和相邻省区。

为了准确掌握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高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规划决策的针对性,在有效结合现有武汉市游客市场现状的情况下,分别按照不同的等级和区位选取东西湖石榴红村。新洲区花果山生态农业园。黄陂区云雾山。江夏法泗籽莲基地。蔡甸索河金龙水寨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乡村赏花旅游者的消费特征,此次调查在各景区分别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375份,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为66。4百分号。调查的男女比例为47。86百分号和52。14百分号,调查结构基本合理。从职业。年龄。收人。文化程度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可知,武汉乡村赏花游客群体文化层次较高(专科文化以上占到52。99百分号),收入在中等水平(月收入在2500以上的占到82。33百分号),属于中青年旅游消费者市场(18-50岁之间的占到72。82百分号),喜欢结群出游(有88。46百分号的游客选择与家人或者同学。朋友一起出游),以观光娱乐和体闲度假作为主要出游动机(占到63百分号),出游时间短(1天以下的占到70。66百分号),家常便饭成为旅游者最喜好的饮食方式(占75。30百分号)。在调查中还发现,近郊型景区则以本地客源市场为主,以景区知名度决定游客数量,双休日是主要的接待时间,旅游产品以休闲。娱乐为主;若为远郊型景区,则主要以旅游地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知名度来确定,旅游产品则以体验。休闲为主。

2。3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分析(P性分析:ProductAnalysis)

在武汉乡村赏花旅游RMP分析过程中,R(资源)-M(市场)-P(产品)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其中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关系。他们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缺一不可,三者的有序结合促进了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开发。

乡村赏花旅游开发过程中,花卉资源是开发的基础,其多元性。独特性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动因,这就成为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武汉市广阔的旅游市场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平台,旅游者的空间流动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开发指引了方向。

武汉市乡村赏花旅游于2009年左右开始发展,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迅猛,赏花游产业已渐成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向产品转化能力较弱,景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是赏花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多数赏花景区目前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以观光。体闲旅游为主,多为初级旅游产品,缺乏高水平的规划。二是,赏花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旅游要素功能缺乏,特色精品旅游产品稀少,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三是,从时间维度看,赏花旅游季节性强,淡旺季分明,对以观赏壮丽花海景观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而言,花期是决定赏花旅游市场状况的重要因素。武汉乡村赏花游时间大多在春季,范围以黄陂。新州。东西湖区为主,其他季节。区域有观赏价值的种类很少,特别是新城区的赏花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在赏花游日益蓬勃兴起以及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形势下,旅游开发应在开发理念上有所创新,以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

3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3。1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多样,可开展的旅游项目较多,因此,景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旅游者获得最大满足和景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原则,采取适合景区发展的产品发展策略,并须经常分析自身产品组合的状态和结构,不断对产品进行调整,使景区旅游产品的组合达到最优化。

3。1。1体验式花卉旅游产品开发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景区可以开发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强身健体。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在每项旅游产品中可设计丰富的项目(见表2)。如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就可开发赏花。采摘。垂钓。观光。休闲等多种产品组合,从横向可以体会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纵向则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旅游项目带来的新奇。花卉旅游活动的开发上则要注重体验,突出互动,除了介绍丰富多彩的花卉知识之外,还应增加为游人提供直接参与花卉栽培技术的活动空间和各类餐饮娱乐项目,将文化。休闲甚至艺术生活植根于花卉旅游全过程,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与大棚蔬果。莲蓬。柑橘等传统农事采摘体验串联起来。

3。1。2专项花卉旅游产品开发

①花卉养生旅游产品。花卉养生类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结合丰富的森林。水系。日光等资源,开发生态保健。日光浴旅游项目。开发要以森林溪谷。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和舒适的温度为基础,开发森林浴。花浴等养生旅游产品。还可开发音乐养生。文化养生。养生生活体验等项目,放松身心,解除心理负担,通过精神修养来实现养生目的。

②花卉美容美食旅游产品。赏花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与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精细化工业等结合发展增强花卉资源的利用效能,推出一系列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花卉旅游产品,如鲜花。干花。花种。花束花篮。花卉首饰。花卉化妆品。花卉食品。花卉饮品。香包。香枕。香囊。蜂蜜。蜂王浆。花茶。植物精油。玫瑰醇露等天然产品。可以针对游客身体状况,采取医师。药师。厨师。美容师四者相结合的方式,为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花卉美容美食产品,使游客大饱口福的同时,满足求美心理。

3。2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自驾游等旅游出行方式的转变升级对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赏花旅游的交通设施。住宿餐饮设施。旅行社和休闲娱乐设施。科普教育设施等旅游核心服务体系可以发挥花卉旅游对相关第三产业广辐射。强带动的作用。旅游配套工程可以把赏花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开发一个赏花景区,同时也会大大改善当地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景区景点配套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购物。住宿。娱乐场所,以便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或多站式的优质服务,使游客品尝到正宗的小吃美食,就近方便采购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馈赠亲朋好友,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店和相应的娱乐设施,使得游客尽兴而归。各个旅行社。景区。宾馆。饭店还应实现联网,并建立网络预订服务系统,为旅游者提供最及时的网络预订服务,满足游客多方需求。3。3强化宣传和品牌培育

一方面武汉乡村赏花游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相关部门缺乏对景点景区进行系统包装策划,没有制定统一的宣传口号。标识,组团对外推介也不够,使一些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资源仍处于待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可以通过举办各类花卉展览。花卉文化节。花卉旅游等活动,创办高水平的花卉国际博览会形成旅游宣传的轰动效应和旅游节庆的综合效益。如每年举办一届中国武汉国际赏花节,全面推介武汉赏花游产业,各区。乡镇。景点结合实际举办樱花节。梅花节。杜鹃花节。牡丹花节。菊花节。桃花节。油菜花节。荷花节等专业赏花节,做到一区一节。一乡一节。一景一节。一月一节,扩大赏花游知名度。发挥政府或协会在组织和协调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导国内外企业参与策划和承办博览会,深入宣传武汉乡村花卉产品,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科技,创新宣传方式。武汉乡村赏花游需要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大力宣传,并应大胆运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旅游宣传。因此,应在利用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告。电视等进行宣传的基础上,扩大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建设具有特色的旅游网页。网站;增强信息网络化宣传方式的建设,使游客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了解乡村花卉文化,自主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旅游产品;通过对话式的网络营销,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反馈游客要求,设计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花卉旅游品牌培育。品牌是反映产品质量与特性的一种标志。一个好的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市场感召力的源泉和产品竞争力的保证。花卉旅游品牌应突出花卉产品的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它旅游产品难以模仿或取代,从而在旅游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立足这一基础,围绕花卉旅游产品设计。花卉旅游产品特征提炼。花卉旅游产品形象塑造三个方面进行。

3。4挖掘花卉文化

随着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对旅游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观光,游客求知欲望越来越强,选择赏花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走马观花,而是要领略与花相关联的文化意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城市变迁等,以丰富生活的阅历,提升人生的境界。目前,武汉乡村赏花旅游景点不少为泊来品,没有与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根基。景点开发仅仅停留在原始的观赏。游览层面上,在花卉所蕴涵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以及高层次精神体验的认识和开发方面稍显不足,不能把历史文化与花卉的美态以及韵味结合起来,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日常生活文化等结合起来,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花卉文化品牌“,使本应丰富多彩的花卉旅游项目过于单调。

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这都是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应该将这些资源与花卉资源相整合,最大限度放大武汉的楚文化“效应,充分挖掘武汉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宗教和民俗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花卉旅游项目建设,贯穿花卉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多元展现花卉的文化内涵,拓展旅游空间,依靠文化吸引和留住游客。并且,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往往生长在偏远的GM老区,还可把红色旅游文化元素注入赏花游景区。比如,黄陂突出木兰文化。桃花文化。山寨文化。土家文化,蔡甸突出知音文化,新洲突出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通过对人物传记。传说。民间故事。民俗等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增强景区景点吸引力。

可以在举办花展的同时,举办诗歌比赛。花卉猜谜。花卉选美比赛等充分挖掘出花卉艺术价值。在景区的名字。景点进出的通道。餐饮食品。餐厅布景。餐具饰图。旅游商品等方面植入与花相关的元素。将赏花与婚庆。摄影。书画。科普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举办书画。摄影比赛。展览等活动,引导群众知花。赏花。买花。养花,提高欣赏水平和消费品位。

3。5提升人才培养

乡村休闲游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均不高。提高赏花游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利用我市科教优势,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加大赏花游从业人员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赏花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重点提高赏花游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使其对赏花游景区。景点的推介。解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导游人员进行关于花卉常识。花卉文化。历史文化。区域文化方面的专题培训,如观赏花卉时通过导游人员的讲解,游客不仅了解了必要的市美知识,而且对花卉的历史,花卉的药用价值进行了了解。加强花卉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居民和企业花卉养护水平。定期组织餐饮服务等免费培训课程,严格执行乡村游农家乐的管理标准,让村民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技能。

4小结与建议

武汉市乡村赏花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持续增长,这些均给赏花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武汉乡村赏花旅游除部分地区发展较为迅速外,整体旅游产品单一,多为初级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武汉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将开发延伸产品和强化品牌培育相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赏花旅游产品。

RMP分析的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RMP分析的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研究【5836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20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