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高职高专体育旅游专业就业研究【3948字】

时间:2023-06-11 08:55来源:毕业论文
高职高专体育旅游专业就业研究【3948字】

高职高专体育旅游专业就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35<


高职高专体育旅游专业就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35

OnVocationalCollegeSportsTourismProfessionalEmployment

――Ta论文网keGuangxiCollegeofSportsandPhysicalEducationasanexample

LEIJun

(GuangxiCollegeofSportsandPhysicalEducation,Nanning,Guangxi530012)

AbstractBytracking,statisticsandinterviewsinGuangxiSportsCollegesportsandleisureservicesandmanagement(outdoorsportsandtourism)Professionalstudentsandgraduatesinrecentyears,employmentsituation,analyzethestudentsthemselves,theneedsofenterprisesandemploymentmechanism,schooltrainingandothersubjectiveandobjectivefactorsinfluencestudentsinschoolandemploymentonforhighervocationalcollegesrecreationaltourism,tourism(sportsdirection)andsportstourismprofessionalpersonneltrainingtomeettheneedsofstudentsandbusinessandadaptto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provideareference。

Keywordstourismtalents;training;employment

1目前我区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区共有本科高校28所,高职高专41所。在本科层次,形成了广西民族大学培养东盟小语种旅游人才,广西大学培养旅游英语方向人才,广西师范培养旅游地理。旅游策划方向的人才,广西师范大学培养旅游历史方向的人才等旅游人才培养定位明显区别的高校布局。现高职高专层面共有21所院校开设了旅游类的相关专业,形成了以培养导游。酒店技能型旅游人才的广西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旅游职业院校龙头,培养农业旅游人才的广西生态工程,培养酒店。东盟旅游人才的南宁职业技术,培养东盟旅游人才的广西外国语,培养茶艺及休闲娱乐活动人才的广西演艺职业技术及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等多行业学校多点开花培养旅游细分市场需求人才的局面。

通过研读文献资料和访谈部分用人单位发现,本科院校培养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操能力较高职差,常以未来管理者自居的现象,虽然高校的培养有一定的侧重点,但是学生毕业后具备的知识技能区分不明显,选择就业大多重叠在旅行社。酒店和景区领域的办公室人员,造成旅游人才就业竞争加剧。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专项技能较好,但综合素质较弱。毕业生原先对旅游服务行业的认识不够,不能长久从事旅游技能服务行业,加上旅游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渠道,晋升空间少,最终大量的人员会离开旅游行业。

2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户外运动与旅游)近三年的就业情况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户外运动与旅游)是定位培养旅游细分市场所需人才的新开专业,该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招生人数较少,2013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2013-2015年的就业情况如表1。

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学生的初次就业率高达百分之95以上,说明该专业学生没有太多的好高骛远,对于就业有着比较现实的理性认知,毕业后都会先选择就业。从就业的信息来看大部分就业单位性质为规模较小的私企,学生的岗位工作内容的对技术要求一般,进入门槛较低,就业质量不高。对口就业单位多为实习所在单位,相对集中,毕业生在第一年内更换工作单位比例高。而那些毕业后没有从事与旅游相关工作的人员,多为在校不喜欢专业学习,专业素质技能及个人能力较差的群体。

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在经历大半年的实习后,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觉得把自己放到社会行业中,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竞争力较差很难找到更好的岗位,即使不太满意实习单位的薪酬。工作环境和其他机制,也下不定决心重新找工作岗位。在毕业初期承受来自学校。家庭和找工作的压力下,一般会选择先在顶岗实习单位工作就业。所以就业对口的学生的就业单位基本为学校安排推荐的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实习单位,学生扎堆就业顶岗实习单位后,人员饱和的顶岗实习单位将不能再接收我校实习,而学校将不得不开拓新的顶岗实习合作单位,对专业办学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从后续的就业跟踪发现学生迫于自身知识技能有限,社会关系少。刚出学校承受压力等原因选择临时安置“性的就业,往往半年后就会有60百分号的人员换工作岗位或转行,就业稳定性较差。以2015年毕业的学生为例,对口就业的12人仅分布在两个实习单位,近一半的人打算先做半年后,再考虑其他事宜,或是待别的条件成熟后另做打算。参照2009年麦可思的调查:高校专业对口率最高的两个本科专业大类为医学(88百分号)和工学(73百分号),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两个本科专业大类为哲学(41百分号)和法学(47百分号),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参照这一结果,半年后的我校学生二次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3影响体育类旅游学生就业的因素

3。1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

很多就读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专业和大学的学习没有太多认识,仅仅凭借觉得现在旅游市场红火,旅游是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学这个专业应该不错就填报旅游专业。忽视从事的是旅游职业而非旅游本身,没有虑及自身特长优势。专业对性别和某些特质的要求等因素。

高职旅游相关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定位为具有行业技能的服务型人员。服务SERVICE这个英文单词,内涵要求上我们可以理解为S-smile微笑。E-effort努力。R-rapid快速。V-various多样。I-intelligence聪明能干。C-convenient方便快捷E-expect期待和E-eye用眼看等单词内容的组合。即一个优秀的服务人员应该具有较好的精神面貌和笑容,多样灵活的服务技巧,好的服务意识,能识别并快速满足顾客的需求等特质,而我校大多学生对服务没有这样的认识,这些特质是很多学习体育旅游专业学生弱势所在。

作者接触的体育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动力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定位。对专业的大部分科目,特别是涉及到理论的科目没有求知的欲望敷衍了事。不能很好地将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跟今后的就业联系起来,意识不到专业技能优劣在今后找工作中的重要性,对以后的工作和工作岗位没有认识和想法,不能很好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这些不足认知一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二是跟学校的培养不到位有关。

3。2高校课程教学环节中对就业选择影响的主要因素

体育旅游专业教材编写滞后,无法反映行业的最新工作内容和标准,现有实践类教材未能将体育与旅游深度结合。高校教师缺少行业实践,教师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书本层面上,授课效果难免显得单调和苍白无力。旅游类课程的实践,往往只是简单出游1~2次,就用完实践教学的课时,教学效果不明显。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的素质与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

现今广西的大部分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或是就业指导课程。有的学校作为必修课开设,有课学校作为选修课开设。有的学校从低年级开设,有的学校从高年级开设。无论是哪种开设形式,由于师资和课程内容等因素原因,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大班上课。跨专业上课,以讲授。讲座的形式来开展,任课教师主要为系部辅导员。就业指导师和外请专家担任。教学方式还停留在老师讲授,学生听课,注重理论灌输,缺乏实践教学和课堂互动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任课教师和教研室,对课程的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喜欢并能从事的工作认知不清,对职业生涯规划强烈渴望,与此同时对它又不知所措,说明我们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未能达到帮助学生形成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期目标。

3。3行业。企业特点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许多用人单位倾向招收招来即用员工。应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与实际工作缺乏紧密的联系,一般不在这些单位优先考虑使用范围内。单位招收新人一般也是从学生的实习期开始,这也导致了学生如果在顶岗实习期间不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毕业后基本很难进入旅游业的门槛。

旅游企业。户外俱乐部。攀岩馆。拓展公司等用人单位规模较小,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新来员工认为最好是要用就招。招来即用。用了再说。走了再招“,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企业只想要一个价格相对廉价的技能人才,忽视人才人力资源成长的需求,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旅游从业人员难免不出现异心而离职甚至转行。

旅游企业。户外俱乐部很多都是私人外包部门,导游。户外领队工特点为周末节假日忙碌,工作季节性明显,工作压力大,工作没有底薪,收入不稳定。酒店。景区等服务性岗位的薪酬普遍就低。现在中国的旅行社处于规模散。小,竞争能力较差,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区内的户外俱乐部基本上是几个人的小公司;酒店业务涉及的部门多,员工需要有过硬的服务技能,在基层服务几年才能走向管理层。这些岗位工作具有季节性。薪酬普遍低,基层员工发展机会少,晋升空间通道狭窄导致了行业员工的高流失率。

4结论和建议

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进行专业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岗位兴趣。如开学初期做好专业的介绍,邀请毕业的师兄师姐回校谈学习。谈专业。谈学校生活和工作感想,让学生对在校学习的专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在系部文化建设中营造职业的工作氛围和行业的精神气质。聘请行业人士来进行专业教育,开展相关的行业讲座,把对专业的了解从学校学习延伸到社会的行业工作,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转变。学习中期通过实习基地参观。就业单位来校挑意向实习生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用人单位需求,通过淘汰的方式促发学生的就业压力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针对专业加强学生职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需持严谨态度进行市场。行业相关信息的调查。研究。论证,召集企业人才。学校任课教师和外校专家围绕市场需求。专业面对的岗位工作群内容来制定培养方案。可衡量和评估的实施标准。针对我校专业,可把专业课程体系分成几大部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体育类学科课程。旅游类学科课程。服务管理类学科课程)。专业核心课(体育类特色课程。旅游类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体育拓展模块。旅游拓展模块及服务拓展模块)和兴趣爱好的通识课。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选合适教材。授课方式和实训方式。如旅游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旅游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成与学生学习方向贴近的项目和方案。每门课程应建立教学团队,校内教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每位成员担任这门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讲授,校内教师和行业老师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也能接触到有关这门课更多知识,思想。对于旅游类课程的实践,外出实践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实践后做好总结工作。教师事先需实地踩点。设计好考察路线,户外活动方案,对突发事件准备预案等。重视野外考察活动的学习“效果,而淡化旅游“效果。加大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

目前相关企业能够提供给的岗位主要为基层的服务岗位,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和素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某些行业。岗位存在某些不利与从业者的现象,学生能正确地认知。了解行业的工作特点,认清自我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作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职业选择和规划。

高职高专体育旅游专业就业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旅游专业就业研究【394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06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