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适应调查及政府行动

时间:2023-05-05 21:21来源:毕业论文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适应调查及政府行动。外部因素与城市文化传统以及城市居民 的排外、歧视有关。政府应该从物质层面做好就业与保障工作

摘要进入城市生活的失地农民会出现某些心理不适问题,具体表现在居住环境变化、经济 压力、就业不足与保障不到位等导致的心理焦虑与抵触失衡心理,以及社会交往产生的封闭 自卑心理、市民角色意识缺失与城市认同感欠缺等。心理不适问题的产生分内外两个因素, 内部因素与失地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有关,外部因素与城市文化传统以及城市居民 的排外、歧视有关。政府应该从物质层面做好就业与保障工作、从文化层面扭转生活方式与 价值观念以及从心理层面构建心理调适机制来实现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88612

There are some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in the landless peasants who enter the city life, and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and the imbalance of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e economic pressure, the lack of employment and the lack of security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f- Lack of character consciousness and lack of urban identity。 The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are pided into two factors, internal factors and landless peasants' own cultural quality, living habits, external factors and urban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urban residents of the exclusion, discrimin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do a good job of employment and security from the material level, from the cultural level to reverse the lifestyle and values and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mechanism to achieve the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landless peasants。源Q于D优G尔X论V文Y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毕业论文关键词:失地;农民;心理;适应;城市化

Keywords: Landlessness; farmers; psychology; adaptation; urbanization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据央广网统计,目前全 国大约有 5000 万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地,每年还要新增 200 多万人,其中因失地而失业的

农民估计不低于 1200 万人。许多失地失业农民“打工没人要、经营无门路、低保没资格”, 成为新的困难群体。失地失业农民的不断增多,对社会稳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当前整 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用,就意味着农民失 去了基本生活保障。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 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扶持,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From优T尔K论M文L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本论文以安徽省铜陵县联盟村失地农民为问卷的调查对象,做了一个深入的专题调查, 有针对性地分发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 190 份,其中有效问卷 180 份,问 卷有效率为 90%。

200 份问卷调查对象全部为安徽省铜陵县联盟村失地农民,其中 25 岁以下占 5。93%,

26 - 35 岁 占 10。86%, 36 - 45 岁 占 37。06%, 46- 55 岁 占 28。14%, 55 岁以上 占

18。01%;男性占 56。89%,女性占 43。11%。

二、核心概念

(一)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从字面上理解,指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作为一个职业概念,指从事农 业生产和取得经营收入的那部分劳动者;作为一个身份概念,指户口属于农村并且拥有土地 的那部分人,而失地农民正是身份上的农民概念和职业上的农民概念出现巨大偏差的结果1; 有研究者认为,失地农民的内涵即是失去土地,没有保障,没有依靠,徘徊在城市边缘,成 为“无田、无岗、无低保”的“三无农民”2。还有研究者从农民和市民的关系上理解,认 为失地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失去了农民的意义,又无法享受市民的相关保障,失地农民是 夹杂在农民和市民之间的一种身份3。综合以上对失地农民的理解,我认为,在我国,失地 农民是一批特殊的农民群体,它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征地政策或其他原 因在形式上和身份上由农民转变成市民,即由住在农村转变成住在城市社区、由农村户口转 变成城市户口,被迫或主动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并进入城市中生活的农民。论文网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适应调查及政府行动: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6436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