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新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對策研究【5057字】

时间:2023-03-11 22:12来源:毕业论文
新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對策研究【5057字】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已步入新媒体时代。近两年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政府公信力却面临各种挑战。政府本身的管理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新媒体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已步入新媒体时代。近两年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政府公信力却面临各种挑战。政府本身的管理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新媒体自身的特质等是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就需要建立整体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

[关论文网键字新媒体;政府;公信力。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及无线网络为传播平台,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无线设备为终端的新媒体发展迅速。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2011年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作为新媒体的一种,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与网民沟通。倾听民众呼声的平台和重要渠道。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一。新媒体和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

新媒体指的是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信息传播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不断丰富而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手机。高清电视。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互动平台等。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量大。受众量多。新媒体采用电子化模式,信息存储量更大。时效性更强,同时新媒体大大突破了地点和没备的限制,极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受众量。

2。信息传播快。同旧的媒体不同,人们想得到一个消息不用在固定的地点。用固定的设备,很多新媒体不受设备和地点的限制,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范围。速度和频率大大提高。Facebook与米兰大学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任何两个陌生人要建立联系,平均所需的中转联系人并非6个,而是4。74个,这也颠覆了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一条微博经转发就可能在几秒钟扩散到成千上万人。

3。互动性更强。由于技术不断进步,新媒体的操作更为简洁。展示方式更直观。随着网络在新媒体设备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新媒体使用起来地点不受限制,易搜索,检索效率高。以云服务及苹果SIRI语音功能为例,新媒体还具备了随时随地储存。复制和查找信息的功能以及语音识别获得信息的功能。埃万斯在预测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趋势时提到,到2020年,1/3的数据将通过云端进行存储或传播。全球云服务营收将每年增长20%。到2014年,创新和云计算方面的IT支出费用将超过l万亿美元。他认为,第五大技术趋势将是社交网络的发展和无缝连接。在未来十年内,任何人将能够在任何地方的任何设备上播送信息,从而提供史无前例的透明度。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超过20亿,手机用户已超过50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近期,新媒体对西亚北非动荡的影响。美国网络外交的动向以及西方对互联网管理的加强均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从用户规模上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媒体第一大国。

(二)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

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内心上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从根本上讲。政府公信力就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进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政府公信力是衡量现代政府是不是有效政府的重要指标,与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服务性政府建设息息相关。

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各项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影响。作为新媒体形式之一的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与网民沟通。倾听民众呼声的平台和重要渠道。2012年2月,国家行政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权威发布((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政务微博客总数达到50561个,较2011年初增长了776。58%。仅在新浪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12103个,党政干部微博10652个,政务微博总数22755个。仅从数字看,表明各级政府部门也加入了微博热潮当中。政务微博的广泛建立是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亮点,但是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1年的药家鑫案。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小悦悦事件等,之所以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是与新媒体分不开的,也正是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广大民众可以随时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如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公众对事故死伤人数。原因以及救援情况等存在质疑。2011年9月举行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司法考试。医师考试。国家建造师考试等四大国家级资格考试接连在网上曝出泄题事件,公众和媒体广泛呼吁政府彻查真相,给出明确的调查结果。近期的三亚旅游宰客事件最初即由游客的微博曝光,之后迅速引起公众的共鸣。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三亚政府开始介入调查。但是地方政府为何在事情曝光前不采取积极的规范措施呢?在众多游客已经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在受到广大民众质疑之后再采取措施无疑使政府陷入被动。这些事件也再次反应出政府管理。回应机制的欠缺和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二。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政府监管不利。政府官员腐败。缺乏责任感。

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矿难等,充分暴露出某些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政府行政不作为。行为缺位。一些政府官员缺乏危机意识。自身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一些政府官员把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利作为自己牟利的工具,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作风低下。在新媒体时代,丑闻一经爆出则迅速引起公众的不满,同时使公众严重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回应效率低。

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基础。但一些政府没有切实做到信息的阳光。透明,往往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才公开,不利的信息则刻意隐瞒或者伪报。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是广大公众,通过新媒体,这些事件会第一时间播报出来,政府的回应却往往要等到事件已引起热议后才进行。这种信息公开的不充分以及回应的效率低下不但会导致事件的负面影响及事态严重性扩大,而且会导致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普遍质疑。

(三)新媒体带来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

新媒体使公众不再完全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而让自己站在信息发布的源头,通过新媒体获取和发布各种信息资源。公众也不再是相对孤立的个体,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意见交换。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公众的权利意识进一步增强,表达意见的诉求更为明显。新媒体可以使寻常百姓成为意见领袖,可以让公众的任何意见都可以自行表达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因素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公共舆论具有不稳定性。

由新媒体延伸出的自媒体,使得普通大众都可以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他们自己的新闻。以微博为例,它是自媒体的一种形式,在微博上,用户可以随意发帖。转发。评论,但是微博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从舆情信息收集研判的对象上看,信息量大幅攀升,微博用户重体验。轻真相“的个性易使谣言易在微博平台上泛滥成灾,加上信息把关权利的下移,信息无限量递增并被节点扩散式“转发,这给主管部门或者当事者收集与研判网络舆情信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共舆论有不稳定的趋势。有时候,大众对某一特殊事件持某种观点的理由非常薄弱。当一个事件以后再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许多回答者根本记不起他们早先的回答,并给予民意测验者完全相反的回答。近年发生的如郭美美事件“。抢盐风波“。汽车内存放的水会致癌“等都是典型的公众被特殊信息吸引便大肆传播,给政府公信力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后却被证实是虚假信息。

(五)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期,环保组织申请公开云南铬污染企业融资信息被拒。铬污染事件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商业秘密’。‘政府职能范围’。‘信息网络技术限制’筑起的保护网下,公民对铬渣污染事件仍然没有更多知情的权利。这也反应出在法律法规层面,很多制度不健全。很多方面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指出是否应该公开信息,对于不公开也没有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因此,特别是在涉及到政府或政府官员自身的负面新闻时,政府和官员往往刻意阻拦信息公开或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甚至在公众利用新媒体各种资源找出事实真相后,还企图辩解。搪塞或踢皮球“。此外,自媒体之所以易导致谣言泛滥也是因为公众一方面缺乏法律意识,不明白传播谣言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保证政府公信力必须从法制上进行约束。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一)建立整体政府和整体性回应机制。

波利特指出,整体政府是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以实现预期利益的政府治理模式。此理论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跨部门的合作。目标的一致和一站式服务。要确保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整合各自职责,在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协同一致,互相配合,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政府要进行公私合作,建立跨机构信息处理机制。政府可联合社会团体。意见领袖。各新媒体终端组织等对社会问题及时调查。及时公开。及时处理,把事实真相告诉广大公众。在新媒体时代,政府还要多与一些网络打假精英“合作,可以是机构或个人,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网络上发布的各种信息,在有科学或事实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真假区分,澄清各种谣言,维护网络的稳定,给公众一个明确可信的答复。通过跨界的合作和沟通,实现政府在新媒体时代的整体性治理模式。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要尽快完善新媒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企业。公民个人的网络行为都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说明。目前很多网站实行了实名制注册,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可扩大实名制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要严格实名认证。在信息公开的制度上,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可公开的范围,同时明确没有依法信息公开的处罚措施。对于个人利用新媒体发布各种信息的行为,法律要进一步对是否发布谣言。侵权。泄密等进行明确解释,对不法行为的处罚也要严格和明确。此外,政府要加大对于新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每个公民了解身处新媒体时代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为维护政府公信力打好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政府要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就要让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监督。首先,政府要利用好新媒体设备,如官方网站。微博。移动电视等,建立专门的监督通道,及时接收群众的反馈,并在第一时间给出答复,不能让这些新媒体资源成为摆设。其次,政府要鼓励媒体和公众进行监督,政府不能过多干涉媒体的报道和宣传,由过去封“。堵“。压“的模式,转变为鼓励。沟通。协作的模式。新媒体时代,政府。媒体。公众和组织的互相监督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这里的组织仅表示除政府以外的企业。公益机构。群众团体等。政府要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监督,公众要发挥主要监督功能,监督政府。媒体和组织的运作。媒体一方面监督政府,另一方面对组织进行监督;而组织要监督公众的网络行为,特别是甄别散布谣言的公民以及发表恶意言论对国家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个别公民,同时组织还要监督政府和媒体。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

首先,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要及时。常态。政府要掌握信息发布的前沿性。权威性,掌握议程设置的原则。正如托马斯·R·戴伊所认为,拥有决定哪些将成为政策问题的权力在决策过程中是一个关键。决定哪些问题将成为政策问题甚至于比决定哪些将成为解决方案还要重要。因此,政府要主动出击,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要在第一时间主动发布信息,不能等事件已经产生广泛影响或谣言四起后再发布,从而使政府陷入被动境地。新闻发布会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突发重大事件上,政府要经常对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其次,要进~步加强听证制度。的听证制度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存在的公众参与度不高。听证面过窄。听证结果不公开。信息回应不及时等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已成为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把加强。完善听证制度纳入决策范围。

[参考文献]

[I]聂伯葵。新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Feeebook研究颠覆六度分割理论,[EB/OL]hup://teeh。sins。COllLcn/i/2011一11_22/16576365541。shtml。2012。1。10

[3]思科预测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趋势。[EB/OL]http://www。enet。omcn/article/2012/0214/3。20120214966212。shtml。2012。2。20

[4]CNNIC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http://www。clmic。net。en/dtygg/dtgg/201201/120120116_23667。html。2012。2。10

[5]叶南客: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与提升路径,[EB/OL]ht·tp://www。∞op6r。gov。en/zlzx/zjxr。/201202/t20120202_29761。htm。2012。2。10

[6]微博同政“要加强。效率探索,[EB/OL]hltp://teeh。hexun。cmw2012_02_13/138176163。html。2012。2。20

[7]微博舆情:碎片链上的龙卷风,[EB/OL]hltp://www。solo。gov。en/cbw/qk/4/201I/08/201108/t993717。htm。2012。2。20

[8][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9]环保组织申请公开云南铬污染企业融资信息被拒,[EB/OL]hup://news。ifeng。corn/mainland/detall一2012_02/17/12573207一o。shtml,2012。2。20[10]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lI。

新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對策研究【5057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714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